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从煤山自尽开始 > 第三十七章 先手 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崇祯站在南门外,静静地注视着城内,待隐约能听到有行军动静后,抬手向身后示意。

    宋献策见了,忙吩咐身周的宋府家奴将地上成列摆放整齐的木箱打开,一眼望去足有二十箱,其中装着的尽是大小不一的银锭。

    望着白花花的银子,宋献策心中直呼肉疼,这些都出自府中地窖,是他以前私藏的老本银。

    随着耳中听见的步伐声越来越响,姜?手持马槊,戴盔披甲,一人一马率先赶至,身后还跟着二百余骑领着步卒前进,显然方才在营中拨调的战马全数配备给了他的家丁。

    “卑职姜?,拜见陛下。”

    “免礼。”

    崇祯忍不住踮起脚瞅了瞅远处长长的队列,总体上来说还算整齐,较之印象中松松垮垮的营兵,精气神要好上不少,不枉自己这些日费的苦心。

    毕竟是矮子里面拔出的高个,若论战力恐怕还是不足,唯独胜在听话吃苦,体能较佳。

    虽说崇祯仅凭跑圈一项来筛选训练士兵显得有些草率,但却非常符合目前的战略需要,即一支能跑的部队。

    为保证行军速度以及士兵的体力,步卒统一轻装上阵,仅配发一把腰刀一杆长枪一个布包裹,不带任何辎重补给。

    崇祯回过头不再观看队列,神色凝重地说道:“朕之前与你交代的,可记清楚了?”

    “卑职牢记在心。”

    “在抵达浑源州前,沿途不必遮掩,打起朕的龙旗。”

    崇祯说罢,宋献策托着一匹明黄龙旗送给姜?,“到了浑源州会有人与你接应,朕在那准备了补给和本地向导。”

    “之后就得全靠你自己了。”

    崇祯很清楚,他交给姜?的任务近乎异想天开,妄想十日时间三千步卒转进千余里山地,此事传入对手耳中定要引起哄堂大笑,怕是走一日士卒便逃散一空。

    但姜?这人心思纯粹至极,仅凭一份看似可笑的愚忠,想也没想便应了下来,这也是他兄弟二人间最大的不同。

    “朕能为你做的不多,备了些开拔银子,给这些士卒们分发下去罢。”崇祯说完便拂袖离去,将士此行如入不归路,他不知道再说些什么也不忍再看下去。

    崇祯走后,宋献策赶忙扯着姜?的手臂,拉着他走到木箱前。

    “姜大人,陛下有言,命在下来负责士卒开拔银两分发一事,您看?”

    “姜某全凭宋大人安排。”

    “谢姜大人理解。”

    语毕,宋献策按每个士卒五两的份额,将开拔银当场派发至每个士卒手中,人人足数没有克扣,士卒中一时间欢呼雀跃。

    银两派发完毕,仍有几箱剩余,宋献策当即表示这些都归姜?所有,他可自行安排。

    姜?对此连连推脱,称说不要。

    “姜大人,您这就有些迂腐了不是?打仗怎么能不要钱呢?”

    “可.....”

    宋献策努努嘴,示意姜?看看周围,只见那些个骑马披甲的精锐家丁全部用殷切的眼神看着自己,这才会过意来,他不需要不代表下面人不想要。

    姜?清了清嗓子,冲着家丁大声说道:“卑职谢过陛下恩赐,尔等将这些拿去分了。”

    家丁们喜笑颜开,三下五除二将其瓜分一空,嘴上不忘拜谢天子,齐呼:“陛下万岁。”,步卒们见状无不眼红,只怨自己不是家丁,个个幻想着立功之后的赏赐。

    有人兴奋之余,捏了捏自己手中沉甸甸的银两,踏实无比,足五两!万岁爷可比劳什子的上官要大方多了。

    “姜大人,那绑腿之事?”宋献策见派银事了,问道。

    “姜某知晓,有劳宋大人提醒。”

    “好,此间事了在下便先行告辞了,愿姜大人马到功成。”

    “定不辱皇命。”

    .....

    潮湿阴冷的大狱中本关押了所有城门作乱者,在经过长时间的严刑拷打后,两方内应中皆有人因承受不住皮肉之苦而招供,由此一连串的内应被揪出,其余被煽动牵连的平民已全数放了。

    牢房中弥漫着阵阵恶臭,地面之上泥泞不堪混杂着体液,建虏的内应共有五人,被安排在最里处的牢房。

    这五人皆出自辽东,会说汉话,长相也与关内人无异,追溯其祖上也都是汉人,可自从辽东为建虏所占后,这些个汉人都沦为了建虏口中的“泥堪”。

    几人身上伤痕累累,浑身散发着腐臭,精神涣散围靠在牢房角落。

    劳外有两个卫兵说话,一字不落的传入牢内众人耳中。

    “你听说没,万岁爷和闯军议和啦,说是要共抗鞑子兵。”

    “还有这回事儿?”

    “可不?太原的陈永福知道不?说是要带五万人来援咱大同!”

    “啧啧。”

    二人你来我往胡说八道一通,牢里的建虏内应挺着耳朵却听的仔细,也不管还有没有机会出去,全部记下。

    过了片刻,卫兵似是走开了,走廊中再无声音传来,只有阴风吹过,牢门吱吱呀呀作响。

    “啪”的一声,牢门竟被吹开了,众人惊疑无比不敢动作,怕中了圈套。

    结果好一会儿都没卫兵出现,大门就这么直直地开着,领头的忍不住猫着腰走到大门前,探出脑袋左右看了看,见空空如也,朝同伴招了招手。

    几人顺着走廊摸到转角处,见左转的休息处,几名卫兵正围着桌子喝酒,推杯换盏不亦乐乎,根本没人在意这边的动静。

    再向右转的过道看去,大门同样敞开,出去便是街道。

    “西塞,会不会,明军使诈?”其中一人说话断断续续,问向领头之人,那人也搞不清楚情况,索性不管诈不诈的,反正留着也是死路一条,先跑了再说。

    在建虏内应仓皇逃离后,关押闯军内应的牢房处上演了同样的戏码,不过卫兵交谈的内容变了变。

    “咯咯咯。”城中有公鸡打鸣,崇祯和王承恩站在府衙边的箭楼之上,望着两波黑影先后从狱中跑出,四散于坊屋之间。

    “陛下好计策,看来鱼儿上钩了。”

    崇祯语气平平答道:“此等拙劣戏码,骗不到人的。”

    “那.....”

    “不过拙劣也有拙劣的好处,让他们自己想去吧,去传话给姜?,城门可以解禁了。”

    “是,奴婢这就去办。”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