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长歌当宋 > 第九十六章难得糊涂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谓的“否极泰来”便是事物发展到了最坏的时候,便开始往好的一面发展。

    叶安上大学的时候,最着迷的便是《周易》,这也是在教授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种匪夷所思的爱好…………

    《周易》入门简单,看似每一卦都有解释,可每一卦之间却是可以互相变通的,与“否极泰来”互通的便是“泰极丕来小】

    【说】

    稍有不慎便会错把爻词断章取义,从而导致整个卦辞的错误。

    一本周易便是描述阴阳变化以及华夏古老而博大智慧的“神书”,连孔子都被《周易》中的智慧所折服,甘愿为其做《十翼》为其插上翅膀。

    宋代文人酷爱《周易》,也不知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太过憋屈,还是因为思想的开放文化的氛围良好。

    反正宋代的文人几乎都对《周易》有所射猎,同时也善于占卜。

    对于易学,叶安是深信不疑的,所谓的易学在后世便利的信息互通之下已经门槛大大降低,有些人看了些易学的书籍甚至是在网上查些资料便能自称易学大师。

    但在这个时代,人们对易学的研究几乎是穷经皓首一般的存在,同时把易学运用于生活之中,对现象的解释要多于占卜之用。

    叶安清楚的记得教授曾经说过,《周易》几乎可以解释任何已经发生的现象,这也是为何那么多的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吉凶的原因。

    抱着一个大粗碗,与王渊两人蹲在老君殿门前的台阶上,呼噜呼噜的吃着糊涂面,幸福的味道甚至让叶安忘记了自己身在何方。

    当年学校门口的一碗糊涂面条就能吃到自己假日的时候不想回家。

    小麦面条加上小麦淀粉勾的芡,那味道绝了。

    夏日里最不缺的便是各种绿菜,阳城县这里几乎便是宝地,绿菜随处可见,还有一些农家送来的腌咸菜,一口脆生的腌咸菜再溜碗一口糊涂面……舒坦啊!

    边上的玄诚子和王渊不时的抬头瞅着自己,叶安浑不在意,天大地大吃面最大,谁敢在这个时候骚扰他得,他自己也不过是把其中的精要抄写下来而已。

    可就是这份《救灾活民书》却让阳城县出现了很大的不同,灾民安定下来积极的开荒,百姓们也参与其中,原本孙全彬留下的那些看似没有什么用的钱财,却成为了阳城县中最积极的东西小】

    【说】

    粮食不再成为硬通货,铜钱开始继续流通,无论灾民和百姓都会把钱作为流通交易的依靠,不再以粮食换取东西。

    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减少了粮食的转手,多余的钱财可以用来买粮食或是别的东西,人有了钱心便也安了。

    百姓和灾民从修缮水利的工地,到开垦荒地所在回来,第一件事便是去往县衙要钱!便是粮食的价格即便是稍稍涨了一些,也没有怨言,相反还有人开始做起了买卖来。

    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减轻了灾民涌来对阳城县的冲击,即便是增加了数万灾民,阳城县依旧能够维持安定,实在是让王渊震惊。

    从洛阳传来的朝报上看,河南府的灾情并没有因为孙全彬带去的粮食而缓解多少,最主要的问题是蝗灾让地里的秋粮也消失的一干二净。

    所以现在王渊最急切的想要从叶安那里获得救济河南府的办法,变法这件事还是留给王曾等一众相公们去操心吧!

    叶安并不知道一份记录详细,手段各样,效果良好的救治办法在这个时代有多么的重要。

    一本《就在活民书》便相当于王渊眼中“宝书”,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了救治灾民的手段,最大程度上的做到了减灾抗灾的效果。

    这东西会在大宋全面推广,甚至能形成制度!若是太后和官家下旨,那就很有可能变成大宋的“祖宗之法”!

    但现在,王渊最希望知道的是叶安有没有救治河南府灾情的办法,从这小子的模样上来看,他必定还有“存货”,只是现在不愿意说出来而已!

    这让王渊又气又急,这根本就不是一个读书人该做的事情!若是今天叶安不给出一个说法,那他必定不会与之干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