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第313章 电话刺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便衣警察》的播出效果确实要比《风声》差了一些,但这是非战之罪,完全是因为对比的对象太过出众。

    实际上,这部电视剧在播出之后所无论是媒体评价还是观众口碑都很不错,海晏特地请林为民吃了顿饭表示感谢。

    看到了电视剧播放后的效果,海晏才知道自己执笔写的那些内容有多差,经由林老师改了的效果又有多好。

    伴随着《便衣警察》的播放进入尾声,1986年的春节也到了。

    大年二十八这天,林为民把陶慧敏送上了回老家的火车。

    《女医传》剧组今天才放假,假期十天时间,已经是剧组能挤出来的极限。毕竟剧组里有很多香江的工作人员,一来一回最快也得两三天时间,假期不能太少小】

    【说】

    送走了陶慧敏,林为民去了一趟中国科学院。

    永?贝勒府的手续花了三个月时间终于算是办下来了,从今天开始,名义上来说这座贝勒府已经属于林为民。

    办妥了手续,邓主任带着林为民又到贝勒府实地看了一趟,然后又去了一趟科学院在花园东路的一块用于建设职工宿舍的空地。

    “我们争取明年这一年把宿舍建好,后年年初给您把院子腾出来。”邓主任道。

    林为民点了点头,买永?贝勒府这样的府邸麻烦就在这,腾退那些职工宿舍没有一两年时间根本不可能。

    可谁让这玩意是稀缺资源呢,一年时间也不算太长,等得起。

    忙了一天,翌日到国文社上班,懒洋洋的氛围中又透着几分喜庆。

    同事们插科打诨,无心审稿,都等着放假呢!

    傍晚下班,林为民挨家送年货。

    忙到晚上,回到家中,习惯了陶慧敏每天晚上在家里等他,冷不丁人不在,还真有点不适应。

    三十这天,林为民是在油漆作胡同韩壮壮家度过的。

    过完了年,还没等人们缓过神来呢,又得上班了。

    刚开年,林为民工作尚未进入状态,林为民先接到了一份国际邮件。

    还是阿瑟·米勒寄来的,去年四季度的票房演出分成上个月结算,林为民再次收入四十余万米刀进账。

    除了演出分成的事,阿瑟·米勒又提到了林为民其他作品的改编。

    如今《触不可及》已经在百老汇上演一年多的时间,受到了百老汇话剧观众们的热烈欢迎,充分证明了林为民作品适应米国文化的能力。

    阿瑟·米勒靠着《触不可及》赚的盆满钵满,自然希望将更多林为民的作品带到百老汇的舞台上。

    林为民对于《触不可及》在百老汇所取得的成绩同样意外。

    一年时间,《触不可及》已经为他带来了一百多万米刀的收入,如果其他的作品也能够进入百老汇,哪怕没那么成功,只要能在百老汇站稳脚跟,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林为民决定给阿瑟·米勒打个越洋电话。

    这年头,打外省市的长途电话都不方便,何况是打越洋电话呢?

    大家都得到西单的电报大楼或者大的邮电局去打才行,而且线路非常繁忙,经常堵塞。

    很多时候,去电报大楼打个长途电话都得带着午饭去才行,没办法,排队的人实在太多。中间要呼叫,还要等待,经常是一个人折腾半个多小时。

    林为民可不打算去电报大楼,一般的邮局等的时间也长。

    他跑到了燕米国的不少演出公司都在联系阿瑟·米勒,希望可以确定《触不可及》的巡演计划,阿瑟·米勒也有意开启《触不可及》的巡演。

    相比于驻场,百老汇的制作人们没有不喜欢巡演的。

    因为巡演不仅是一部大卖话剧的标志,更是比固定演出赚钱赚的疯狂的多。

    固定演出时,门票固定售价,制作方很少敢加价。

    涨价容易降价难,万一涨太多没人来,自己再降价反而让人觉得这部剧有问题。

    所以,制作方通常只能通过黄牛的方式暗戳戳的赚加价的门票钱。

    巡演定的票价普遍比固定演出要贵不少,而且操纵起票价来也更容易,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割韭菜。

    未来《触不可及》的巡演计划一旦开启,林为民必然又会进账一大笔收入。

    阿瑟·米勒当然赚的更多,所以他才会这么积极的推动巡演,包括邀请林为民赴米。

    毕竟,那可都是钱啊!

    眼下刚过完年,才二月中旬。

    《当代》的月刊改版刚出到第二期,尚未完全进入正轨,而且他还答应了人艺担任《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的编剧,短时间内是无法去米国的。

    所以他和阿瑟·米勒商定了看看四月以后找个时间去米国一趟,具体时间没有说死,毕竟计划没有变化快。

    至于阿瑟·米勒在电话中一直提到的下一部改编作品的问题,林为民劝说阿瑟·米勒等他到了米国以后再视具体情况而定。

    任何一部外国作品,脱离了故土在其他国家受到热烈的欢迎,除了本身的质量以外,运气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急匆匆开展第二个项目并不是稳妥之举。

    林为民成功说服了阿瑟·米勒。

    回到国文社,谟言等在编辑部办公室。

    过年期间他回了老家,但笔耕不辍,硬是利用这么几天时间将《红高粱》的剧本写完,回到燕京来第一时间就是找到国文社,想让林为民帮他看看剧本的质量怎么样。

    林为民翻着剧本,谟言盯着他手上的动作、脸上的表情,连一丝细微的变化都不想放过。

    林为民抬起头注意到他的异样,笑道:“没必要这么紧张吧?”

    “第一次写正式的电影剧本。”

    谟言跟林为民说过他是第一次写电影剧本,但并非是第一次写剧本。

    78年他还在家乡那边当兵的时候,受到话剧《于无声处》的影响,在当时写过一部六幕话剧《离婚》。

    当时他一腔热忱,可惜连续投稿都遭遇了退稿,让他心灰意冷,便放弃了戏剧创作这件事。

    可能是受到那部没有成功发表的“处女作”的影响,谟言对《红高粱》剧本的得失心很重。

    林为民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写的相当不错!”

    谟言顿时欣喜若狂,“真的吗?林老师?”

    “不要问这种废话!”林为民语气随意道。

    谟言惊喜的点点头,他也知道自己问的是一句废话,林老师有必要和自己说假话吗?

    傍晚下班,林为民拉着谟言找到了章艺谋住的宾馆。

    《女医传》年后刚刚复工,章艺谋也才回来。

    得知谟言写完了《红高粱》的剧本,他脸上满是惊喜。

    看完剧本,他更加高兴,这剧本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这部剧本,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他开启导演事业的敲门砖。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