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开局就是元神老怪 > 第三十五章、佛本是道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西游记!”

    诸般念头涌上心头。

    扬关猜了许多,却没猜到此物。

    他看向宝钧道士。

    此时的宝钧道士浑身冒吐着仙光,那一缕缕仙光中,有神猴,有天河,有真龙,有神明,有众生,有妖魔百态。

    他们杂烩一起,做了宝钧道士。

    但唯独少了佛。

    扬关望向宝钧道士,也见宝钧道士身上的仙光各自演化,且互相利用,渐渐合并,却又在合并后分化。

    个中变化千奇百怪,万化无穷。

    变化繁多,却旨在一处。

    扬关手中的“西游记”。

    扬关将西游记敞开,翻阅其中内容。

    空白。

    一片空白。

    这本“西游记”中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张张单薄的白纸。

    白纸上什么也没有。

    内容去哪了?它们都去了宝钧道士身上,或者说它们本就是宝钧道士。

    此刻,一切都彷佛被迷雾笼罩,在时光的颠倒下,一切都失去了真相。

    “西游记何人所写?是你吗?”扬关问向面前的这个宝钧道士。

    这种可能性自然是小的,因为宝钧道士是西游记本身。

    只是他的“西游记”与世间流传的那本“西游记”少了佛。

    神仙妖魔人皆有,就是缺了佛。

    可“西游记”缺不得佛,半个也不能缺,因为主角本就是佛。

    只是佛哪去了?

    “玄奘和尚啊。”扬关骤然明白了。

    “非也,贫道玄玄子。”忽然,宝钧道士张口了。

    “嗯?玄玄子?”扬关一惊。

    玄玄子何人?

    整个宇宙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便是那位吃了太清圣人的大道金丹的玄玄道人。

    遥记得……

    “原来太上老君未曾将你炼了啊。”扬关叹一声。

    “非也,乃是贫道自知难得道,遂请了玄都师兄出手,玄都师兄以大法为贫道于未来借得道友之思,后以道友之思,于乱古时空中辟生西游,由此而有了我宝钧道士。”玄玄道人摇摇头。

    扬关听得,也是一愣。

    乱古时空不是别的,正是洪荒破碎地仙界未开之时。

    那段时空并不能成为时空,因为一切混沌,不管是道理,还是时间空间,先天后天大道皆混淆。

    那是不讲道理的年代。

    “玄都师兄之境界早便超越了前贤,超越了还在宇宙时的老师,你我还是少去揣测她吧。”玄玄道人忽又说道。

    “佛去哪了?”扬关却问道。

    “她自然要成佛。”玄玄道人长叹一声。

    “那你呢?”扬关又问。

    “佛本是道矣。”玄玄道人忽然转叹息为轻笑。

    扬关总算都明白。

    这一切啊,这一切,都是圣人的谋算,一番谋算下来啊。

    着实是,让人汗毛竖起。

    佛门真是惨了。

    可圣人谋算至此为什么?

    难道佛门变作道门,于圣人也无甚意义吧。

    玄玄道人接着却又说道:“你我看来是道争,但在师兄看来,不过是场玩耍,她久在兜率宫,心神却在天外天,遨游虚幻无名中,追寻三清老师的脚步。”

    “你这般说,太上老君可都听得见。”扬关说道。

    玄玄道人摇头:“她贵为圣人,晓得体量贫道的。”

    “道友言之有理。”扬关笑了笑。

    “玄都师兄曾说,世间之事,皆无定数,若有定数,便生劫数。”玄玄道人又说道。

    “我之成佛乃定数,遂有劫数,师兄为我引动劫数,后又生就诸般变数,因后得如今佛门这般局面,阿弥陀佛与菩提古佛不愿我为佛,遂请了释迦成佛,后有布了弥勒成佛,更有世间自在王佛与燃灯古佛于过去成佛,后释迦真个做了佛,却又将我收为门下,此中种种,便是劫数变数。”玄玄道人缓缓道来。

    “只是她们不知师兄手段,更看轻了三清老师的手段。”

    “哦,原来我是三清引来此间的。”扬关立即明白。

    “后来阿弥陀佛与菩提古佛便被玄都师兄请走。”玄玄道人说道。

    “那镇元老祖?”扬关想到。

    先前他于宝钧道士身上的气息推演,得出一切皆指向镇元子,似乎是镇元子将宝钧道士引来世间的一样。

    玄玄道人答道:“她谋求造化,后来求到师兄头上,师兄便为她做了此番谋算,便也应在你身上。”

    “那我可真累。”扬关轻笑一声。

    “道友能者多劳啊。”玄玄道人说道。

    “说了这么多,你证道的时机还未到吗?”扬关问道。

    玄玄道人答:“快了。”

    “这便去了。”

    “还请道友归还我那一丝念头。”玄玄道人悠悠说道。

    扬关点点头,自无不可。

    然后他心思微动,一道虚影自他的记忆中翻飞而出,落于玄玄道人身上。

    这道虚影正是当年寄存在扬关这儿的玄奘和尚的记忆。

    扬关如今才算是真个一身轻松了。

    而玄玄道人也是念头通达。

    “西游记”可算是完整了。

    神仙妖魔佛,皆齐备。

    “我去也。”玄玄道人接过了扬关递来的西游记,将之化入自身。

    她放眼宇宙,然后跃身而起。

    她的身影已然消失在扬关的眼前,去往弗远之外的西天极乐净土世界。

    而在西天极乐净土世界当中,一个和尚仍然在讲佛法。

    和尚叫多宝如来,如今在大日如来世尊座下修行。

    “世尊,你有客来。”多宝如来呢喃一声。

    这道声音自然是准确地传入大日如来宫中,落到大日如来世尊的耳边。

    大日如来世尊仍旧在讲解佛法,论述自身佛法精要。

    如今的西方极乐净土世界中也就仅有她一尊不坏世尊坐镇,防着太上天魔作乱净土。

    而就在大日如来世尊在为宫中的罗汉菩萨佛陀讲经说法时,一道身影驾着金光投入宫中。

    这道身影于大日如来宫中朝着大日如来世尊拱拱手:“道友别来无恙。”

    “你来我便有恙。”大日如来世尊看也不看她。

    这道身影不是别人,正是告别了扬关的玄玄道人。

    此时的她已换了道袍,穿上了光彩夺目锦?袈裟,拿起九环锡杖。

    她笑看法台上巍峨的身影,摸了摸自己的头顶。

    而后也是光洁熘熘,就此剃度。

    她笑对大日如来世尊说道:“还请道友还我过去身。”

    大日如来世尊看她一眼,然后颇为嫌弃地抛出了一卷薄纸。

    这卷薄纸上写了密密麻麻的字,开篇乃是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玄玄道人接过这张薄纸,贴身入怀。

    朝着大日如来世尊合十双手,微微一鞠躬:“多谢道友为我留存此身。”

    “走休,走休,莫要让我沾了一身晦气。”大日如来世尊将玄玄道人赶走。

    待得玄玄道人走后,大日如来世尊便又恢复神圣威严庄重之宝相,继续为座下菩萨罗汉们讲经授法,而菩萨罗汉们却都不知晓方才此间来了个人,还与大日如来世尊说上几句与佛法不相关之言。

    ……

    扬关坐于小观门槛上,望着远方。

    他在自己开辟的洞天中,他将洞天护着,所以未受天帝寂灭后的现在崩塌的影响,他的洞天尚未出现乱象。

    而他望着何处,自然是天边。

    此时,他的小观就在一处山头,山头外就是一片云海,太阳就悬在云海上,正照着云海,生就连天火烧云。

    而在火烧云之间,还有一只只雀鸟在遨游,皆是得了灵智的灵鸟。

    “此间总多事,我就不生事矣。”扬关呢喃一声。

    无需他掺和,这个宇宙就会有数不尽地大事发生。

    只不过未到达一定的境界,这些大事即使发生了,也无所察觉。

    大能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众生的生死都不过在大能们的一个念头下转换罢了。

    大能随手即可揉搓星辰,重塑万物,真灵亦可造化生就,众生的智慧念头也全在大能的掌控之下。

    扬关不想太多,只静静看云海沉浮,有大舟星舰从大地起陆,欲往天外天去。

    这星舰乃是六道轮回的轮回者为这个世界带来的奇技淫巧,由这个洞天中最为聪慧的人联手最具野心者打造而出。

    星舰可穿梭沧溟,出入星河。

    此刻驾驭它的人却不是要去往天外天,而是要……

    轰!

    一道涂炭生灵地光柱从天而落,重重砸入大地,将大地裂解出一大块,分往海上,做了孤岛。

    这一幕也没有打消扬关看“海”的兴致。

    而这艘星舰依旧穿梭在云间,它缓缓落下云海,回到大地上。

    或许它的驾驶员正要去看其造成的残酷场面吧。

    他仍旧坐着。

    此时,他已看向遥远之外的一景。

    西方极乐净土世界此刻大放异彩,由佛乐(yue)在净土上飘扬。

    法螺吹奏,木鱼敲动,佛钟被撞响,振铃被摇响,鱼板被敲响,大磬被轻敲……

    诸多器物之音或吹奏,或敲响,传遍宇宙各地,无所不在,无所不闻。

    这道佛音禅唱之声使变得混乱无序的宇宙安抚平定起来,过去地归过去,未来地归未来,现在地便不动,一切道理在拨乱反正,一切恒常之物重新恒定。

    诸般奇妙在此时此刻展现。

    唯有佛门诸位世尊佛陀皆变了颜色。

    “贫僧玄奘,将得证如来,感念众生多苦,讲法三日,还望众生不吝啬,听贫僧一言。”

    一道轻松自在,悠然自得地声音在宇宙间回响。

    佛门诸佛怎会不知玄奘是谁。

    玄奘,乃如来佛祖之徒,不为如来佛祖喜,贬下红尘,道行无存,消失人前已不知多少年。

    如今突闻其声,却已将证就造化。

    “还请诸位世尊入座,还请诸位佛陀入座,也请诸位道友入座。”

    玄奘和尚的声音再次飘来。

    伴随着地是一方呈现于所有人眼前的巍峨殿宇。

    殿宇高深,金碧辉煌,彷佛砌墙地每一块砖都是由太阳做成的。

    地藏王菩萨朝着面前与她论道的太乙天尊一躬身:“天尊之法精妙非凡,但佛祖有请,贫僧亦不好拒之,便不敢再叨唠天尊了。”

    太乙救苦天尊毫不以为意地点点头:“还请世尊代我向佛祖问好,贫道无意前去听讲佛法,便不去了。”

    “好的。”地藏王菩萨点点头,应了下来。

    待得地藏王菩萨离去。

    太乙天尊亦长吐一口气。

    已经不知多少年未曾行此呼吸之事了。

    “天尊,何故作叹?”九灵元圣凑了来。

    太乙天尊只道:“时间不多了,我却仍未能寻到证道契机。”

    “眼瞧着她们一个个证就造化,我亦有些心乱了,遂叹息修持不足,难怪至今未能证道。”

    “圣人说您必将证就造化,想来不会差的,您无需着急的。”九灵元圣劝慰道。

    太乙天尊再度叹息:“如来佛祖亦说弥勒世尊为未来佛,可又怎样,她真去了未来,去证就那虚无缥缈的未来佛去了。”

    “父神老矣。”

    “天尊,噤声。”九灵元圣被吓得就去捂住太乙天尊的嘴巴。

    她这捂住的可不只是肉身的嘴巴,还有元神真灵上的口舌言说之法理,即使想以元神出声也不成。

    “嗯。”太乙天尊也觉自己话过了,遂点点头,表示不会再多说。

    “昔年借了太一之法转世重修,如今还未还这份恩情,也是难办。”太乙天尊又说道。

    “您不认就是了。”九灵元圣幽幽说道。

    “嗯,你说得对,此言在理。”太乙天尊抚掌赞叹。

    当然,这话也只是玩笑之言,一位道尊的恩情可不是轻易就能还的。

    “归到父神头上也不错。”太乙天尊忽又摸索下巴。

    九灵元圣已经不想拦她。

    就让玉清圣人将她噼死吧。

    到时太乙宫这大家大业就全归她了。

    九灵元圣想想就有点小激动。

    ……

    世间自在王佛处,世间自在王佛也只微一叹:变数来了。

    原以为请了天帝去西方极乐净土世界做那帝释天,为佛门添一尊世尊,若是机缘到了,说不得帝释天还能证就造化,继任现在佛。

    如此,再加上未来佛弥勒佛,过去佛燃灯佛,竖三世佛就此成矣,佛门必能于此间宇宙大兴。

    可如今,天帝道行不及,为玄皇道君寂灭,而玄奘和尚借此机会占了那西方极乐净土世界佛主之位,将证造化。

    “老贼秃,你等竟等着这一手。”不明就里的五行大圣恼怒地喝了一声。

    她此时正看着那张金碧辉煌的门户后的那尊被朵朵祥云托着的玄奘和尚,心中只有一种被戏耍了的恼怒。

    她怎知世间自在王佛也颇为无奈。

    她亦没想到会有如此结果。

    不过,西方极乐净土世界能有一位造化圣人坐镇也好,佛门能再多一位造化圣人也好。

    无需管她出身如何。

    想那燃灯古佛也曾拜过道门,且还是拜于玉清圣人门下,其出身也不简单,但阿弥陀佛还是点了她做过去佛,且让她指点释迦摩尼,后释迦摩尼证道,也拜了燃灯古佛为过去佛。

    而这玄奘虽然也出身特殊,出自道门,为太清传人,后来为证道,投身佛门,拜在如来佛祖门下。

    所以,在出身这事上无需太过介怀,佛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位道门人杰还是容得下的。

    而且玄奘转投佛门这般多年,粗略一算,便有数百亿年了。

    也属佛门元老了。

    她若能证就造化,为佛门增添底蕴,世间自在王佛也是认可的。

    只不过,若她拯救造化,又何须她世间自在王佛认可呢?

    她为佛门之主,想作甚便作甚,谁也指点不得。

    “大圣可愿往极乐世界?”世间自在王佛笑问。

    五行大圣自然是拒绝的。

    她收了五色神光,卷了星光与道理,便投往中央界域去,不再去理世间自在王佛。

    世间自在王佛笑了笑,便先礼拜了金碧辉煌的大殿中坐着的玄奘和尚,然后自行圆寂,去往过去,做她那过去佛。

    至于玄奘佛祖的讲道授法,她无意去听。

    造化讲道她听不少,不会再有补益,何必再去听,反而徒增烦恼,生了知见障,生了烦恼心。

    道理懂得少了无知,多了烦恼哉。

    所以,去罢,去罢。

    而如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这几位世尊也动身回往西方极乐净土世界。

    除此外,还有各家道果小圣,也都纷纷动身前往。

    这将是一场宇内诸大能之会,曾有这般大的交流之事,最近的就是六道轮回搭建之时。

    而之前被整个宇宙关注的东皇太一此刻已经入主九重天,梳理地仙界因道尊大战而变得纷乱离奇的道理,亦不参与此等盛事。

    而且,她刚与佛门斗了这一场,正是势如水火的时候,为何还要去跟佛门畅谈道理。

    那可不就没道理了吗。

    总之她不喜,便不去。

    而玄皇道君,她早就利落的抽身离去。

    东皇太一见她时便有一种感应,玄皇道君将要证就造化。

    “后生可畏。”太一心生这份感慨。

    大能的聚集只在瞬时便可全至一处,宇内除了少数偏僻地界,以及凶险之地,道果老祖都只需一念即可至。

    而玄奘讲道之处,她已不设阻碍,且还广开方便之门,众生皆可至,即使是小小虫豸,也可到她跟前,听她佛法。

    魔界亦有魔祖至。

    只是碍于玄奘脸面,无人多嘴去驱赶魔祖。

    ……

    兜率宫中。

    道德天尊炼了一缕丹气,然后送入八卦炉中,让金角银角两童子扇动芭蕉扇,将八卦炉里的三昧真火烧得旺旺的。

    “洞宾,听闻你于人间传了丹鼎之法,内炼金丹,外炼外丹,内外丹合,可直证元神。”道德天尊悠然说道。

    吕洞宾连摆手:“老师,非我传法,乃是火龙道人,及诸位先贤,只是此法亦非正法,难得大道认可,后也败落。”

    “世上的修行者不也从中悟得金丹大道了吗?”道德天尊说道。

    吕洞宾虽觉这话也不错。

    可那金丹大道只炼一颗金丹,以诸般道法神通为炉火,以自身为丹炉,生生锻炼那一颗金丹,最后金丹炼成一粒大道金丹。

    不过,这大道金丹比不得当年的太清圣人所炼,差了道果一线。

    而且修行者的全部道行最后都将融入这颗大道金丹中,而这颗大道金丹最后证就道果也渺茫,元神大道之法仍旧一个也少不得。

    而炼这一颗大道金丹本就不易,还要再将这颗大道金丹精炼成道果一颗,就更不易了,比元神大道还要渺茫许多。

    “金丹大道亦非正途。”纯阳道尊吕洞宾摇着头。

    道德天尊只摇头。

    世间之修行谈何正途分别,成便是成了,即使是那被认定为证道机会渺茫的旁门也将证就道果。

    想当年,三清圣人开辟元神大道前,也非是正途,那时世上只有一条正途,神道,先天神?便是正途。

    后来时过境迁,先天神?逐渐淘汰,后天生灵在三清圣人,及诸位先贤的传道下,逐渐成了天地主角。

    “你可知我为何炼这一炉丹药?”道德天尊又指那八卦炉。

    吕洞宾答道:“体会太清祖师之法,炼一颗大道金丹。”

    这话自然是她随口说的,她的心思也在玄奘那儿,想瞧瞧玄奘的法。

    “你若有心,便自去便是。”道德天尊说道。

    “您不去吗?”吕洞宾问道。

    道德天尊摆摆手:“懒得多动。”

    “好,那我去了。”吕洞宾说着便身形消散,投去西方极乐净土世界。

    “诶,你这小子。”道德天尊见状,立即吹鼻子瞪眼的。

    “老师,您真不去吗?”吕洞宾的身影忽又在兜率宫中显出。

    “不去了。”道德天尊再度拒绝。

    “那我俩呢?”金角银角蹦了出来。

    “你俩好生扇风点火。”道德天尊朝两人瞪了一眼。

    金角银角撇撇嘴,不过,气恼归气恼,并未再多置气。

    “我只叹呐,我那老师做事不地道,竟给我隐瞒了此等大事。”

    叮。

    八卦炉的炉口一吐,吐出了一粒金丹。

    这粒金丹正是先前道德天尊投入的那缕丹气。

    吕洞宾瞧着这,只撇撇嘴,以表露自己的情绪。

    你做这么个事就为这点小事。

    不过,她也知自己的老师非是小题大做。

    如今那玄奘的跟脚已半点也不要掩藏。

    宇宙间,精通演算的纯阳真君都能算得玄奘的跟脚。

    谁都想不到,这位将证造化的西方极乐净土世界之主竟有份道门跟脚,曾经更是世间最大的“榜样”,至今宇宙间还流传着,其食了太清圣人炼成的大道金丹,证就道果后,又被玄都道人,也即是太上老君拉去应了一场劫数。

    如今跟脚展露,却是太清传人,太上老君同门,只是服了大道金丹,直证道果,再难有寸进,因此就请了太上老君送她转世轮回,更为她“写了”一册西游记,且于乱古之年开辟一方西游记时空,让其在过去应了劫数,然后转世投胎。

    之后,几番转世后,被如来佛祖收入门墙,做了如来佛祖的弟子。

    往后,又与如来佛祖顶嘴,被如来佛祖谪贬下凡,历经劫难,却也正好应了西游记。

    只是后来却未曾西行取经,反而从此寂灭了去。

    可她再度归来时,却已是如今这副局面,将证造化。

    这般经历,这世间怕是也只有燃灯古佛能媲美了。

    诶,这次就巧了,两位都出身道门,还都是三清门下,最后还都投了佛门。

    所以这两位还真是默契了。

    只可惜,燃灯古佛已自行寂灭,回身过去,未曾在现世逗留。

    否则现在的西方极乐净土世界内可就有意思了。

    似乎也因为玄奘的出身,那些道门嫡传皆未应了她的邀请,前往西方极乐净土世界。

    省了多余的尴尬。

    更免去了不必要的“寒暄”。

    多宝老祖,道德天尊,玄皇道君,这三位都不曾去往西方极乐净土世界。

    不过,三位虽未至,其实都至矣。

    西方极乐净土世界中正有一尊多宝如来。

    兜率天中还有一尊太上天魔。

    西方极乐净土世界中的灾劫更是层出不穷,未见减少过。

    所以三位虽未现身,却又是现身了。

    其中奇妙道理,自有人懂。

    玄奘讲佛法三日,三四间,宇宙中处处涌金莲,一朵金莲可为生灵增寿,或百年,或千年,亦有万年的。

    总之,玄奘和尚给宇宙中的生灵带来了诸多好处,一点也不吝惜。

    且,玄奘还传了诸般佛法,道法。

    从如来佛祖的一门大法如来神掌开始,讲到太清圣人的太极之法。

    还讲了玉清的法,上清的法,阿弥陀佛的法,菩提古佛的法。

    甚至连娲皇的法,冥河老祖的法,尽皆被她传授出乎,这就更是大方了,太过大方了。

    最后,她才讲起自己的法。

    这是第三日才讲授的佛法,其中具备道佛之法意,还有魔法真意,妖法亦藏乎其中。

    总之,诸般法下,玄奘总算讲完了法,聊完了道理。

    而听法的众生皆如痴如醉,且还未受这些法影响身心。

    他们的身心依旧“正常”,保持着原本的样子。

    除此外,还有诸般生灵因玄奘授法而被点化,还有诸多死物因玄奘的讲法而生出灵智养出真灵。

    似那宇宙间的自然现象,就在玄奘的讲法下变生精灵。

    一时间,整个宇宙生机勃勃,万物竞发。

    待得三日讲法后,玄奘再次失踪,就彷佛她上次陷入寂灭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任何事物都不再世间留下。

    不管是,血肉,道理,念头,金身,皆消失无踪。

    只有一物留存世间,那便是她的法。

    世人皆知她法,因此她的法便永存于世间。

    而,这场讲道三千年后。

    世人似乎都忘了这位玄奘和尚的存在,而她的法却也广拨开来。

    然后就在这三千年后的某一天。

    西方极乐净土世界就有了一位佛祖。

    可佛门诸位世尊佛陀却都不觉其突兀,世间的生灵就更不觉突兀了。

    彷佛这尊佛一直都在,就坐在那十二品功德金莲上。

    “她的造化证成了。”扬关感念到了世间的变化。

    他证了先天开辟大道,执掌开辟之宝盘古幡,宇宙间的大小事皆会有感应,尤其是这造化圣人的证就,在他的眼中就是水下一闷雷,他自然有所感应。

    而玄奘证就造化这件大事,人们全都当做平常,不能说是平常,应当说是见怪不怪,理所当然。

    此事在他们眼中,本就发生,或者早就发生。

    当然,道果或许真就没有察觉其中的变化痕迹,可世尊道尊们定也都发现了。

    可事已成,她们也改变不了什么,即使尚未成,她们也已经改变不了。

    因为玄奘必然证就造化,因此,现在未来过去早就与现在合一。

    她既在现在,也在未来和过去。

    她可以是时间上的一个点,也可以是时间上无限的线,从古至今,皆有她;也能从古至今,都无她。

    时间与她早就不是嫌碍,更算不得时间。

    她处于时间之外,也在时间之中。

    她处于宇宙之外,也处于宇宙之中。

    其中之奥妙,唯有证就造化者才懂。

    当然,以上这些也不过是扬关的揣摩,造化并非真就这样。

    而因造化这事他又想到自己身上。

    若是说未来……当然,这也只是扬关假定的未来,他也证就造化了,那么现在的他对于未来的她算是什么。

    因为造化收束了一切,过去现在未来的概念可以直接取缔,只余下她自己。

    因此,如果她未来证就造化,那他现在应该不在这,而是应该在未来,或者在时间线之上,超出时间,永在一点。

    那岂不是说直至宇宙毁灭,她都没能证就造化。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猜想出错了。

    扬关更觉得是她的猜想出错了。

    毕竟谁也不想自己没个好未来啊。

    而就在扬关有所感慨时,又有一道震动在宇宙间传递开。

    “嗯?”扬关孤坐山头,忽然不由打个冷颤。

    是劫数。

    一场劫数突然落来。

    这出劫数足以令世间所有生灵倍感生活之艰辛。

    而且扬关念头所及之处,众生皆被劫数笼罩,劫数无缘无故就落下。

    但这些劫数并未维持多久,一闪而逝。

    刹那间就没了,彷佛就没有落下来过。

    但扬关却恍忽察觉到了一事。

    宇内又多了一尊造化圣人。

    扬关有感于此,便走出这个洞天,前往碧游宫。

    碧游宫,上清圣人遗留,如今为玄皇道君所有。

    扬关叩门时。

    道德天尊联袂诸位道门大能,前来此地。

    就怕玄皇道君证道失败,坐化当场了。

    毕竟方才这一幕着实不简单,极像是证道失败一样。

    碧游宫的大门被叩开,一个童子从中探出脑袋。

    “可是天尊老祖当面?”童子问道。

    “正是。”道德天尊应道,“道君如何?”

    “老师让我给诸位留了一句话。”童子说道。

    “甚话?”众人眼皮一跳。

    听这话中意思,玄皇道君怕有不测啊。

    “我证道矣。”童子说道。

    “嗯?”

    在众人满心疑惑时,童子陡然从碧游宫大门中跃出,然后身形立变,竟化作了玄皇道君的模样。

    “诸位可瞧好了?”玄皇道君问道。

    “圣人为何要与我等开这等玩笑?”道德天尊问道。

    玄皇道君毫不在意,只道:“我一向不喜热闹,便不学玄奘开坛讲道了。”

    说好这些,玄皇道君便在原地消失。

    她其实是个跳脱的人。

    会这样神出鬼没让人一惊一乍才是正常。

    而且她不耐与太多人说事,所以会有这样的决定实属正常。

    可是,谁也想不到竟会是她先证就了造化,而不是道德天尊先行一步。

    不过道门有人证就造化即可。

    虽然道门早就有庄周证就造化,可是庄周证就造化后也不现身人前,也不帮道门主持事宜。

    而玄皇道君,道德天尊,多宝老祖常有现世,为世人熟知。

    而就在玄皇道君消失的这档口,扬关忽有感应。

    玄皇道君去斗庄周圣人了。

    这厮当真好斗,爱拔剑,即使拯救了造化,这份性情仍不减半分。

    这才证了造化便去找庄周圣人斗剑了。

    只可惜圣人层次的斗法她们“寻常人”是看不到的。

    最多也就窥见一点余波,然后从余波中推演出这场斗法的谁胜谁负。

    扬关见得玄皇道君无事,而且还生龙活虎的去挑战庄周圣人,他也就放心了。

    而后扬关也自顾自离去。

    而就在他刚回自家小观中,就有一道波动从天而降,落入他的脑海中。

    玄皇道君送来,其中的内容便是关于玄皇道君与庄周圣人的斗法事宜。

    谁胜谁负先不谈,就说两位圣人斗法可真是恐怖。

    有宇宙生灭。

    有大道被抹去。

    更有圣人法被消解。

    五阶造化仙术的可怕在这场大战中显露无疑。

    扬关自付自己手段齐出,也不可能挡住五阶造化仙术。

    不对,圣人之法已化腐朽为神奇,即使两位圣人只是使用了一门简单的法术,也能有四阶不灭仙术的效果。

    而这道从天而降的波动中,扬关却感应到了一点奇妙道理。

    这点奇妙道理就在于它的奇妙上。

    它收敛了一缕气息。

    一缕宇宙之外的气息。

    这缕气息为何呢?

    就是扬关曾落户宇宙之外,证就那道演大千之时,于冥冥之中在宇宙之外开辟了一方“世界”。

    那方“世界”早就被宇宙之外的虚无湮灭。

    可庄周圣人却将之记了下来,且就记在她所开辟的那个层面中。

    如今,这缕奇妙气息就被送到了扬关的面前。

    扬关见着后,便心有感应,顿时就有一种斩开金锁之感。

    道尊何来由?

    就在今日时。

    他多宝老祖有今日。

    果真全靠自身修持。

    若无积累,怎能窥见这一缕气息,便有感自身道业来临。

    不灭之境便在眼前。

    不灭有所证,

    更在今日前。

    不灭道境之妙,早在以前就埋下了。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