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八零空间,福妻带全家创业暴富 > 第724章,她是哑巴吗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于大海愣了一下,没想到杨仕杰过来是为了租店铺的事儿,他还以为对方是来砸场子的。

    前几天,杨仕杰就跟他打听过租店的事儿,那时候于大海已经答应了王慧儿,要给她侄媳妇儿留着,就在这一两天,所以就婉拒了杨仕杰。

    没想到杨仕杰还想着这事儿呢。

    知道自己误会了,于大海的态度软乎了几分,不像最开始那般生硬,他如实说道,“那店应该不往外租了,你看看别家吧,附近有好几家都往外出租呢。”

    杨仕杰脸上的笑容不减,不租了?

    呵呵……是不租给他了,而是打算把店租给这个女人吧?

    那店要是租给别人,杨仕杰或许还不会这么死揪着不放,再怎么说,他也是杨家的幺子,是有素质的人,身份地位在那儿摆着,不好干死缠烂打的事儿,说出去不好听,会让人笑话的。

    可于大海偏偏把店租给了宋家人。

    就好像当着众人的面,一巴掌扇在了他脸上。

    这他要是还忍着,也太孙子了。

    不就是抢个店铺嘛,多大点事儿,他分分钟从这女人手里抢回来。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天底下就没有钱办不到的事情,有的话就是钱给的不够。

    杨仕杰整了整自己的花衬衫衣领子,自信满满地说道,“于老板,我说了,只要你肯把店租给我,价钱随便你开,多少钱我都能接受。

    你要是不放心,咱们可以签合同,白纸黑字的我总不能反悔吧。

    我知道你不差钱,但钱这东西不是越多越好么,谁会嫌自己钱多呢。

    又不要你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儿,只需要你点头答应就行,这不比你卖炸酱面简单多了。”

    于大海摇了摇头,“那家店租不租的,我说了不算。”

    杨仕杰脸上的笑容逐渐淡了下来,还真有人跟钱过不去?

    他身边的大块头觉得于大海拎不清,晃了晃自己的拳头,“于老板,我老板好好跟你说的时候,就是再给你面子,你要是不配合,我们也有不好好说话的解决方式。

    价钱随便你开,我老板已经拿出了足够的诚意。

    你居然还拒绝,是不是脑袋里装了浆糊,要不要我帮你清醒清醒?”

    于大海觉得他有病。

    反问道,“那家店应该不往外租了,这话也不复杂啊。

    你是听不懂人话吗?

    不要威胁我,我也不是吃素的。

    我看你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敢在我店里闹事儿,我也不介意帮你松松筋骨。”

    “你敬酒不吃吃罚酒!”大块头脑瓜子一热,横眉竖眼地就要冲上去揍人。

    关键时刻被杨仕杰呵退了,“行了,你给我消停待着吧。”

    烦人的玩意儿,一点儿眼力介都没有。

    他也不想想,于大海自己在京市开这么大的面馆儿,能是个没有实力跟背景的白丁吗?

    肯定多少都有点关系。

    这要是把人惹急了,动起手来只会两败俱伤,他们半点儿好处都占不到,最后白白便宜了宋家人。

    杨仕杰琢磨了一下于大海的话,才琢磨出重点来,“你说那家店往外租不租你说了不算,那是什么意思?那家店不是你的吗?”

    “上午之前是我的,现在是小林同志的,我已经把店卖给了她,手续都办清了,现在她才是那家店的老板。

    小林同志要自己开店做服装生意,所以不会往外租。”

    于大海都服了,好好说话听不懂,非得逼着他把话说直白了。

    他最开始就是怕说话太直接,伤害到杨仕杰的自尊心,所以绞尽脑汁委婉着来。

    可说了半天,他们俩就跟脑袋里有水泥似的,那真是糊得严严实实,一个字都听不进去。

    那个小跟班甚至还威胁他。

    幸好,杨仕杰还没有完全失去理智,还知道拦着点他那个不靠谱的跟班。

    杨仕杰听到这话,感觉火气蹭地一下就上来了,牙疼得不行。

    原来于大海那店已经卖给了林知瑜,连手续都办好了,那他妈不早说!

    害他浪费了半天时间。

    杨仕杰磨了磨后槽牙,“于老板,你也太不给面子了,当初你那店往外租,我想租你左推右拦就是不租给我。

    如今转手就把那店铺卖掉。

    你是对我杨仕杰有意见,还是对杨家有意见?”

    于大海叹了口气,“我对谁都没意见,之前我就婉拒你了,说我已经跟别人约好了看房,建议你去看看附近其他家要出租的店铺。”

    杨仕杰:……妈的,他还以为那是于大海对他提出来的租金不满意,故意拿乔呢。

    他这人怎么那么负责?

    就不能把话说的简单直白一些么。

    杨仕杰十分郁闷。

    今天被宋家人抢走了他看中的店铺,又被于大海当着宋家人的面戏耍了一番,里子面子都丢光了,好心情也被破坏殆尽。

    杨仕杰想打人!

    当然了,他不会做莽夫才做的事情。

    以后日子长着呢,这才哪儿到哪儿啊,走着瞧吧。

    杨仕杰板着的脸上又有了几分笑容,看向林知瑜,“这位就是买店的小林同志啊,你以后要在那儿开服装店?”

    话题突然转移到了林知瑜身上。

    她看着眼前的男人,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

    怎么说呢,这人给她的感觉亦正亦邪,好像又有点儿傻,总之不像于大海那般敞亮。

    看着就蛮危险。

    这样的人得离他远一点儿。

    所以林知瑜也没多说话。

    杨仕杰却来了兴致,“卖女装吗?”

    林知瑜警惕地看着对方,问那么多干嘛。

    杨仕杰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你别害怕,我没别的意思,就是单纯地好奇而已。

    你要是卖女装,我认识好多朋友,到时候可以去照顾照顾你的生意。”

    林知瑜依旧没说话,她总觉得这个杨仕杰怪怪的。

    明明对她们很不满意,脸上却还要露出笑容来,那笑容僵硬的很,就差把‘心不甘情不愿’六个字刻脸上了。

    还故意装作很亲近的模样跟她说话。

    可他们明明连认识都不认识啊。

    真是奇怪。

    杨仕杰说了好一通话,却换来林知瑜一个微不可见的点头,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反应。

    杨仕杰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

    他看向王慧儿,问道,“三婶儿,她是哑巴吗?”

    宋家跟杨家不对付,处处较劲儿,但面上的该有的礼貌还是要有的。

    杨仕杰刚进来的时候可以装作没看到王慧儿,但要问人家问题,高低得喊人家一声。

    王慧儿早就见怪不怪。

    杨家从老到小,个个表里不一,脸上笑嘻嘻心里已经在骂街了吧。

    他们看不惯宋家,处处挤兑,搞得宋家看的惯他们似的。

    王慧儿倒也没把情绪显露出来,京市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这个圈子大家经常碰到的概率很大,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会主动撕破脸。

    淡淡反问道,“于老板那么委婉地提醒你那店已经不租了,你都听不进去。

    按着这个道理,你是不是耳聋?”

    杨仕杰轻哼了一声,“说话委婉是一回事儿,把话说明白又是另外一回事儿,很显然,于老板不具备把话说明白的能力。

    她不是哑巴,那她怎么不说话呢?”

    话题的最后又绕回到了林知瑜身上。

    林知瑜在杨仕杰地目光灼灼的注视下,不得不开口,“我不说话有没有可能是单纯不想回答你的问题?”

    她发现这人真的一点儿眼色都不看。

    杨仕杰挑了挑眉,这性子怎么跟个小辣椒似的,还挺呛人。

    杨仕杰笑着说了一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这性格倒是跟宋家相配,一看就是一家子。”

    都是一样的让人讨厌。

    林知瑜抬头迎上杨仕杰的目光,这是在阴阳她?

    正要问清楚,杨仕杰却突然转身走了,到门口的时候,还停下脚步,扭过头来说了一句,“祝你服装店开业的时候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事业顺心,人生如意。”

    林知瑜只觉得莫名奇妙。

    因为他说的都是祝福的话,但那语气可不是祝福的语气。

    倒像是在说反话。

    王慧儿当着于大海的面也没解释,等从炸酱面馆儿出来,回家的路上,她才跟林知瑜说关于杨家的事儿。

    “你一定很好奇,为啥杨仕杰那小子总是阴阳怪气的吧?”

    林知瑜点了点头,“他们家跟咱们家有世仇?”

    王慧儿噗地一声笑了,她现在总算理解了为啥家里的孩子们对林知瑜崇拜的不行,宋锦为跟宋然然是那样,就连成熟稳重的宋锦城也同样如此。

    她估摸着,怕是连宋屿川也是一样的心思。

    “你够敏锐的,总结的很精准,咱们家跟杨家之间确实称得上世仇。

    简单来说,从杨老爷子开始,对咱们家老爷子各种不顺眼,除了正常的竞争,年轻时也没少挤兑。

    杨老爷子的大儿子跟屿川他爸针锋相对。

    二儿子跟你二叔二婶儿不对付,都在机关单位上班,平日没少给她们使绊子。

    至于这杨仕杰么,他是杨老爷子的老来子,今年也就二十来岁吧,是杨家最没正形的。

    按他们家的排行来说,他应该针对我们一家子才对。

    但可能是杨老爷子亲手教出来的,这家伙对宋家人一视同仁的痛恨。

    无差别攻击。

    不过,咱们宋家也不是吃素的,所以他们只敢添添堵,使绊子,耍点儿小手段,真格的他们不敢来。

    反正,相互折腾了这么多年,杨家也好宋家也罢,谁都没能占了上风。

    下次见了杨仕杰绕着走,别跟他硬碰硬,这混蛋玩意儿虽然不敢做真格的事儿,但我看他骨子里有那么点儿缺心眼,谁知道他脑袋一发热,会干出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来。

    当然了,你也不用怕,更不用把他说的那些无里头的话放在心里。

    咱们宋家就是你的后盾,他真敢怎样,咱们家也不会放过他。”

    林知瑜了然地点了点头,原来她的预感没错,那杨仕杰跟宋家还真不对付啊。

    她没想到的是,这里面还有这么错综复杂的关系。

    林知瑜跟王慧儿到家的时候,宋屿川还没回来,想要搬家也得等人回来再说。

    宋老爷子平日早睡了,今天却一点儿都不困。

    “你们吃过饭了吗?锅里还热着饭,店铺看的咋样啊?有合适的吗?”

    王慧儿点头,“我跟瑜瑜在于记炸酱面馆吃了炸酱面,说来也巧,瑜瑜看中的那个店铺正是于大海之前的店。

    瑜瑜觉得合适便直接将店买了下来,手续都办清了。

    那店离老宅特别近,就在市场往北十来米。

    爸,你平时要是想小豆包了,早上跟王叔一块儿溜达着过去,走路也就二十来分钟吧。”

    宋老爷子直点头,“好好好,这个店位置选的好。”

    离得近,有啥事儿他们多少也能帮上忙,关键,还方便他过去看望孩子。

    宋兴国也笑而不语,离得近确实挺好。

    王慧儿话锋一转,“不过,今天碰见杨家那个幺子了,那混小子还是跟以前一样阴阳怪气的。

    他看中了瑜瑜买下的那个店铺。

    瑜瑜买下了他没得到,气的他都说混话了。”

    宋老爷子脸色沉了沉,“姓杨的那个幺子确实够混,不过也别怕他,他要是敢出幺蛾子,我找他老子说理去。”

    宋兴国也跟着点头,嘱咐林知瑜,“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一定要和家里说,我们都会帮你的。”

    “好的。”林知瑜连连点头,答应下来。

    说话的空挡,宋屿川跟梁上进回来了,两人也不知道干什么去了,风尘仆仆灰头土脸的。

    宋兴国微微皱眉,“怎么弄成这幅模样?”

    林知瑜也担心地看过去,宋屿川情绪内敛,从来不会在人前,把情绪摆在脸上,包括疲态。

    她还是第一次见他那么疲倦。

    不是说,跟梁上进一块儿出去,联系代办点儿的事情了吗?

    怎么搞得那么狼狈?

    好像从煤坑里捞出来的一样。

    宋屿川脱了外套,没坐沙发,找了一把椅子坐下来,这才说道,“没什么事儿,单位运输车上的货在京郊那,不知道为什么都掉出来了,我跟上进接到消息,去那儿装了半天车。”

    “那杨金跟杨树也来了吗?”林知瑜问道。

    宋屿川点头,“来了,他们是来京市送货的,车子就停在收货单位门口,因为到的太晚,那家单位都下班了,库房也没值班的。

    已经给那单位的负责人打过电话了,得等一个多小时吧,库房的人才能过去。

    我们俩先回来吃点儿饭,一会儿再去找他们。”

    宋屿川简单地解释了两句,又看向宋老爷子,“爷爷,一会儿我们走的时候,得给我那两个同事带点儿热乎的饭,家里有保温桶吗?”

    “有有有,有好几个呢,家里饭也多,你们俩多吃点儿,也给他们多带点儿。”

    宋老爷子一听,连忙让王刚去厨房把放在锅里温着的饭菜拿来,自己则去找保温桶。

    王慧儿看着累到不想说话的宋屿川跟梁上进,“你们两个也真是实诚,接到通知去帮忙装货,咋不知道多找几个人过去,把自己累坏了咋整?”

    宋屿川笑了笑,“没事儿,三婶儿,就是太着急了,没想起来喊人。”

    林知瑜知道,他们运送的设备涉及到保密问题,所以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包括她,至今为止也不知道宋屿川单位生产啥,只知道是军用的。

    她也没多问,那是宋屿川的工作,也是他热爱的事情,她能做的就是在背后给他力所能及的支持。

    林知瑜来到厨房,王刚正把锅里温着的饭菜端出来。

    有肘子,有红烧猪蹄,凉拌猪耳朵,还有一个酸豆角炒五花肉,他们吃晚饭前提前拨出来的。

    下午的时候,宋兴国特意出了一趟门,也没干别的,因为小豆包喜欢吃猪肉,所以去饭馆里专门买的肘子跟猪蹄还有猪耳朵。

    酸豆角炒五花肉是中午请的那位厨师离开前,宋兴国让他炒好了之后才离开的。

    原因无他,只因为小豆包喜欢吃。

    宋兴国甚至开始打听,哪里的猪肉更香更好吃。

    连宋老爷子都说,家里接下来一个月里,餐桌上肯定顿顿都离不开猪肉。

    这个年代的家长就是这样,孩子要是表示某一种食物好吃,接下来一连好多天饭桌上都会出现这个食物。

    直到孩子们吃腻了为止。

    主食依旧是白米饭。

    林知瑜看了一眼王刚拿出来的饭菜,说道,“王叔,家里有鸡蛋吗?有的话我给他们做个鸡蛋汤。”

    “有。”王刚指了指柜子里,“在第二层的柜子里,不过家里没啥绿色菜当配菜,只有一颗大白菜。”

    现在已经是深秋时节,蔬菜已经拉秧了,北方的蔬菜匮乏,最常见的蔬菜只有大白菜跟白萝卜,京市还好一些,起码上午的时候还能买到青椒跟土豆茄子,西红柿或者其他绿叶菜根本没有。

    那青椒跟土豆茄子,就想多买一点儿都没有,好多人都想买,菜少人多,根本轮不到买,那菜就被抢光了。

    而且从深秋时节开始,蔬菜的价格就开始上涨了,因为北方天气寒冷,农田到了三九天会上冻,那土冻邦邦硬,就是种了也长不出来。

    所以想吃新鲜的蔬菜,只能从南方运来。

    路途遥远运费昂贵,菜贩子们还想挣钱,就只能从菜价上找补回来。

    除了北方耐寒耐冻的大白菜跟萝卜,别的蔬菜价格到了冬天都会翻好几倍,过年的时候更是跟肉价看齐。

    宋家因为宋兴国做买卖的关系,家里条件不差,所以甭管哪个时节,市场有什么新鲜菜,每天都会买一些回来。

    起初,宋老爷子也舍不得,那一把青菜好几毛钱一斤,还不如吃肉呢。

    但耐不住宋兴国劝说,什么营养均衡才不会生病,少生病就少去医院,去一趟医院吃药打点滴也花不少钱,关键还受罪。

    而且宋兴国也经常回老宅住,没有蔬菜,他就有意见。

    时间一长,宋老爷子的观念也就转变过来了。

    而且宋家是现吃现买,反正离市场并不远,买多了人吃的少,放到最后不新鲜了,做出来的菜味道不好,大家不动筷子,吃下去不是味儿扔了又可惜。

    都是从苦日子里出来的人,对粮食有珍惜的心。

    林知瑜打开柜子,里面二层有五六个鸡蛋,还有一颗孤零零的大白菜。

    “这就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是啥都没有就只能喝温水了,有白菜有鸡蛋,她就能做出好吃的汤。

    这就是为啥她坚持在村里盖蔬菜大棚,等冬天大雪纷飞的时候,她大棚里水灵灵的菜一出来,绝对受欢迎。

    林知瑜只切了一小断白菜叶,将白菜叶切成细细的丝,起锅放油,油热放葱姜蒜爆香,香味儿扑鼻而来,把白菜丝放进去炒到变软,然后放一壶开水。

    拿两个鸡蛋磕进碗里,用筷子搅散,锅里咕嘟咕嘟开了之后,把搅合散开的鸡蛋液放进里面,快速划开,最后放盐放香油调味儿,咸香浓郁的鸡蛋汤便做好了。

    林知瑜盛了两碗出来,一碗给宋屿川,一碗给梁上进。

    “好香啊,谢谢嫂子。”梁上进端着碗,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他是真饿得不行了,一大碗米饭已经见了底,毕竟中午的时候,因为卢家人闹事儿,他也没吃饱,又干了一下午的活儿,体力不支刚进门的时候,脸色都有点儿白。

    “不用谢,我做了一大锅,你喝完再来一碗,剩下的用保温桶带上,给杨金杨树兄弟两个喝。”

    “好嘞。”一碗米饭,一大块肘子,一个猪蹄,再加一碗热乎的鸡蛋汤下肚,梁上进觉得胃里饱且身上暖和,自己好像又活过来了。

    宋老爷子从库房里把保温桶给找了出来,一共三个,特别大,两个用来盛饭菜,一份压瓷实的米饭,上面铺一大块儿肘子,再加上一个猪蹄,盖子一盖正合适。

    剩下的那个保温桶用来盛热乎乎的鸡蛋汤,再拿上两个碗,两副筷子跟两个汤勺。

    全放在买菜的篮子里,板板正正的也不累赘。

    宋屿川看着宋老爷子帮忙给装饭菜,低声跟林知瑜说道,“今天晚上,你跟妈还有小豆包在老宅住一宿吧。

    我估计我得明天早上才能回来。

    明天咱们再搬去你店铺了住,行不行?”

    林知瑜点了点头,“行,你安心去吧。”

    宋屿川见她爽快的模样,就有些愧疚,买下合适的店铺就搬过去,这些都是提前说好的。

    她做到了,自己却食言了。

    关键,她还这么大度宽容,宋屿川很难不动容。

    林知瑜却觉得没啥,夫妻之间本就应该相互理解,相互体谅,宋屿川也曾不遗余力地支持她的工作。

    就像最开始前,他敢把家里赖以生存的口粮地拿出来让她建鱼塘,那是绝对信任,也是他能拿出来的最大的支持。

    所以,现在支持他也都是应该的。

    两人只有相互支持,婚姻的路才能长久地走下去。

    宋屿川能主动跟她提这茬儿,就说明他心里很在意她,也在意跟她有关的事情。

    这对林知瑜来说,已经足够了。

    宋屿川十分真诚道,“谢谢你,瑜瑜。”

    林知瑜笑了,也一脸真诚地回复,“不客气。”

    宋屿川跟梁上进没多待,毕竟还有两人饥肠辘辘还筋疲力尽地等着呢。

    出门前,宋兴国问,“用我送你们一趟不?车子就停在院门口,开车很快的。”

    宋屿川摆了摆手,“不用了。”

    连头都没回,便和梁上进快速走出了大门口。

    宋兴国笑了笑,宋屿川这个意气风发的模样像极了当年的自己。

    不过跟他不一样的是,宋屿川是个心思很细腻的人,繁忙中还不忘体恤宽慰妻子,这点儿随了陆水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