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水浒种地做豪强 > 第五章 说亩产农夫起心思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登州城里呆了两天之后,解宝也提着一柄猎叉跑到了城里来。

    一问,解宝说一个人待在十里牌的棚子里又冷又没东西吃,昨天下了一场大雪他看他们打的那口井被大雪泡了一晚也没有塌方,索性也就不看着了,进登州城来和两位哥哥一起呆着。

    解宝说完把钢叉一丢就跑进厨房叨了一只羊腿吃得满口流油。

    第二天孙新一大早就把解珍和解宝从床上揪了起来。

    两人嘟囔着还没醒酒起这么早干什么,孙新则已经到外头去等他们了。等解珍和解宝两人穿好衣服出来,孙新指指外头说道:“眼看就要春播了,种地用的的牲口还没着落呢。”

    “孙立哥哥不是说了春播的时候帮咱们去附近的农户家牵两头牛,要实在不行他登州城里还有军马可以供咱们使唤吗?”

    孙新听了却是不以为然,一旦开始种田,平整土地、打井、施基肥、下种全都需要耕牛的帮助,借耕牛哪里能应付。

    这些日子里孙新也了解了这年头普通农民的种粮方法,这年头登州地方一年种两季粮食,一季是春末种下的小米,秋天收获,秋收之后第二季则种冬小麦,第二年的春夏之交收获,然后再种小米。

    至于这两种粮食的亩产量大概都是一石。

    听到这亩产的第一刻孙新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小米和小麦这两种粮食每亩地的种子就要一斗,十斗一石,也就是说这年头这两种作物的产量居然只有所用种子的十倍而已。

    这也太低了。

    一个成年的壮劳力一年至少得吃掉一石多的粮食,也就是说这年头一亩地只能勉强养活一个人,如果是一个三口之家的话,至少要有四亩地供给耕作才能活得下去,稍稍遇到灾荒就要借粮或是逃荒

    然后孙新又得知就是这样一年两收的轮作方式,居然已经是这年头最先进的种植方式了……

    在冬小麦流行开之前这年代登州的农户就只种一季小米,剩下的时间种高粱,一年能收上一石半的粮食就已经算不错。

    而孙新清楚记得自己前世种粮合作社的基珍和解宝本来就是猎户出身,他们没满十岁就跟着父亲一起上登云山下套子了,要他们猎个豺狼虎豹或许麻烦,但要抓山麂子还是手到擒来的。

    听说孙新要山麂做药,两人拿上钢叉药箭就出了城。

    孙新去往登州城内的药铺,买了一大堆的草药。

    回到家中之时,在堂上坐着的孙立好奇说道:“解珍解宝两人听说出了登州城去?”

    孙新笑着说道:“叫他们帮忙做药呢,家里还有酒没有?”

    孙立知道自己这个弟弟当年跟着老爹在琼州学军医,他是个豪杰的性格,听说孙新要酒也是放开手让弟弟折腾,便叫土兵去搬了两坛来。

    孙新见拿来的是一坛村酿的浊酒,倒也合用,于是跑到灶下去鼓捣,不一会儿他便用锅碗瓢盆加上黄泥抹布弄了一个土制的蒸馏器出来。

    孙立插着腰在旁边看孙新折腾,倒是很快也弄明白了孙新这个蒸馏器的工作原理,一脸好奇的说道:“拿这东西去蒸酒么?”

    孙新点点头,在锅里倒上酒水,锅上套上蒸馏器,点上灶火烧了半天。

    很快孙立和旁边的土兵耸耸鼻子,眼中都露出惊喜的光彩来。

    “好香!”

    孙新断了酒头,把中间的酒体热乎乎的接了一杯,掺水降度之后给两人各分了一小口。

    一小杯酒入喉孙立更是高兴的直夸:“这酒有力气!你何不卖这蒸馏酒?”

    孙新摇摇头。

    拿黄酒做蒸馏酒还不够本钱的。

    孙新前世发迹晚,没活干的年代还真做过蒸馏酒坊,正是因为做过这行所以他来到这个时代干脆没动做蒸馏酒的想法。

    要大规模制作白酒的话就得研究出白酒酒曲才行,用这种醪糟来蒸酒,麻烦不说而且产量低质量差,何况开酒坊在这年代还得时刻操心着粮食供应,这东西不是一般的费粮,在北宋连低度数的黄酒都是管制物资,更别说蒸馏酒了,孙新真想开酒坊就光原料渠道这一关就能让他想破头去小】

    【说】

    孙新想想都知道,除非有一天自己掌握着大量的廉价粮食,否则是根本就不用动开蒸馏酒坊的念头的。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