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正道法则 > 第四百七十六章 九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人急忙追上前去,却见韩月伫立在一颗石柱之前,一动不动,好似真被你女鬼勾了魂去。

    众人吃了一惊,杨戢连忙叫道:“韩师姐、韩师姐”

    连续叫得几声,韩月方才一下惊醒过来,‘嗯’了一声道:“怎么了?”

    众人见他恢复正常,心里才稍稍放下心来,杨戢低声道:“没什么。”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韩月听他这般说,想来先前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脸色不由微微一红,却不敢抬头去看他。

    杨戢哪知她小女儿心态,当下也未多想,抬头看去,只见那石柱之上,挂了一幅字画,也是画在先前的那种不知名的皮上,画上却是一名白衣女子,栩栩如生,夺人眼目,右边空白处,题了一首小诗,‘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长条。’字迹娟秀,与先前房中的那幅相同,想必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此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乃是模仿大画家吴道子所作,线条简练,落笔便去,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作画线条简练,笔才一二,象已应焉,有疏体之称。

    传闻他在大同殿上曾画了五条龙,麟甲飞动,每欲大雨,即生烟雾”,真是生龙活现。全画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不带半点烟火之气。

    听得杨戢在哪滔滔不绝说了一通,李焱自是昏昏欲睡,杨戢则是见怪不怪,反是韩月,颇为奇怪的看了他一眼,心想:“这人罗里吧嗦,果然是书呆子,难怪那夏小姐这般痴恋于他。”念及于此,心里不知怎么的,倒是微微有些酸楚。

    众人此刻自也明白过来,想来先前所见的白衣女鬼,始作俑者,便是眼前的这幅画。凝神看了片刻,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只得继续向前。

    差不多走了盏茶十分,前方回廊却是一个转折,其上又挂了一幅字画,此番画的却不是人物,而是水墨丹青,上面也题了一首小诗,‘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却听杨戢瞧了片刻,遂摇头晃脑:“此画工整而无匠气,紧密而不纤弱,雄伟而又典雅。深得青绿山水的精髓。笔力遒劲,法度谨严,色彩繁富,乃是李思训的笔风,李思训画风精丽严整,以金碧青绿的浓重颜色作山水,细入毫发,独树一帜。在用笔方面,能曲折多变地勾划出丘壑的变化。尤工山石林泉,笔格遒劲,得湍濑潺??⒀滔肩蚊炷研粗?础!

    众人此刻已是见怪不怪,见这话中无甚名堂,遂举步向前,到下一个回廊转折处,又是一幅字画,只见那字画,扑面而来的,便是一座大山,大山矗立,石质坚凝,气象壮伟荒寒,石旁则寥寥勾画了几笔,勾勒出几棵大树,却是有枝无干,丰茂至极,笔法简劲,简括动人,画风朴素,气势极壮。上面题了一首小诗,‘?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李焱抓了抓头,左思右想,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皱眉道:“杨五郎,这画又有何名堂。”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杨戢出身名家,得天下四绝之首的谢桥亲自指导过,自是胸有成竹,笑道:“工关河之势,峰峦少秀气,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关仝。关仝喜作秋山、寒林、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渔村山驿的生活景物,能使观者如身临其境,‘悠然如在灞桥风雪中,三峡闻猿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众人虽是大多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见其从一幅画中,能滔滔不绝的说出这么多事情来,也是在心里暗暗佩服。

    第四个回廊转折处,画的亦是山水,画法简练,笔势锋利,却是墨淡如水,飘逸出尘。上面仍有一首小诗:‘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杨戢暗暗佩服道:“淡墨如梦雾中,石如云动,李成的画风。这李成,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画山石好像卷动的云,名为‘卷云皴’。气象萧疏、烟云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

    第五个转折处,画上却颇多景物,有红日,有山,有树,有水,有人,山顶多矾头,水边多风吹蒲草,近树多曲、远树皆直,淡皴浓苔、破笔焦墨,以勾、皴、点、染的不同技法,抒状风、晴、雨、雪的不同气象,从而实现峦光山色、朴茂静穆的平深布局。右上空白处,仍是一首小诗:‘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董源!”杨戢点头赞道:“董源运用披麻皴和点苔法来表现江南一带的自然面貌,神妙地传写出峰峦晦明、洲渚掩映、林麓烟霏的江南景色。他用笔甚草草,近视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在技巧上富有创造性。在意境上发扬了‘不装巧取、皆得天真’的董氏之风。”

    此刻众人已隐隐觉得有些不妥,但却如骨鲠在喉,说不出口。

    到了第六个转折处,上面却是楼台阁榭,小桥流水,虽是结构复杂,却是栩栩如生,右手处写了一首小诗:‘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便是韩月亦是暗暗佩服,情不自禁的抓头看向杨戢。

    杨戢心中凛然,叹道:“豆人寸马,形象如生,张择端。张择端善用现实主义手法,全景式构图,此画虽多楼台阁榭,小桥曲水,规模宏大,却结构严密,构图起伏有序,其笔墨技巧,兼工带写,活泼简练,无一不至臻至妙,称得上妙笔神工。”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