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41章 小目标,办个煤球厂开始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天。

    崇祯雷厉风行,立即开始大肆整顿内廷。

    先是升了一大批。

    曹化淳如愿以偿,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

    王承恩执掌东厂,成为内廷第二人,可谓是一步登天小】

    【说】

    方正化为御马监掌印,高宇顺为都知监掌印……

    同时也贬斥很多以前炙手可热的大太监。

    王之心、高起潜、杜勋、杜之秩……

    其中王之心、高起潜,以前被皇帝视作心腹。

    这次莫名其妙地都被打发到应天去养老。

    这样的安排,让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

    崇祯当然不会解释什么。

    太监就是皇帝的家奴,启用或是贬斥,都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当然没必要解释。

    内廷的巨大变动,引起朝野瞩目。

    大臣们推测,皇帝这是借王德化和韩?p勾结一事,大举清理内廷和外朝。

    一时间,人心震荡。

    无数人夜不能寐,所有大臣都是惶惶不安。

    很多文官暗自串联,商议如何应对皇帝的暴风骤雨。

    谁知。

    百官预料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崇祯接下来的操作,让所有人都迷惑了。

    原首辅韩?p,由于年老体迈,赐金银玉帛,准其荣归故里。

    原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有负圣恩,革去一切职务,发配凤阳守陵。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百官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原来皇帝陛下只是因为内侍勾结大臣的事情而震怒,这才大肆清理内廷。

    并非是真的置大局于不顾,要大动朝中的官员。

    至于范家勾结顺天府署,陷害纯阳真人、昌平伯的事情。

    崇祯直接下旨,由东厂移交三法司审理。

    三法司审理的结果,最终自然是不了了之。

    高度紧张的晋商,彻底放下心来。

    皇帝还是那个皇帝。

    大明还是那个大明。

    晋商该赚的银子,还是继续照赚不误。

    于是八大晋商不再有所顾忌,开始大肆囤积粮食。

    京畿地区的粮价随之暴涨。

    平时一两银子就可以买到一石米。

    短短数天时间,就涨到三两银子一石。

    朝野中的风吹草如今北方的饥民遍地。

    一个工人,就可以救活一家子人。

    招上一千个工人,能救活多少人?

    这可是救人命的大善事。

    谁让云仙长心善呢?

    当然了。

    也不能白做好事。

    赚银子肯定是必须有的。

    另外就是给侄儿积累声望,为将来当官做准备。

    皇帝那边已经回话了,答应给云昊一个五品官。

    只是暂时没有实缺,只能先等着。

    云逍打算把煤球厂挂在侄儿的名下。

    煤球厂造福这么多的百姓,能给他带来多大的声望?

    这几天云逍没有闲着。

    办厂的地点已经选好了,就在城外五六里地的一个庄子里。

    房子是租用百姓的民房。

    管事的人也都找好了。

    主事的是一个老太监,以前是打理皇庄的,办事十分得力。

    由于得罪了王德化,被关进了大牢。

    王承恩听说云仙长要找人管理厂子,于是就起用了这个老太监。

    现在就缺工人了。

    云逍今天进城有事要办,顺便招一批工人。

    李若链说是这些天读书读的有些闷了,跟着一块儿出来散散心。

    二人来到城南。

    见上百个百姓蹲在城墙根下。

    由于又冷又饿,一个个全都缩成一团。

    北方连年干旱,很多田地颗粒无收。

    如今粮价暴涨,很多百姓家里早就断了粮。

    这些都是饿的没办法的百姓,大冷的天出来找活做。

    要是运气好能揽到活儿,就能勉强混个半饱。

    如果找不到活儿,就只能饿着。

    每天都会有人等着等着,就倒在城墙根下再也没醒过来。

    最后被顺天府的差役找人丢到城外的乱坟岗。

    云逍朝着城墙根走过来。

    等活干的百姓见他是个道士,也就没人理睬他。

    其中有七八个汉子,明显是一伙的,正凑到一块儿小声交谈着。

    云逍无意中听了几句,停住了脚步。

    “早知道京城这么难混,很不如留在皮岛,至少还能有口吃。”

    “毛大帅被袁督师杀了,东江镇荒废了,迟早会落到鞑子的手里,留在皮岛也是个死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