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清山变 > 第87节 国事繁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87节

    国事繁杂

    用过午膳,瑾贵妃、谦妃以下纷纷跪安而出,皇后留在暖阁,和丈夫说话,“皇上,这是八月二十八日以来的起居注档,还有是臣妾碍莫能决的京、外臣工的奏折,您等一会儿看看吧?”

    皇帝却不急着看,握住皇后的手说道,“秀儿,这一次朕出京去,虽然尽有苦楚,但却甘之如饴,而且啊,朕知道有你在京中坐镇,心中无比踏实。”说着话,他凑过嘴巴,在皇后脸上吻了一下,“朕听许乃钊和肃顺说,往来公文,料理妥当,战事所需,更加是丝毫没有窒碍处,心中真是很觉得佩服你呢!”

    “哪儿啊?”皇后羞红了娇靥,小小声说道,“臣妾本来是一点也不会的,还是靠几位军机处的大人从旁帮衬着,才能使国事不受半点影响呢。”她说,“若是说到功劳,臣妾想,文祥、阎敬铭几个人也从***力匪浅呢!”

    “他们的功劳是他们的,你的是你的。这不可混为一谈的。”皇帝说道,“哦,宫中之事,一切如常吧?”

    “嗯,都好,都好。姐妹们和孩子们知道皇上不在,国事家事由臣妾一人料理,都又听话又可爱,丝毫不敢有半点顽皮之处。”皇后说道,“皇上,请恕臣妾无礼——您这一次回来,可不要再如此了。臣妾嘴笨,说您不过,等您走了之后,和兰妹妹聊天的时候说起,妹妹也说我糊涂,怎么就这样让皇上出宫去了呢?万一出了点岔子,可怎么得了啊?”

    皇帝以手掩口,打了个哈欠,“朕记住了,日后再不会如此妄行了,好吗?”

    “皇上言重了,臣妾如何当得起?”皇后看见他打哈欠,赶忙说道,“皇上,您可是累了?不如先休息一天,明天再议国事吧?”

    “算了,已经回来了,还有很多事等着朕决断呢!”皇帝勉力坐起身子,向六福点点头,“叫吧。”

    军机处众人难得齐聚一堂,本来以为,皇上回京的第一天,定然会和皇后等人共享一番天家之乐,大约不会再叫起。因此,虽然都到军机处北房中聚齐,但准备着谈一会儿,即刻出宫自去的,不料六福来传,翁心存一愣,先一步站了起来,“诸位,走吧?”

    进到养心殿中,众人依次跪倒,皇帝升座,颂圣行礼之后,让几个人站了起来,“文祥,和俄国人商谈之事,进行得如何了?”

    “是。”文祥草草解释几句,自从十二月初七日,两国谈判开始,到今天为止,已经进行过四次会商,却始终未能有尺寸之进。俄国人始终坚持,最多以当年尼布楚条约之中商定的两国界址为限,俄国退出黑龙江流域,并将尼布楚以东所有构建的营、寨、壁、垒、民居住房尽数拆毁,并提出,要中国赔偿军费银子300万两,以为抚慰俄***民损失之数。

    “真是笑话!俄国人以为他们打赢这一仗了吗?”皇帝怒极反笑,“你下去之后,即刻召见俄国全权公使,告诉他,,俄国人想打仗,朕奉陪到底!八月底的时候,朕已经出关一次,不介意明年开春之后,再度领兵北上,也不必进行什么假惺惺的谈判,一切到战场上,以武力分一个高低胜负!”

    文祥满面苦涩,皇上出关一次,就以为自己真懂兵事了?多少绿营兵士战死不说,花费了多少军费银子也暂时不提,只说军需运输一节,就几乎让他、阎敬铭、赵光几个人急得发疯!举凡物资调配、装载到位、人员运输、民夫征用,就让直隶、山东、河南等省不堪其忧,如今还要用兵?只是皇上今天刚刚回京,有些事不好当众奏陈,驳了他的话,他干干的咽了口唾沫,“呃!是,奴才下去之后,即刻传见俄国外相,将皇上的话,向其传达就是

    他说,“只不过,奴才愚见,兵者国之大事,更且关系关外数省,数百万百姓之生计之重。宜乎从长计议啊!”

    阎敬铭身为管理户部的大臣,这数月时间没有几次安稳躺下去休息的夜晚,特别是皇上出京之后,军饷、军备、物资的调用全落在他的肩头,军机处叫起的时候,时不时还得临时教导皇后,也实在是累得不轻,总算是他年纪还算不得很大,才勉强支撑了下来,听完皇帝和文祥的一番话,自觉不能不说话了,“皇上,臣有话说。”

    “你说吧。”

    “臣想,东北一役,不但国人为我天朝、为我皇上不惧艰险,北上领兵;为我兵士、为我将佐甘冒矢石,奋勇杀敌而群情激荡;甚至西洋列国,也无不为此情此景而心生震撼。先贤有言,国之大者,唯戎与祀。时至今日,我大清威临海内,列洋臣服,俄人色厉内荏之情,早已于本年九月初七日,第一次托请英人婉转砌词,便已昭然若揭——故而臣想,总要彰显我天朝仁厚之名,圣主宽以待人之圣德,而不可挞伐过甚,不予开,几个外罩黄马褂的御前侍卫佩刀而入,单膝落地请安,“参见皇上!”

    “把……”皇帝只说了一个字,许乃钊就先一步跪了下来,“皇上,翁大人言语无礼,失却人臣之份,但终究是一片忠君恋主之心,请皇上开恩啊!皇上,不可重黜老臣啊!皇上!”

    “什么叫重黜?他刚才的话你们都听见了?不但言语中谤及朕躬,连皇后也为他裹挟其中。皇后是天下之母,与朕乾坤同体,便是朕也丝毫不敢不敬、不尊,他……他怎么敢……”

    那几个御前侍卫干干的跪在那里,既不敢上前带人,也不敢就此离开,还是肃顺,不落痕迹的摆摆手,把他们打发了出去;看看殿中没有旁人,他小心翼翼的上前几步,到了御案前,用手摩挲着皇帝的后背,为他梳理胸中一团怒气,“皇上,翁大人诚然有罪,皇上如何处置,也是他应得之咎,但奴才想,翁心存国之元勋,皇上又从来以虚怀纳谏使天下折服,又如何只为他这几句昏悖之言,就真的动了怒气呢?传扬出去,也不值得,是不是?”

    皇帝喘了几口气,挥手示意他下去,转头又问道,“翁心存,朕来问你,你这样言语诽谤,殃及皇后凤驾,意欲何为?”

    “皇后娘娘德容俱全,老臣又岂敢有心怀不敬,言语毁谤处?”翁心存也真是豁出去了,硬邦邦的说道,“只不过,后宫不得干政,是我朝祖制。皇上因故离京,当选一贤能阿哥料理国事,选派辅政王大臣监理朝政——这在咸丰二年东巡、七年南行、十年西幸都是有过先例的。而皇上尽数舍弃,改为以皇后临朝主政,臣深以为不妥!”

    “你少和朕来这一套!”皇帝大声说道,“朕几次出巡期间,军国大事,奏报行在,固然无可非议,但朕身在瑷珲,远来交通不便,又如何处置公事?至于以阿哥留京,料理国事,那不过是权益之际,还不必提主少国疑,万事难行——远的不必提,只是本朝圣祖仁皇帝临朝之初,先有鳌拜弄权;后又有索额图行以大逆之行,都是青史明在——尔等都是饱读圣朝,熟知故事,连圣祖他老人家英明神武,都深以为痛悔难当之事,如今倒成为你翁心存口中的辩白之词了吗

    这样的话实在是诛心之言,鳌拜、索额图所行之事,在康熙是极其痛苦的经历,留于笔端的文字,也在在彰显康熙那份难过的心境。翁心存几个人当然不会不知道,如今听皇上这样说话,分明是疑他有成拥立之功的嫌疑!这样的罪名如何当得起?翁心存吓得脸色惨白,比之刚才龙颜震怒之时更加不堪。

    “再一说,朕子嗣虽多,成年的尚未有之。载澧荒诞不经,难以服众,载滢……”皇帝一时口快,几乎泄露隐秘,但这样的话不继续下去,更易惹人猜度,“虽然有才,但也非可以托付至重的。这二人尚且如此,其他幼年之子,更不必提——翁心存,你倒说说,如此种种,层层叠加之下,朕该当如何?”

    “这……”翁心存满肚子学问,给皇帝问得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这倒不是他无言以对,而是为前言所迫——皇帝刚才的话中,很显然有疑人之心,要在再为某一个皇子多做辩解,倒真像是心中有私情似的。故而只能沉默。

    “还有,”皇帝却不肯就这样放过,“你前面说什么?朕忘却责任,以身犯险?什么叫忘却责任?难道你以为,朕出关到瑷珲城去,是游山玩水了吗?两国大战,将士用命,朕成天呆在紫禁城中,口述谕旨,批阅奏折,就合乎你们的心意了,是不是?那些为国死亡的战士,在你们眼中、在前方奏报过来的伤亡名单中,不过是几个冰冷的数字,和枯燥的文字叙述,你们之中,又有谁肯愿意为他们付出心力,顾及到他们也是爹娘生养,稚龄仰望!”

    皇帝越说声音越大,到最后,腔调已经有了哽咽之意,“朕到瑷珲城中所建的军医院去看过,受伤的兵士……其情凄惨,铁人落泪!这些人为我大清的江山社稷不惜杀身以报,朕到前敌去,左右有那么多人护持,安危丝毫无虞,比他们不知道舒服了多少倍,……”

    他哼了几声,又说道,“在尔等的眼中,这些人或者不过是粗鲁不文的下里巴人,在朕看来,却是护卫我大清绪统不缀的国之脊梁!只有这些人的存在,只有他们的浴血奋战,朕才能在紫禁城中坐得安稳牢固,也是因为他们,尔等才能衣冠帛带,享尽这锦衣玉食,所以,以朕看来,尔等还是多一点尊敬,少一点刻薄的好!”

    ********************************************

    打发军机处几个人出去,皇帝长出了一口气,转身进到暖阁中,歪着身子倒在软炕上,不一会儿的功夫,沉沉睡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