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861章 杂交水稻,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转眼就到了九月。

    太湖,西山岛,明月湾。

    朝阳刚刚升起。

    明月湾的试验田外,已是人山人海。

    田埂上,荒野中,到处都是人。

    数千军士将试验田围住,刀剑出鞘,箭上弦,如临大敌。

    不过是一亩地的试验田,此时却汇聚着江南,乃至整个大明最顶尖的权势人物。

    云逍在田边负手而立。

    他一如既往的风轻云淡。

    只是负在身后紧攥着的双手,却是出卖了他内心的紧张。

    刘太妃,懿安皇后,太子朱慈?R。

    李标、毕自严、王应熊三位阁臣,以及刚从京城来的首辅温体仁。

    江南三品以上的官员,几乎悉数到齐。

    王徵、吴有性、陈实功、宋应星等‘科学家’们,也全都放下了手中的事情,来到试验田。

    西山岛上的所有工厂,今天放假一天,百姓们也停下了一切活计,全都赶到了明月湾。

    人们的神情既是紧张,又是亢奋,全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试验田。

    方方正正的一亩试验田,种的是水稻。

    稻谷已经成熟,稻田像金黄色的毯子,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

    王象晋亲自带着几十名助手、农夫,正在收割稻子。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小心翼翼,生怕碰坏了精美的瓷器一般。

    落在地上的稻穗,甚至是落粒,都被他们小心地捡起来。

    那是因为,试验田中种的,不是寻常水稻。

    而是王象晋呕心沥血两年多的成果。

    没错!

    这块试验田中种植的,正是杂交水稻。

    在后世,被称作‘籼型杂交水稻’。

    后世的那位神农,一共花了整整十年时间,才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然后又突破了繁殖制种这一难关,随后才逐步推广全国。

    其实杂交水稻培育过程,说起来并不复杂。

    水稻是自花授粉、雌雄同蕊的作物。

    想要培养人工杂交水稻,首先要找到‘天然雄性不育株’。

    难就难在寻找这种稻株。

    理论上,找到这种稻株的概率是1\/5万—1\/3万。

    光是寻找稻株,王象晋带着十几名助手,用了一年的时间,几乎找遍了整个江南。

    这是杂交水稻育种最关键的一步。

    然后是杂交组合实验,这一步,原本是最为耗时。

    后世袁神农和他的助手,前后花了6年时间,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试验。

    由于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因此走了很多弯路,甚至差点走进了死胡同。

    而这一次,由于某个开挂的道士作弊,王象晋走了捷径。

    他和他的助手们,仅用了半年时间,就突破了这一难关。

    今天就是收获的时候。

    也到了见证奇迹的时刻。

    这一刻,万众瞩目。

    在无数双眼睛紧盯之下,一亩地的稻谷,终于收割完毕。

    接着王象晋亲自带人,将稻穗上的谷粒,用双手一粒一粒地脱粒。

    然后将脱粒的稻谷,现场进行称量。

    所有人全都屏住呼吸,伸长了脖子看着试验田。

    数万人的场面,一时竟是鸦雀无声。

    不多久,结果出来了。

    15610斤。

    由于稻谷中含有水分,再加上稻壳,出米率一般在70%。

    按照这个比例计算,这块试验田的亩产是1090斤。

    (明代一斤594.6克,亩产相当于后世的1300斤)

    此时江南最好的水田,亩产也不超过三石,差不多是460斤。

    试验田的亩产1090斤,直接翻了一番还有余。

    这个数字还是相当保守的。

    (明后期,折今亩制,常年稻谷亩产488市斤,注意是稻谷,不是米。)

    王象晋依然不放心,又让人重新称了一遍,结果一模一样。

    “亩产……”

    王象晋深吸一口气,竭尽全力发出颤抖的声音:“谷10石,米7石!”

    场边依然一片寂静。

    众人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

    王象晋又大声说了一遍。

    轰!

    试验田中炸开了锅。

    后方的百姓听到这个结果,顿时一片哗然。

    云逍紧攥着的双手,缓缓地松开。

    他的嘴角渐渐扬起,然后无声地笑了起来,接着化作了大笑。

    有了杂交水稻,也算是没白来大明一趟。

    死而无憾矣!

    亩产翻三倍,超过千斤大关,这意味着什么?

    粮食,就是财富。

    意味着大明的财富,翻了三倍。

    粮食,就是一条条命。

    意味着以大明现有的土地,可以养活三倍的人。

    意味着大明即将告别饥荒。

    不再有饿殍千里、易子相食,也不再有民乱。

    意味着小冰河,也无法灭亡大明,也无法让华.夏沉沦。

    意味着大汉一族,从繁荣昌盛,走向更加繁荣昌盛,永世屹立于世界之巅!

    温体仁颤声高呼:“祥瑞,这是千古未有的祥瑞啊!”

    毕自严跌跌撞撞地跑到试验田里,双手捧起稻谷,一时老泪纵横:“盛世到了,千古盛世到了啊!”

    官员、百姓们欢声雷动。

    很多认识的,不认识的人,相拥而泣。

    不计其数的百姓,嚎啕大哭起来。

    大明的百姓,又有几人没有饿肚子的经历?

    红娘子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她小的时候,亲眼目睹家人被活活被饿死。

    她被街头卖艺的艺人收留,才侥幸得以活命。

    这些年来,她四处卖艺,闯荡江湖,目睹过多少惨剧?

    一切的根源,正是因为粮食啊!

    “云真人为大明带来仙稻,救济天下苍生,恩泽千秋万代,功德无量!”

    李信向云逍跪下,泪流满面。

    “云真人,受我一拜!”

    温体仁跪下了,李标、毕自严等官员也跟着跪下。

    百姓们也都纷纷跟着下跪。

    如果不是事先特意叮嘱过,他们肯定会当场喊出‘云真人很多很多岁’之类大逆不道的话来。

    朱慈?R也跪下了。

    刘太妃和张嫣向云逍行万福礼。

    云逍上前扶起二人。

    然后走到试验田中,将王象晋双手扶起。

    “最应该拜的,当是王侍郎!”

    “王侍郎为大明百姓,鞠躬尽瘁,如今大功初成,请受我一拜!”

    云逍郑重地向王象晋行了一个揖礼。

    众人纷纷再拜王象晋。

    “一切都是云真人之功,我怎敢居功?当不得,当不得!”

    王象晋手足无措,慌乱地向众人摆手,然后就要回拜。

    “你当得起!”

    云逍双手托住王象晋,让他受了众人一拜。

    接着朝众人挥挥手,示意众人起身。

    张了张口,想要说上几句,一时竟是说不出一个字来。

    目光自王象晋、吴有性、陈实功、宋应星,以及李信、张国维等人身上掠过。

    自己让他们这样的人,发出了璀璨光芒,这个昏暗的明末世界,永远都不会如历史上那般,灰灰如垂云,暮暮如暗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