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明憨婿 > 第76章 釜底抽薪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以作为皇权的执掌者,得具备抽丝剥茧的能力。

    周显!

    在无声无息之中,已经开始了朝廷在南方的布局。

    现在大明已经进入决胜的时刻。

    谁也无法阻挡他。

    就算是崇祯也不能!

    最后,赵严佩跟赵怀庆这件事,透露出一个最为关键的细节。

    那就是他们给建奴资助军需所行的路线。

    而且最近的一次就是在最近三天之内。

    皇太极兵临城下,为他们争取到了渡海远洋的宝贵窗口。

    现在周显已经明确了大明那些卖国贼资敌的路线。

    一个就是武城,周显刚刚监国之初,严查宣府,顺便把武城的参将黄守仁给斩了。

    另外一条路,则是海运线,天津卫。

    现在天津卫那边很多官员都被赵怀庆牵扯了出来。

    最后一条路线,便是出杭州途径胶州湾,进朝鲜,从而转达建奴境内。

    这是皇太极目前最仰仗的一条路。

    因为大明王朝先前跟朝鲜联合的名将毛文龙已经没了。

    毛文龙占领的皮岛也进入了建奴的实控范围。

    随后袁崇焕被崇祯凌迟。

    可以说整个大明朝的东北地区都成了建奴的屯兵之地。

    所以,从杭州到胶州湾,是非常安全的路线。

    也是最不容易引起大明朝廷怀疑的路线。

    因为,在周显接手朝堂的这个时间,不,甚至可以追溯到嘉靖皇帝时期。

    大明朝就封海了。

    历史上大明最辉煌的航海时期,正是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

    后来耗费巨资,国库乏力。

    朱棣小规模禁海。

    但是还设置了市舶司。

    到了嘉靖年间,市舶司被取缔。

    后来,在隆庆皇帝执政的时期,大明开海了。

    但是也仅仅开了福建的一个浅水港。

    后来又关了。

    所以,大明朝的海防线上其实空荡荡的没有防御更没有戒备。

    因此,那就成了那些不法商人跟无德的贪官们搞走私的绿色通道。

    朝廷也不是不知道。

    只是自经历了倭寇之患之后,边防力量逐渐削弱。

    在又戚家军被皇帝派遣去北方跟建奴血战。

    也是战至终章!

    后来大明朝的海防已经不存在了。

    否则,也不会出现大规模偷渡的事情。

    其中,郑芝龙就是典型的例子。

    现在,穿越者周显是希望恢复大明海上荣光的。

    是以,他点化了被举报出来的赵洪学,最终给了赵洪学戴罪立功的机会。

    让赵洪学去广州搞洋务局。

    因为如今朝廷国库没钱,所以一切只能让赵洪学想办法。

    即便进展缓慢,但是也得不停歇的搞。

    毕竟,海防终有用得着的那一天。

    多管齐下,多线作战。

    这就是当前周显所面临的窘迫处境。

    别看他有一个官娱堂,而且曹正淳已经给开了连锁。

    可是那点钱,在这么多庞大的开销面前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赵严佩落网,被押解到北京城的第二天。

    镇抚司锦衣卫就在于进山的带领下抵达了胶州湾。

    锦衣卫远道而来,当然是帮助当地的官员洗剪吹的。

    于进山领到的命令除了抓赵怀庆案的涉事人。

    还要以朝廷的名义,接管胶州湾。

    尤其是胶州湾大渡口。

    剩下就是天津卫了。

    天津卫是归金陵城的南方陪都管辖的。

    更是天津府州的行政地区。

    即便是崇祯皇帝当朝的时候,也无法长臂管辖。

    还得以议政的方式传话给金陵城。

    再由金陵城下达天津卫。

    更别说如今只有监国之权的周驸马了。

    那怎么办?

    周远是可以强行越过那些阻碍办事的。

    但那样做只会延缓办事的效率。

    现在周显最要紧的是时间。

    他要在最短的时间,还要把事情办的漂亮。

    所以,那就得换一个思路了。

    就在周显绞尽脑汁想办法的时候。

    侯连会双手呈着一份奏折,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

    “陛下,礼部左侍郎王明瑞的奏折。”

    侯连会将奏折放在御案上。

    周显打开一看。

    哦豁……

    他顿时就眼前一亮。

    这是一份弹劾信。

    王明瑞弹劾内阁宰辅钱阁老呢!

    就因为天津卫成了资敌的中转站,而天津的知府吴梦谦是钱阁老的门生。

    跳出来了!

    有人跳出来了。

    只是周显没料到率先急眼的人居然是王明瑞。

    这个家伙现在是怎么想的?

    如今天津卫被贪官们利用运输粮草跟盐铁矿给建奴。

    这是仅次于当年袁崇焕卖国的一件大事。

    一时间周显还没激动呢。

    朝堂上的官员们就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觉得大明的天要塌了。

    大家在朝堂之上,甚至到教坊司找妹纸的功夫,都会骂骂咧咧的选人承责。

    可是这事让谁承担后果呢?

    天津卫的官员一个个很冤枉。

    走私团伙只是经过天津卫,老子就要担责?

    凭啥是老子担责?

    所以,朝堂上的官员一看,把黑锅扣在天津卫,那边那帮人铁板一块,不好搞。

    于是,王明瑞就因势利导,顺着天津卫一把手那条脉络,就追索到钱龙锡的身上了。

    就因为钱龙锡曾是吴梦谦的恩师。

    而且天津卫知府的位置也是凭借着一层关系才走上去的。

    所以,就狂怼钱阁老。

    周显默默的放下奏折。

    他相信钱阁老不会跟东林党人沆瀣一气。

    钱龙锡,算是大明朝末期少有的股肱之臣了。

    他的地位,堪比万历朝的张居正。

    周显在思考,如果钱阁老看到这份弹劾会作何感想?

    大明朝的地方官员资敌,他作为内阁宰辅很无奈!

    但是王明瑞就是一条逮谁咬谁的疯狗。

    当初崇祯皇帝执政的时候,他可是在朝堂之上跟百官对喷,一点也不虚的铁头男。

    说到底,钱龙锡是遭受了无妄之灾。

    看来,有人要把脏水往钱阁老身上泼,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

    “侯连会。”

    “奴才在。”

    “去把钱阁老叫来。”

    “千岁爷,现已深夜。”

    “去叫他,跟他说,我在这里等他。”

    “是。”

    侯连会躬身退出大殿。

    周显面色冷冽,眸中有精芒闪过。

    他当然不会搞大明的真正忠诚。

    更不会做那些亲痛仇快的祸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