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钢铁时代 > 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超临界机组

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超临界机组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中国的这种电力扩张,在绝大多数国家来说,是疯狂的,这会产生巨大的浪费,在没有办法使用完整这些电量的时候,这些发电厂可能就只是摆设,如果生产出来就更加的可怕,小规模的电量,还可以通过一些充电站进行的错峰和储存,可是大规模的电量无法用出去,就会蓄积,蓄积到一定程度,当电网无法承担这样的蓄积的时候,就是最后爆发的时刻。

    电力有它强大的功效,可以推动生产力的逐步攀升,大部分的机器,通过了电气化的改造之后,生产效率和功能都会大大的提升了,可是如此强大的功能,若是无法使用的话,会出大麻烦的。

    在中国曾经的装机容量不超过3000的时候,开始大规模的建立电厂,而且是电厂群,直接把中国的装机容量提升了1万倍以上,从一个电力稀少的国家,变成了到处用电的国家,电气化的改造也逐步的向更加深入的地方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来说,更加的深入,生产力提升的水平也更高第一次工业革命,只不过是相对于旧时代的封建社会,英国也是花费了一百多年的时间,这才稳定住了强大的生产力,在蒸汽机的最初的阶段,对于生产力的提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工业国跟非工业国之间的差距,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非工业国击败工业国的例子,比比皆是,

    可是真的到了电气化革命的时代,没有一个的扎实和完备的工业基础,非工业国,或者是没有完成工业革命,大部分需要进口的国家,基本上不可能打赢工业国,这是双方的科技含量和生产力的差别所决定的。

    到时电气革命的时代,工业发展是真正的可怕,正因为即时的介入到这个领域,两个后进的国家,美国和德国,发展的相当的快,英国是老牌的工业国家,他们的工业产品,大部分还能够用,机床机器也是一样,资本追求的是最大价值,即便电力可能会有巨大的作用,他们一般而言都不会放弃自己正在挣钱的东西,除非这个赚钱速度,让他们无法忍受的。

    可是美国和德国,没有这个后果只有,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期间,他们就是通过电力革命,后来居上,德国首先取代了英国,成为了欧洲第一和世界第一,然后美国又超越了英国和德国,电力带来的便捷和生产力,深远的改变了整个世界。

    杨元钊正是清楚这一点,即便到了后世,电力的用途还是不可替代的,很多在当今的世界,有些无法想象的变革,从现在萌芽,到后世才算是改变世界,杨元钊所要做的,不过是把这个变革,把这个变化弄得更加的彻底而已,不但一步到位的满足了整个中国,不停扩张电力的需求,也达到了环境监测和综合治理的目的。

    看似疯狂,实际上深思熟虑扩张,后来被证实,是最适合从1910年到1916年的中国现状,上万倍的装机容量的提升,不但没有造成太多的浪费,反而被中国庞大的机械制造能力和电能消耗给吸收掉了,甚至到了1914年,伴随着欧洲大战的越演越烈,中国向外的订单越来越多的时刻,电力甚至出现了缺口。

    这一点,就不得不说特拉斯的作用了,有特拉斯这样的交流电领域的大师,哪怕不让他涉足军事领域,只是在民用,特别是电力上面的提升,就足以让中国的实力大增,这个时代,电力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指标,虽然不如的钢铁这样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军事等方面实力的数据,可是发电度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指标之一

    特拉斯对于中国帮助,不单单表现在建立火力发电群等方面,还体现在让中国的电价大幅度的下降方面,按照目前的规则,装机容量越大,相对而言成本就越低,规模化的发电之后,比单独的指标了之后,接下来的准临界,超临界,甚至是超超临界,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基本理念通畅了,剩下的,只是工艺和材料方面的问题,这些甚至不需要特拉斯再关注,只用人海战术,不停的选择合适的工艺,还有更加基础就好了,因为往前的路都通畅了。

    在临界状态确定,知道了临界状态的基本理论之后,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弄出来了准临界的机组,这么一款装机容量只有的30万的机组的,没有中国最大的发电机组发电的效率高,可是这个机组却代表了另外一个高度,让单位电量煤耗大幅度的降低,最少降低了150克以上。

    要知道,中国电煤消耗还是相当低的,在世界上其他国家,还在1000克,甚至更高的程度下,中国早就降低到了650克以下,并且在临界机组之前,达到了550克,在没有临界和超临界状态之下,这样的数额已经相当的厉害了,550克已经是某种高度了,即便是曾经的特拉斯,在没有其他的理论支持下,也只是以5克10克这样慢慢的来,而且这个速度还是一个季度为一个治标的,预计3年的时间,有可能会让煤耗降低到500克以下。

    看起来不起眼,可是中国发电量是超过300亿度的,甚至在1914年开始,又有了巨大的提升,这种情况之下,发一度电减少一克,就代表着减少了300亿克,这可是减少3万吨燃煤的节约,一年四个季度,大概是30克左右,就是接近百万吨。

    任何的东西,哪怕再便宜,当这个数字上到百万吨这个级别的时候,已经相当的可观了,一下子150克,以1915年发电量来说,超过500万吨,即便是在中国,煤炭资源异常丰富的前提下,这也不是一个小的数字,更别说未来还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小】

    【说】

    在单位电力的煤耗上面,到了500以下,已经是一个极为极端的状态了,继续减少,会让电力的消耗减少很多,煤耗作为电力的主要成本之一,对于电价的制约也巨大,当稳定稍有400可之后,代表着中国的电力逐步的向廉价进发,中国的发电成本在大幅度的降低,也因此,所有跟电有关的产业都不同程度的收益,特别是电解铝行业,当电价降低50%的时候,他所生产的铝的成本,也就有了相当程度的下降。

    不过准临界不过是一个基础,在准临界之后,研究人员又再接再厉,在1915年中旬搞出了真正的超过临界的机组,这款机组在原有的基础上面,又有了一定数额的降低,虽然这个数量只有三五十克,可是这个比之前150克更加的惊人。

    到了400克以内,不可能有巨大的提升,三五十克已经是相当大的了,如果说,400克相当于国外1.2千克三分之一的话,300克就是四分之一,哪怕是350克,也只有主流价格的很小一部分,跟电相关的行业,同等效率的前提下,中国得成本就远低于他们,更别说不同的加工效率。

    使用了超临界的状态,加上特拉斯的强大,每度电煤耗达到了360克左右,这可是极端廉价的,要知道,中国本身就是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因为数量庞大,特别是一些露天煤矿,这些煤炭可能作为舰船用煤炭,发热量不足,可是作为发电的煤耗却可以,就单独每度的发电煤耗只有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电的价格就大大的降低了。

    以铝为例,这种原材料的价格,受到了电价制约,电费越高,铝的价格也就越高,相反电费越低,铝的价格也就越低,以重型战略轰炸机为例,整体的机身材料,50%以上的都是铝,一架飞机使用了接近10吨的铝,当铝的价格大幅度的降低了,各方面的价格也就降低了,这是战略轰炸机最大的成本之一。(未完待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