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种田医术在手,我在古代横着走 > 第344章 刨去成本,损耗等,毛利大约七八两银子

第344章 刨去成本,损耗等,毛利大约七八两银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个朝代,一两银子等于一千个铜板。

    一千个铜板要拿绳子串起来,称为一吊钱。仟仟??d

    “一,二,三……”

    苏瑾宁边数,边把铜板串到绳子上。

    她的两只手配合得极好,一手拿铜板,一手塞绳,片刻时间便串了好多。

    等到串够一百个铜板后,便打一个结,成了一小吊钱。

    串够十小吊钱后,把这些全部绑在一起,称为一吊钱。

    价值一两银子的一吊钱便数完了。

    苏瑾宁数完一吊钱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也幸好她逻辑清晰,记忆力强,这才没有数错。

    不然的话,还要从头再来,可真能要了老命!

    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度量衡单位都不太一样。

    因此,铜板的重量也不尽相同。

    她也不知道大顺朝的度量衡是怎么规定的,但是这一吊钱拎起来,大约有五六斤重。

    天爷爷!

    这一筐子的铜板有差不多五六十斤,她以为能收好多钱呢,结果一两银子的铜板就占了五六斤!

    整个筐子里的铜板全部算上,才差不多一斤银子!

    这个认知让她非常讶异。

    前世看古装剧或古言小说的时候,她总觉得里面的人物身上拿着多少银子,多少铜板就跟玩似的,没想到原来大家都在负重前行呀!

    话说这数钱也是一项体力活啊,要不是这些铜板都是她辛苦赚来的,可真不想数呢!

    苏瑾宁心里腹诽着,手上功夫却不慢,仍在快速地运动着。

    三个人一鼓作气,手不停歇,花了很长时间才把两筐子的铜板都整理好。

    望着桌子的排得整整齐齐的钱串子,她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刚才数钱时的劳累也一扫而光,余下的只剩下兴奋和喜悦。

    “小江,你来核算成本吧!”

    苏瑾宁说道。

    两筐子的铜板一共有十九吊,外加六百个铜板。

    神仙酒今天喝掉了大约一千五百斤左右。

    按照以前的价格五个铜板一斤酒计算的话,一千五百斤的价值是七两半的银子。

    这就是说开业第一天的营业额是二十七两银子。

    但是开业第一天的酒水是免费的,所以,第一天的营业额是十九两半银子。

    刨去成本,损耗等,毛利大约七八两银子!

    还可以,超出预期了!

    她以为桃花镇上大部分都是收入一般的普通老百姓。

    肯定没有这么多的人舍得花几十甚至上百个铜板来吃一顿饭。

    没想到,看走眼了。

    真是藏龙卧虎啊!一些看着不起眼,穿着朴实的人,却往往掏钱非常利索!

    这个结论真的让人大为振奋啊!

    苏瑾宁立马感觉到腰不酸了,腿不疼了,走路也有劲了,一口气上五楼也不喘了!

    新开业的烧烤铺子,前几天生意肯定兴旺,等过一段时间稳定下来,才能核算出真正的利润。

    不过,往后酒水不免费了,又能填上来一部分利润。

    总的来说,这个铺子一年能赚两千两银子,相当不错了!

    “东家,我觉得肉串的毛利太小了啊,是不是价格定得太低了?”

    刘小江算了低头算了半天,抬起头说道。

    “哦!才一天时间估算不出真实的利润,过几天再算吧,等开业的优惠期过了,再核算!”仟????d

    苏瑾宁不以为然地说道。

    铺子里卖这么多品种的菜,毛利肯定有大有小。

    有时候铺子里最赚钱的不是招牌菜,而是不起眼的一些小菜。

    那也没什么呀。

    招牌菜就是用来吸引客户的,有人流比什么都强!

    “行咧!都听东家的!”

    刘小江乐呵呵地说道。

    “时间不早了,睡觉吧,都累了半天了!”

    苏瑾宁笑嘻嘻地挥手下了命令。

    “行咧!盈秋,我们把这些铜板抬到库房里吧!”

    “好的,!”

    刘小江和盈秋便飞快地干起活来。

    “抬到哪里?哪间房子是库房?”

    苏瑾宁好奇地问道。

    这堆铜板怎么保存,她一点也没有考虑过。

    在前世的时候,钱财都是一串串数字,扫一下码就全部到了自己的账户里了。

    哪里还需要操心存钱的事情!

    在这里,商铺收下的铜钱,不是应该抬到银庄嘛,还需要专门的库房干什么!

    “东家,这么多的铜板,不放库房里放哪里?就摆在这里,早晚被偷儿偷完了!”

    刘小江瞪了她一眼,有些好笑。

    “哦,我们存到银庄不就行了嘛。”

    “桃花镇的银庄不能存的,要存银子还得到襄陵县里去!”

    “哦,这么麻烦!”

    苏瑾宁恍然大悟。

    怪不得前世的时候,经常有人从地里或者家里挖出整罐整罐的铜板,因着时间太长,都氧化成绿色的了!

    原来存银行这么不方便!

    话说为什么银庄都不在桃花镇开设分号呢?

    难道他们没有看到,桃花镇是绝对的南北交通枢纽吗?

    起飞是迟早的事情啊!

    唉!

    可惜呀可惜!

    她还在一边长吁短叹,那边刘小江和盈秋已经把筐子里的铜板妥善地保存了起来。

    大家赶紧洗漱,睡觉不提。

    第二天第三天的生意依然火爆。

    这两天的酒水依然是免费的,很多襄陵县城的人因着好奇专门过来尝尝味道。

    很多人冲着免费的酒水,只点了很少的菜,或者干脆不吃烤串儿,只花几文钱买两个大馒头,拌一盘子凉素菜,甚至连凉菜也不点,只是馒头就酒,便可饱饱地吃一顿饭,尽兴地喝一次酒

    吴木头对这种行为十分不屑,气愤地过来找苏瑾宁。

    “东家,这些人才点了五个铜板的菜,就喝了那么多的酒,真好意思!”

    “扑哧!”

    苏瑾宁望着吴木头那气得鼓鼓的腮帮子,不由地笑了。

    “木头,进来的都是客人,不管消费多少,都要一视同仁。这顿饭虽然没有花几个钱,以后说不定哪次就会花很多钱来消费!眼光放长远一些,好好干!”

    她笑呵呵地开导了一番。

    前世的时候麦记,肯爷爷哪个不是可以随便进去坐,随便上厕所!

    他们的生意有没有受到影响?

    肯定没有。

    相反比好多本土的饭店都赚钱。

    人们因着他们宽松的环境反而更愿意去那里消费!

    可见,眼光一定要放长远!

    “好咧!我跟其他人也讲一下!”

    吴木头保证道。

    他虽然还是不明白东家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是东家的话就是圣旨,他只要遵守就是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