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孙吴我做主 > 第348章 尚书台见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士元姑且不说,孔明,没想到我们现在才正式见面。”孙?笨聪蛳率状Φ牧饺恕

    孙吴不兴跪拜礼,两人见到孙吴皇帝,也只是正常见礼。

    “到现在为止,朕依然觉得你当初入荆州,是个很蠢的选择。毕竟当时朕就打算把你带在身边,然后好好培养。”孙?笨聪蛑罡鹆粒?飧龃?娴呢┫啵??M?艹晌?约焊谋涫澜绲淖笥沂帧

    “承蒙陛下抬爱!”诸葛亮也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事情他大概清楚,诸葛瑾和他说过。

    就说诸葛均,如今都在刘熙门下学习,再过个五年左右,也会参加秋闱。

    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孙?被崮敲纯粗刈约骸V荒芩堤煲馀?耍??蹦孟略フ驴さ氖焙颍?约阂丫??刖V荨

    就当时的环境,也不可能说回来就回来。

    “现在也不迟!”孙?笨聪蛑罡鹆粒?耙院竽阄?晒伲?谏惺樘ㄏ裙ぷ魅?辏??逗图?兑膊灰?畔隆H?旰罂己耍?胰衔?细瘢?敲茨阄?讨小H羰遣缓细瘢??ň涂柯睦?驼?ò桑

    “臣遵旨!”诸葛亮没想到,隔了那么多年,孙?币廊荒敲纯粗刈约海?偈笔艹枞艟?

    孙?彼婕纯聪蚺油常?馕凰淙皇裁椿岸济挥兴担?砻嫔弦裁皇裁础

    可孙?焙芮宄???男睦镆欢ê懿皇亲涛叮??庇钟心敲匆坏闫诖?

    “虽说是水镜先生放出的话,不过卧龙凤雏,我可是一个都不打算错过。”孙?笨聪蚺油常?爸皇呛涂酌鞑煌??吭?有【途???排嘌??蘧筒宦也迨帧J吭??闵贸な裁戳煊颍俊

    “臣对兵法韬略方面,颇有见解,治政方面也有涉猎。”庞统回道。

    “既然如此,第三军团那边缺个军师,只是碍于你的年龄和阅历,只能命你为参军。后续能不能被提拔为军师,看你的本事,如何?”孙?碧嵋椤

    “遵旨!”庞统当即回道,他也不希望别人说,自己的晋级是走了后门,尤其是因为诸葛亮的关系才被陛下重用。

    直至两人离开皇宫,还有些不真实感,三榜都没有考上,结果皇帝亲自出面招揽二人。

    这待遇,在孙吴还是头一例,按照孙吴皇帝的性格,大概率也是唯一一例。

    “孔明,我不明白,陛下为何会那么看重你?”庞统看向诸葛亮,两人是同窗,诸葛亮家中藏书不多,见识有限,不过本身却是难得的天才。

    别人需要两年完成课业,他一年不到就能完成。

    可要说天才也只是天才,没有成长起来的天才注定成不了名臣。

    从孙吴皇帝刚刚的决定,表达的意思无非两个:要么不敢肯定诸葛亮能不能成才,姑且观望三年再说。多少又有些激将的意思,毕竟年轻气盛很容易被激起来。

    “想不通。”诸葛亮的脑袋都要炸了,就是搞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

    孙?焙椭罡鹗弦裁皇裁丛ㄔ矗??档背醢研殖ず陀椎芙泄?矗?兄首拥囊馑迹?衷谧约赫馇榭鲇炙挡煌ā

    “算了,孙吴皇帝,本来就有许多惊人之举。”庞统觉得,既然想不明白,那干脆不要想了。

    明明有能力清君侧,然后通过禅位继承的存在,居然选择主动造反。

    不出所料,明面上虽然没人说,私下怕是有不少人在漫骂,甚至有人书写野史指责他的行为。

    甚至天下百姓,如今都已经清楚,孙?鄙衔皇窃旆吹美吹模??皇恰?戏?坛小??吹摹

    总会有些野心分子,毕竟你能造反起家,我当然也可以。

    大概在三五十年内,各地难免会出现小规模的造反。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孙?倍悦??兔??⒉惶?粗兀?呐露プ鸥龇丛舻拿?贰

    与这个比起来,其他各种匪夷所思的政策,基本就可以忽略不计。

    “只是明天之后,你我就要各奔前程了。”诸葛亮看向庞统。

    “若有朝一日,你我当上三公九卿,自然还会在朝堂上见面。”庞统并不担心什么,在他看来,总有一天太尉的职位,必然会是自己的。

    两个同窗在第二天分道扬镳,走向各自的仕途,也定下成为三公九卿的约定。

    然后在动身之前收到消息,公孙瓒投降孙吴,幽州已经全境收复。

    “士元,留给你的舞台不多了……”诸葛亮看向庞统,益州是孙策的攻击范围,而且记得没错的话,鲁肃是镇东将军。

    “给我等着!”庞统撂下狠话,立刻上了马车,奔赴青州。

    送别庞统之后,诸葛亮来到尚书台,成为一名普通的郎官。

    就算如此,从各州各郡汇聚过来的文书,其数量也是让人咋舌。

    “新人,你们几个负责把政务分类一下,三天内要处理的紧急文书放红色,五到十天内要处理的文书放黄色,可以在一个月内处理的文书放蓝色。”上官把大量文书放在众人面前。

    新来的郎官有十个,可疆域也增加不少,各地汇聚过来的政务也多,人手还是不够。

    “那一天内要处理的文书呢?”有郎官询问。

    “那会打上加急的印鉴,直接送到陛下手里。”上官回道,“最好快点,别让陛下等急了!”

    普通的文书工作,简单而枯燥。诸葛亮觉得还不如到地方当个县令,甚至县丞都不错。

    《剑来》

    随即想到孙?保??敲纯粗刈约海?敲慈米约汗?矗?厝挥猩钜狻

    一个上午,简单归类的文书进行初步审验,然后送到尚书令那边第一次处理,原本一人高的文书留下大概三分之一,这是尚书台内部就能处理的文书。

    说穿了都是些鸡皮蒜毛,互相扯皮的事情。处理起来不仅耗费精力,且没什么成果。

    自然,这些事情就落在尚书令,及其副官的头上。

    剩下三分之二的文书,归类完毕后,送到三公那边进行批阅。

    最终到了未时前后,送到孙?钡挠?干辖?凶钪盏呐?矗?糜⊥瓯虾螅?土⒖躺?А

    看了一圈下来,诸葛亮大概明白了,虽然根据紧急程度进行分类,实则所有的文书,还是今天内就全部送到孙?蹦潜摺

    本来还奇怪,这文书放着放着,不紧急的变成紧急了怎么办。

    原来只是把最重要的分出来,优先进行解决,免得混在一起,不小心错过最佳处理时间。

    理论上,各地汇聚起来的文书,就算留下三分之一在尚书台这边,那还剩下不少。

    三公有衙门,有属官,把分到手里的文书看完不难,可陛下最后还得再过目一次,怕是没那么快……

    “都别磨蹭,过来拿文书,陛下批复完毕了!”结果到酉时的时候,批复好的文书已经全部送回尚书台,诸葛亮当即被吓到。

    那么快就批阅完,这样真的没问题吗?

    连忙拿起一份,一目十行一扫而过,有三公衙门的初步裁定,然后才是陛下的批复和用印。

    三公衙门的确很用心在批阅,而陛下更认真!三公没发现的地方,陛下都有注明。

    “我们的陛下很厉害吧?”有官员来到诸葛亮身边,“这还是改革后的情况,以前那么多文书,基本都直接送到陛下那边,分类和批阅基本都由陛下进行,再发放到三公衙门进行处理。”

    诸葛亮闻言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大概明白孙?蔽?裁窗阉?诺秸饫铩

    要跟得上他的步伐,首先这文书处理的速度,得先想办法提升起来才行!

    ------题外话------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