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明末大寨主 > 第1245章 喜闻乐见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此女起身离开的时候,多看了刘文江一眼,眼神中透过一丝失望!

    不过刘文江自然是当没看见的,在整个过程里,他实际上连这个姑娘的名字都没问,不仅仅是没问真实姓名,他连姑娘的艺名都没问。

    萍水相逢之人,何必问东问西呢!

    当然了,刘文江是不会承认自己不愿意继续花钱!

    这种清倌人的花费不小,陪一会酒,听一曲尚可,但是倘若没完没了的配下去,听下去,花费颇大。

    而且这种清倌人只可看不能吃,想要吃掉这种清倌人,还不知道要花上多少钱呢。

    他刘文江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岂能填在青色小楼这种无底洞了。

    趁着脑海里还停留在刚才那个清倌人的容貌和生意,刘文江再一次找来了丰韵的经理,找了个身形相似的黑发西亚女子共度春宵小说

    这西亚女子可便宜多了,一晚的花费还不如听那位清倌人唱一曲的费用。

    第二天早上从青色小楼出来的时候,刘文江就是返回了蔚蓝贸易公司在贸易区里租用的院落,还有工作等着他呢。

    稍候几天,刘文江虽然还是偶尔会和同事们一起外出吃饭喝酒,不过也只局限于此了,并没有和孙轮机长以及李会计一样大手大脚,他们花起钱来是一点都不节制,晚上更是天天都泡在青色小楼里头。

    这就是刘文江和他的两个同事的区别了,刘文江在这种事情上面讲究的是要风雅而不要庸俗,哪怕让他心旷神怡但也能控制住自己,做到适而可止。

    不过他的这两个同事,花销那可大了去,刚上岸没几天呢,就已经是花出去几十元,饶是他们的薪水高,但是也架不住这么花啊!

    但是怎么说呢,人各有志,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行事方法也不一样,刘文江也不觉得他们这样做有什么不好,相反有时候他也是挺能理解这些同事的做法的。

    这年头当海员实在过于危险,谁也不知道自己出海后还能不能回去,纵然是一次两次都还活着回来,但是次数多了,迟早有一天都得命丧大海。

    很多船员们的想法都是,这钱是自己拿命赚来的,而且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出事死了,所以大多都是有着今日有酒今朝醉的心态。

    如此也是导致了,别看这些船员们收入高,在外头也是挥金如土的,但是大多都是没有什么存款的,很多人在海上干了好几年,还是没能置办起来什么产业,存下多少钱。

    这种情况想要得到改变,恐怕要等到航海技术进一步发展,航海安全性大幅度提高之后,才能够得到改变了。

    因为航海安全性大幅度提高后,当船员也就不用冒着生命了,如此也就变成了一个普通的职业,没有了死亡的担忧,自然也就会恢复正常人的思维。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航海的安全性大幅度提升,当船员不是那么危险后,当船员的薪资收入也就不可能和现在这么高了。

    刘文江随同着公司里的经理,在上岸后的几天时间里都是忙着各种事,比如说收集调查当地的市场行情。

    这么一大船货物运到南非城来,这初来乍到的,自然是不可能稀里糊涂就把货物给卖了,然后再稀里糊涂的购入当地的货物回国。

    这可是价值数十万的货物呢,在做出决定之前,他们需要详细了解在南非城的市场行情。

    如果是在国内的话,那么也不用这么麻烦,直接从报纸上就能够搜集到相关的信息,基本上大乾本土的大乾朝报,每个地方的地方版都会有相应的商业板块报道相关的信息,尤其是在重要的贸易港口,比如说上海,不单单有着大乾朝报松江府版里的商业版面,而且还有专业的商业报纸,也就是新成立不过一年多的上海商报,这个上海商报专门提供上海当地的各类商业信息,其中的各种大宗货物的价格走向更是重点板块。

    此外,上海那边还有大宗货物交易所,专门撮合各类大宗货物的交易。

    但是在南非城里,可没有这种商业上的便利,此地没有报纸,有的只是大乾朝报,顶多就是再加上一个大乾朝报的当地版本。

    不像是国内的上海、广州、金陵城以及天津等大城市,已经是开始出现了地方报纸,而且还有着极为专业的商业报纸。

    比如说上海商报,这份报纸就是目前国内最大,同时也是最为专业的商业报纸,虽然只开办两年多,但是却已经是逐步覆盖整个长三角地区,其商业影响力极大。

    说起这上海商报,它不仅仅是目前大乾影响力最大地方商业报纸,同时这也是大乾王朝里的第一份地方报纸,由礼部朝报司江南道分处主办。

    上海商报的出现,也是周毅然入值值房后所推动的宣传、教育、科举一系列改革的附带产品。

    周毅然入住值房后,主要分管就是宣传、教育、科举等事务,同时还负责部分吏治工作,他这几年的工作核心,是整顿吏治为主,都是有着分支机构的,在各省道以及各州府,都是有着报刊司分处,这些报刊司分处,是不归属地方衙门管辖的,而是直接归属报刊司管辖。

    报刊司地方分处,和地方衙门是属于平行关系,两者没有什么直接联系。

    原来这些地方上的报刊司分处,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大乾朝报的本地版面,同时提供各种素材文章给报刊司总部。

    大乾朝报有着全国版,这是京畿报刊司总部直接负责的,同时还有着省道版本,这个省道版本的内容基本就是由分驻各省道省府的报刊司分处所负责。

    然后还有州府版,这个是由驻扎各州府的报刊司分处所负责。

    而周毅然的地方报纸改革,其实就是把这些大乾朝报的地方版面给独立一部分出来。

    但是,独立部分只局限于商业、趣闻等部分,而政务方面的内容暂时是依旧没有独立出来,继续由大乾朝报独家负责。

    上海商报,就是第一份地方报纸!

    它的成功也不是因为只是第一份地方报纸,更是因为它所处的位置。

    上海乃是当代大乾王朝的第一工商业重镇,几乎全国乃至全球的各种货物以及商业信息都会在这里汇集,上海商报天然的就能够获得众多的消息。

    同时当地的人们,不管是商人还是普通民众,对上海商报这种专业的商业报纸都是有着极大的需求。

    不过说又说回来,上海商报还是有着局限性,因为这玩意虽然不是政治类报纸那么严肃了,但作为一份商业报纸,专业性非常强,商人们对此赞不绝口,但是普通人对此就没多大兴趣了。

    不过不要紧,大乾推行地方报纸,也不是只办上海商报这么一份地方报纸而已,实际上前期的试点里,一共有着数十份各类型的地方报纸呢。

    比如在上海,除了大乾朝报和上海商报外,还有专门针对松江府本地发行的松江日报,这个报纸还是一份日刊,这个松江报相对而言就是平民化了。

    基本上报到松江府本地的新闻以及其他信息,然后也有一些商业信息,广告什么的,同时还有刊登一些诗词,等文学作品,此外他们还效仿金陵的秦淮晚报,刊登一些风花雪月的小道新闻,比如说某某才子携某某花魁游玩被才子夫人撞见,然后大打出手啪啦啪啦的。

    这种形式的松江日报很受普通民众的欢迎,其发行量大有后来居上的架势。

    地方报纸的成功,其实也不是说因为他们办的有多好,而是因为他们及时的填补了市场上的空白。

    大乾朝报已经刊行多年了,民众尤其是懂文识字的群体基本上已经是习惯了从大乾朝报上获知信息,但是大乾朝报作为官方喉舌,报道的内容过于严肃,哪怕是刊登广告都是无比严肃的。

    这个时候,民众对一些没有这么严肃的报纸,是有着极大的需求的,这也是最近这些年,民间私立办报一直都是屡禁不止的原因。

    如今,上海商报等地方报纸的出现了,就是为了填补市场上的空白。

    其真正用意,绝对不是什么为了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而是为了打击私报,继续把舆论掌控在官方手中,避免民间私自办报越演越烈,到最后无法收拾的地步

    不过呢,普通民众是不会管官府的真正用意是什么的,他们只是发现市面上一下子多出来了不少的报纸,而这些报纸可比以前的大乾朝报有意思多了。

    以往的大乾朝报虽然也会有文艺商业板块,但是整体基调上却是一直都是非常严肃,普通民众对大乾朝报的态度也是从一开始的好奇、津津有味,最后变成了漠视。

    除非是对国家大事、政策导向等信息比较关注的特殊人群,比如说官员、商人、士绅、部分学子等人还会坚持每期都看外,普通民众也只是偶尔会看一看罢了,但是想要让他们订阅大乾朝报,坚持每期都看,那是不可能的。

    基本上就是看也可,不看也可。

    但是现在的众多地方报纸出现后,局面就不多了,这些地方报纸比以往的大乾朝报有意思多了,有些是上海商报这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报纸,不仅仅是商人们会订阅,就算是普通的公司职员这些人也会看。

    而松江日报订阅的人群就更加广泛了,哪怕是普通人,为了看上面的话本、八卦趣闻都会订阅的。

    当然了,上述所有订阅报纸的群体,依旧只局限于知识分子群体,毕竟你总不能指望那些连字都不认识的人看报纸不是。

    此外当代的报纸订阅的一大主力军则是机构订阅。

    比如说大乾朝报,实际上其大部分的订阅数量都是各类机构,比如说众多的官府衙门、公司等机构,个人订阅拥护的话,相反而言,其比例还是比较小的。

    而那些地方报纸呢,虽然机构订阅的数量也多,但是个人用户的比例却是要比大乾朝报多多了。

    而这种状况,实际上也是周毅然等礼部官员所乐于看见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