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寒门崛起 > 第八百四十四章 我的关雎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子厚,汝言《关雎》乃男女恋情,甚至相亲活动民俗歌谣,有何凭据?”

    在杨国梁陷入困境的时候,马华亭又一次站了出来,黑着一张脸,正颜厉色的大声诘问朱平安,这一次他采用了围魏救赵的方法,攻朱以救杨。

    “我以为解读《关雎》,解读《诗经》,首先就要看《诗经》的形成背景。周代以乐治国,专门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的时候,采诗之官都会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的歌谣,把其中反应人民喜怒哀乐、民生疾苦、人民生活面貌的歌谣,收集整理起来,交给音乐之官—太师,太师谱曲之后,演唱给周天子听,周天子通过这些民间歌谣,了解民生,作为施政的参考。其中有歌颂先祖的,有祭祀鬼神的,有贵族宴饮交往的,更有反应民间劳动、恋爱、婚姻、社会风俗的。”朱平安微微笑着,缓缓说道。

    “汝之所言,老生常谈,与汝之论无关,岂可作为凭据。汝之论,有何经何典为证?考证为何?”

    马华亭冷笑了一声,跟只斗鸡一样,目光幽幽的盯着朱平安,从鸡蛋里面开始挑骨头。

    你刚才不是问杨博士考证吗,你有吗?!你能说出来吗?!

    哼!

    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马华亭幽幽的盯着朱平安,随着这一句道出,心里面似乎出了一口恶气。

    注定要让你失望了。

    朱平安看着马华亭,微微勾了勾唇角,在马华亭话音刚落,便缓缓开口道:

    “朱熹《诗集传》‘序’言:‘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关雎》出自《南风》,《关雎》言民俗恋情歌谣,正合朱熹序论,此其一也小说

    “《周礼·地官·媒氏》云:‘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周代的时候,媒官掌管万民的配合,凡是娶妻生子的都要记录在案,为何繁衍人口,二三月份的时候,媒官下政令,令未婚男女相会,这个时候,不禁奔着。若是无故而不听从政令的话,就会受到惩罚。此即古口若悬河下,杨国梁脸上的肌肉越发的松弛下垂,脸色越发的难看了。

    朱平安话音落后,讲经处都沉默了。

    良久。

    “如果说《关雎》是男女恋情的民俗歌谣,如此之俗,孔圣为何将此列为《诗经》第一篇呢。”杨国梁抬起头,用充血的眸子看着朱平安,哑着嗓子问道。

    “大俗即大雅。”朱平安回道。

    “不足列首篇。”杨国梁继续盯着朱平安。

    “《关雎》列为首篇,是孔圣‘以人为本’的体现。《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圣问伤人了吗?不问马,这就是孔圣‘以人为本’的体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君子追求淑女,成功后,以礼鼓瑟吹笙,行夫妇之德,结成婚姻,组成家庭,繁衍后代,这是国计民生的根本。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则天下太平。”朱平安缓缓说道。

    以人为本?!

    朱平安从现代搬运来的这个词,一下子镇住了众人。

    以人为本......众人越是研究这个词,越发觉得这词不简单。这个词不仅可以涵盖民贵君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道理,甚至更为广阔

    当然不简单,这可是国策!领先你们几百年的国策!镇不住你们才怪呢。

    朱平安微微扯了扯嘴角,“其实,不仅《诗经》如此,孔圣在删减六经的时候,每一部的开篇都在强调以人为本开篇讲‘舜不告而娶’,尧为了试探舜的才干,将两个女儿嫁给他,能齐家者,方能治国平天下,以人为本也;《易》首篇讲乾坤两卦,阴阳合德,生生不息,以人为本也;《礼》士冠礼第一,士昏礼第二,成年后成家,以人为本也;《春秋》开篇讲‘郑伯克段于鄢’,讲的是父母子女之道,亦是以人为本......以此而论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关雎》作为《诗经》的开篇,再合适不过了。”

    以人为本的内涵太广了,广到了朱平安信口就把六经的开篇扯到了以人为本上,众人还觉得以为然。

    “一千个人眼中一千篇《关雎》,这只是我的《关雎》,谬误之处,让大家见笑了。”

    朱平安说着,向众人拱了拱手,施施然走下讲台。

    啪嗒

    啪嗒

    ......

    讲经处只有朱平安的脚步声在回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