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王伦之我的梁山 > 第138章 感谢太傅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梁师成的好意,王伦当然感谢并拒绝。

    感谢是安其心,拒绝是达己意。

    “小可感谢太傅美意!只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可既想在东京长久生活下来,便须自力更生,找些谋生的门路,不可能一直让太傅救济!并且小可家境尚可,些须费用尚能负担。”

    和梁师成毕竟关系没那么近,轻易地把自己置身于其门客的身份,便会不可避免地失去些东西,比如自由。

    对他的说法,梁师成还是有些同意的。王伦是个得用的人,能够“免费”地用一用他当然是好,而且他的话表明了长期在东京待下去的心态,这更好。

    “既如此,咱家也就不勉强了。只是小官人一行来东京没有固定的住所吧?浚仪街的房子,小官人但住无妨。那边离这里也近些,平时来往也方便得多。”

    对这个提议,王伦其实是愿意的。

    首发:塔>读小说

    梁红玉这段时间肯定要好好静养,依附哪怕是名义上依附在梁府之下,估计也不再会有哪个不开眼的再来找他的麻烦,那么他的一些想法就可以放心实施了。

    兄弟们也要住。与其自己花钱在东京租房子这么多人,只怕费用不菲。

    干脆就一客不烦二主了,估计如果自己再拒绝,这老太监可能会有猜疑了。

    而且以梁师成的手段,他帮了自己这么大的人情,不信会对自己不设防。他的触角不敢说遍布全城,但自己的一举一动只怕逃不出他的眼睛。

    既然如此,不如爽快些。

    “太傅盛情,却之不恭,小可便怀着感激心情收下这份厚礼了。只是等小可找到稳定营生,届时再会搬走,但总不会误了太傅之事!”

    梁师成这才有些欢喜。

    于是说些闲话,暗示可以让他先入辟雍,等上个一年半载,有了好时机之后便可让他走上官场。

    王伦相信他能,毕竟一个不怎么识字的扫地仆人都能成为进士,何况自己满腹…存货?

    但是让一个山贼去做官,怎么说都是一个很好笑的笑话。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当然他不会直接拒绝,而是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写诗需要灵感,小可信奉诗为心声,所以崇尚天真自然、洒脱率然、顺物自然。此三者,便是庄子‘游’的三面:崇尚自然的游历、摒弃世俗的游世、物与神游的游心。所以闲暇时间,小可总要游览河岳山川,以壮词风。辟雍虽好,却会禁锢小可的思维。”

    这是为自己将来逃走打预防针。否则的话,天天被盯在东京城里,成为习惯可不好完成这计划。

    梁师成听了无可无不可,还是苏过说了句:“正是此理。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官人能有如此成就,果然是个有见解的。”

    又问及王伦想做何等营生,王伦还未真正见识到汴梁的风采,心里也没有确定的想法,只得表示:“小可向慕东京繁华,却是从来未曾真正体会。过段日子,等小可逛遍了这边的大街小巷、诸家瓦子勾栏,却再理会。”

    瓦子,也称“瓦舍”、“瓦肆”。所谓瓦子,“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它是以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商业集中点,一种大型的综合性的游乐场所。此外,瓦子里还设置有供人们休闲娱乐的酒肆、茶馆、妓院、赌场以及各种店铺。

    可以理解为规模很大的商业区。

    勾栏,原意是栏杆,原指在临时集市上用栏杆和绳子围起来的演出场地,后来演变成比较固定的专业演出场地,表演各种民间技艺。

    可以理解为剧院一类的封闭场所。

    来东京逛这些地方很正常,以王伦的年纪,他要是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倒要怀疑他的取向问题了。

    梁师成大笑。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虽说他自己是个阉人,却也多少知道自家养的那些文人门客是什么德性。当然,来东京逛逛那些声色场所也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话题,反而是舆论认为风雅之极的去处。

    这是有历史的原因的。

    宋朝的软弱不需要多说了,澶渊之盟、宋夏和议、庆历增币等等,在此种情况下,无可奈何的士人们无路可走,“销金买醉,歌舞升平”正能抚平内心的创伤。而重文轻武更是推动了青楼文化的盛行。

    青楼不但是消遣娱乐的地方,更是宋词出产的最多的地方,奉旨填词的柳永就出产过数量众多的关于青楼女子的绝句。除了柳永之外,欧阳修、苏轼、秦观、周邦彦、晏殊等人都是青楼的常客,他们出手的青楼诗词更是受到人人追捧。

    除了文人之外,王公大臣们也都经常光顾青楼。最为崇敬范仲淹就喜爱上了歌妓甄金莲并娶为小妾,大将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也曾是青楼女子这件事在王伦遇到她之后暂且存疑。但在宋之一朝,王公大臣上青楼是极为普遍的。还有更加厉害的就是宋朝的皇帝了,尤其是风流成性的宋徽宗,他与李师师的故事,后世的王伦其实是很羡慕与好奇的。

    东京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瓦子十余座,大型瓦子能容纳上千人,分别位于最繁华的御街、马行街、大内前州东街巷等等。王伦要把它们逛个遍,不得三五个月?

    果然艺术家都是需要女人的滋润的,不管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苏过为老不尊地想。

    “住在浚仪街却是极近,小官人倒是方便的很。”他说。

    却根本没提梁红玉在王伦身边的事。在他认为,再是元配夫人,也不能干涉男人逛勾栏,因为这是极正规的。不但男人去得,女人也去的。

    大宋对这个真没禁忌。

    首发:塔>读小说

    当然,他们很多人想的可能是正规的看戏听歌,但王伦想的却不一样。

    唱歌跳舞再好,还能比后世的交响乐、灯光舞台的硬件好?比经过千揉百炼的曲幕更妙?

    王伦已经把心思放在了李师师、赵元奴等人身上。

    来一趟大宋,不见识这几个女人,枉穿越一场!

    “正是,小可现住的地方可谓是闹中取静,确实是个好地方。要不是担心小可的几位仆从,真能乐不思蜀!这真要感谢太傅和小苏先生的热情。”王伦小小地拍了一下两人的马屁,反正是惠而不费,何乐而不为?

    说话间,外面传来说话声,却见花子虚进来禀报:“廖小官人的伴当都带出来了,甚是顺利。”

    王伦听了,喜不自胜。

    赶紧又谢了梁师成这次是真心实意的。然后出了客厅便见朱贵、阮小七和几个喽罗,幸好不甚憔悴。还有那个张三,此时也扶着阮小七的肩,挣扎着候在院中。

    再度相见,恍如梦境。

    阮小七等人在路上已经知道是梁师成安排的人救的他们。梁师成是谁?哪怕是乡野村夫也听说过其名头,却不知道何时王伦能与其说上话了,这位寨主哥哥的手段真是深不可测!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知道此地不是说话处,几人在问礼后都明智地选择了噤声。便是泼皮如张三,在经历了牢狱之灾后也知道了权势的厉害,虽然穿着仍是泼皮的打扮,心态上已经稳重许多。

    这边梁师成也是个极有眼力见的人,或许知道王伦要安顿这几人,便也不再拉着他废话了,打发花子虚出来道:“太傅知道小官人高兴也有事要做,便不虚让着小官人,只是吩咐咱家出来嘱咐一句话:现在大宋与辽国形势微妙,小官人暂时莫要招惹那些契丹人,平白生出事来!”

    别人不知道是何意,王伦却秒懂了:原来自己身边确实有人跟踪!否则的话,自己昨晚和契丹人的一场小冲突,怎么会跑到梁师成的耳朵里?

    原想着兄弟们出来之后便溜之大吉的,现在觉得,似乎有些不容易了。

    自己要想逃出去,平时便须四处多溜溜多逛逛,然后逛到跟踪的人都疲了,才有机会!既然如此,那便安心在京中布局便是。

    想通了此节,王伦行事便坦然许多,也大方许多。既然知道被监视,那便不妨敞亮了行踪给人看,也方便人家汇报么。

    “兄弟们随我来!”王伦央了花子虚用了一辆马车把张三载了,然后奔浚仪街的房子而去。

    路上,王伦把上厢事情和几人略说了说,阮小七和朱贵都是聪明人,一齐懂了。

    过不多时,住处已到。饶是已经知道了这是梁师成的房子而且一定很值钱,在看到这处两进进院子的房子时还是小小地吃了一惊。

    并不是因为外观的装饰有多繁华,相反,如果仅以青砖绿瓦和规模来看,这里比石碣村的渔家小院也大不了多少,掩映在花红柳绿之中,也不显眼。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却正是这种不显眼,才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有个笑话怎么说的,北京最好的房子在哪里?中.南.海!

    进了院子,看到这两进各三间的院落,阮小七才知道,和自己曾经村里的土墙茅屋相比,原来官宦人家的房子院子真不是自己能想象的。

    每一样东西都透着精致,每一处地方都见着奢华。

    对王伦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几人啧啧称奇。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