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定河山 > 第八百八十七章 亡羊补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黄琼提起外出带着家中悍妻,一同外出巡视的事情,永王一下子又蔫了。他死死的盯着黄琼,可怜兮兮的道:“太子爷,这事儿真的就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除外巡视,带着一个娘们像是什么话?差事我接,而且保证给你办好行不行?能不能别让我带着那头母老虎?”

    对于永王的垂死挣扎,黄琼理会都没有理会。直接告诉他,这事一点商量都没有。而且此时,自己的太子手谕应该已经送到了永王府了。所以,他也不要想着还有侥幸的可能。黄琼还郑重其事的告诉永王,以自己那位七嫂的性格,若是不带她去,极有可能她会偷着跟随。

    那样,就真的太危险了。何家毕竟不是武林世家,自己那位七嫂虽说有一些拳脚功夫,可她那点功夫在真正江湖人眼中,就跟杂耍没有什么两样。一旦七嫂有什么危险,让自己这个太子爷怎么与何家交待?自己之所以让他带上老婆,除了担心他那点毛病之外,就是这一点。

    黄琼这番话说罢,永王在一琢磨之后,不由得浑身一激灵。永王也知道,黄琼身上的武功极高,在这种事情的判断上,是绝对不会出问题的。自己那位老婆那点拳脚功夫,揍自己当然没有问题,可也就到此为止。要是在这个九弟面前,就真跟耍杂耍的,还就没有什么区别。

    毕竟是女人,又是官宦世家的女子,又那里真能学到高深的武艺?何家是武将世家,更擅长的是马上格斗功夫。而更知道自己老婆性子的永王,现在清醒过来想一想,还真的觉得黄琼的话没有错。若是自己不带她去,对自己就没有放心过的老婆,没准真的会暗中跟着去。

    只是想归这么想,可一想到难得放松的机会,还要带着那头母老虎,永王什么兴致都没有了。而看着永王离去时,垂头丧气的背影,黄琼也是淡淡一笑。将心思,又转回了政务上。于明远选调去南方接任的将领,名单已经呈送到自己这里,自己并没有太多闲暇管这事。

    黄琼看这种折子,一向不单单只是要看人名,更要看他们的履历。所以在打开于明远的奏折之后,黄琼看得异常仔细。大部分人选,黄琼都很满意。只有一个人,让黄琼有些犹豫。于明远调如今虎牢关都统赵无妨,南下出任江南西路节度副使,让黄琼有些举棋不定。

    于明远在折子上,将调赵无妨的意图说的很清楚。如果某人真的不臣,江南西路是其进军北上进军江南的必经之路。虽说南昌府可以调集得力人手,但在背后没有一个强力的人策应不行。而江南西路那位彭节度,虽说不算昏聩,可能力也算不上强,又多年未带过兵上战场

    将赵无妨调任节度副使,虽说有些简拔的性子,可赵无妨的能力还是可以的。看着于明远折子上的话,黄琼却是放下了手中的折子。任正四品都统才两年多一些赵无妨,一下子简拔为江南西路节度副使,的确是有些越级提拔的意味。但这一点,在黄琼的眼中并不重要。

    只要这个人的确德才兼备,黄琼是不在乎这一点的。就像是傅远山,调中书省接任平章政事,也多少有些越级提拔。可自己不是一样,照提拔不误?自己之所以有些犹豫,是因为虎牢关对京城大举入侵,还有朝廷后续的援军。若是没有什么危险,他从大理国买军械、盔甲干什么?而且大理国盛产马匹,尽管短途冲刺不如契丹马与党项马,也更加矮小,但却是耐力极强。

    尤其是擅长山地行走,是在山地行动最好的马,也是最适应广南西路使用的马。他若是没有反心,他买那么多造反才用得到的军械、马匹干嘛?而黄琼对大理国的那位鄯阐候,与桂林郡王府之间的关系,消息来源还有一个渠道。那就是曾先后为鄯阐候正夫人的刘氏二女。

    按照刘敏的说法,桂林郡王府早在前老王爷时,就与鄯阐候府上一代侯爷交好。而桂林郡王府与鄯阐候府接亲,一直都隐瞒着朝廷。她这个嫡郡主,在桂林郡王府这一代名册上,是根本就不存在的。当初她嫁给那位鄯阐候前,一直都是养在王府外面的,大部分人不知道的。

    刘灵的命运,其实也都差不多。为了避开朝廷的指挥,在自己那个名义上的岳父,决定将她嫁给鄯阐候作为继室的时候,更是直接上报朝廷,她是已经暴病而亡。之前,大部分时间,也是寄养在一个姨娘家里面。二人甚至对在王府生活了几年的,司徒唤霜根本就不认识小】

    【说】

    二女甚至在黄琼大婚之后,才知道司徒唤霜的身份。只不过,她们压根就不知道,司徒唤霜根本就不是她们父兄的亲生女儿。与她们没有半点血缘的关系。甚至还与桂林郡王,有着杀父辱母之仇。不过,她们倒也没有太在乎。因为这种事情,对她们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了。

    桂林郡王府的历代郡王,都有女儿秘密养在外面的。专门就是为了与周边的势力,避开朝廷指婚,而秘密用来通过联姻,来交好周边各方面势力的。养在王府的,那是用来给朝廷看的。哪怕是嫡郡主,也是一样要养在外面至少一个。无论是刘敏与刘灵,都是这个样子的。

    自己那位名义上岳父,与他的父亲连续将两个郡主,嫁给鄯阐候府,这其中没有相当巨大,或是说特殊的利益交换啊,他们绝对不会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别看鄯阐候在大理国权倾天下,算得上一号人物。但对于在大齐内部,同样势力庞大的桂林郡王府眼中,还差的实在太多?

    从这两点上,黄琼就可以轻松的判断出,桂林郡王府造反的准备,至少已经在十年,甚至还不止十年。十年聚兵,这并不是什么意外。练兵选将不是短时间,就能一触而就的。只要不想失败的太快,带着一支乱七八糟军队去造反,就需要大量的时日,才能好精心的准备。

    尤其是在广南西路缺少汉人,而桂林郡王府明显对当地的诸夷并不信任。当年,第一代桂林郡王不仅擅长统军,更擅长的是练兵。陈州之战中,能将一群乌合之众的溃军,如果没有非一般整合能力,根本就做不到。就算桂林郡王府后续子孙,将先祖统军作战能力都丢光了。

    可先祖留下的练兵之法,却未必就真的丢光了。自己那位岳父下如此苦心,如此的耐心,是明显打算一旦起兵,势必要一鼓作气成功。以他桂林郡王府百年传承下来的,商人惯性思维来看,他也明显不想元气消耗的太多。因为他也许接下来,还有可能有另外一个对手。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