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21章 力排众议,加封云逍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三样作物,早就在福建、广东等地耕种小说

    “并且就在京郊昌平赵家峪,有人在全村推广三样作物,因此在大灾之年,依然家家户户一日三餐都能吃饱。”

    “这是朕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你们不曾问过,更不曾查过,怎么就断定徐卿是在危言耸听,还要弹劾他?”

    崇祯面带怒意,声音冰冷。

    他不仅震怒,同时也失望极了。

    ‘叔父’说的一点都没错。

    这些大臣,心里装的,全都是自己的利益。

    哪里会去管百姓的死活?

    以前还真是瞎了眼,竟然指望靠他们来中兴大明?

    在崇祯目光的注视下,大臣们刚刚有些暖和的身子,又是一阵寒意。

    徐光启大吃一惊,问道:“臣斗胆,敢问陛下,这人是谁,竟然也知道玉米、红薯、土豆?”

    崇祯答道:“此人是一名道士,道号云逍子。”

    韩?p想到前几天的事情,顿时心中一凛:这道士,莫非就是那蛊惑陛下的妖道?

    崇祯又道:“云逍子不仅为朕献上玉米、红薯、土豆三中高产作物,煤炉也是他所创。”

    大臣们心中,顿时雪亮。

    陛下今天让众人挨饿受冻。

    原来是为了体现这个道士的功劳。

    然后以此为借口,封赏这道士。

    礼部尚书温体仁当即会意,站出来大声说道:“云逍子功在社稷,应当重赏!”

    温体仁并非是东林党人,算是一个孤臣,因此在朝中,备受排挤。

    现在虽然位居礼部尚书,却屡遭弹劾,地位岌岌可危。

    而温体仁又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一心想要干出一番功业,跻身内阁,甚至名留青史。

    今天崇祯这反常的举动,让温体仁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无所顾忌地挺身而出。

    大臣们也揣摩到了崇祯的心思,这次,没人敢再反驳温体仁的话。

    一个道士而已,还能把他给封上天去?

    崇祯满意地点点头,朗声说道:“拟旨,敕云逍子为纯阳真人,加封……昌平伯!”

    大臣们全都懵了。

    真人,可不是胡乱叫的。

    大明一为同样的理由,站到同一阵线,纷纷附议韩?p。

    王承恩站在一旁见了,心中连连冷笑。

    万岁爷心意已决,这时候跳出来反对,不是找死吗?

    上次的那笔账,还没跟你们算呢!

    如今万岁爷,有云仙长点拨,还以为跟以前那样好糊弄

    果然。

    崇祯冷冷说道:“你们说这些作物有毒,刚才朕吃了,你们也吃了,为何不见毒发?”

    几人哑口无言,面面相觑。

    万万没有想到,以前被儒家洗脑的陛下,现在竟然学会了挖坑。

    陛下变了,变得让他们都快不认识了!

    那个道士,该不是会什么妖法,给皇帝洗了脑子?

    崇祯依然不肯罢休,漠然道:“朕记得韩卿、李卿昨日,向朕请辞,为何还不见递上辞呈?”

    韩?p、李标闻言,顿时满脸羞愧,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其他大臣,也都懵了。

    直到这时候,他们才明白,皇帝想要加封那道士的态度,是何等的坚决。

    哪怕是罢黜内阁首辅、次辅,也再所不惜。

    那个道士,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能有如此圣眷?

    温体仁见机不可失,再次出声:“陛下圣明,像云逍子这种有功之人,理应重赏!”

    徐光启犹豫了一下,跟着开口:“臣附议!”

    崇祯这才神色稍霁。

    还算是不错,还有两个体己的大臣。

    谁知,就在这时,顺天府尹刘宗周坐不住了,站出来昂然开口:“陛下,自古以来,百姓都以稻、黍、稷、麦、菽五谷为食。”

    “玉米、红薯、土豆都是外来之物,大明若是耕种,有失天朝体统,也有违祖制。”

    “再则,这三样作物不过是刑名之术,近于功利,陛下身为人主,应以仁义为本,方能国泰民安,中兴大明。”

    “陛下宠信道士,更非明君所为,望陛下三思!”

    刘宗周是当今大儒,人称“千秋正学”,天下读书人的领袖人物。

    他的官位,虽然不比韩?p、李标等人,名声却是无人能及。

    他此时发声,分量可不是一般的重,让韩?p等人都精神大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