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定河山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的决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哪怕就算这位太子登基之后,真正的想重新启用自己,恐怕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他启用一个声名狼藉之人为相的。自己还在这里眼巴巴的盼着他,能坐稳储君之位,自己可以东山再起。现在看来,这一切不过是自己的空想罢了。

    太子这番话虽说是在安抚自己,可未尝也不是在告诉自己。自己在他那里,不是无可替代的。虽说狡兔三窟的道理,张迁也不是不明白。但这么当面被告知,无疑有些感觉到被打脸,外加实在寒人心。

    不过张迁到底是张迁,这个城府和心态不是一般人能够相比的。虽说对太子的所作所为,颇为有些心寒。但知道太子为人的他,面上没有露出一丝的不满。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旦流露出哪怕一丝的不满,等待自己的只有死路一条。

    这位太子的手,可不是一般的黑。对于那些对他已经没有用的人,他不会介意让他们在这个世上消失的。想到这里,知道自己在这里待的时间已经不短,眼下心中更有些心寒的张迁,已经不想在这所太子别院继续在待下去了。

    便拱了拱手道:“多谢殿下厚爱,张迁心里感激涕零。臣保殿下别无所求,只是希望太子殿下能够继承大宝,开创我大齐一番盛世,就心满意足矣。臣已经在这里待的时间太多了,在继续待下去恐怕就要引人注意了。”

    “皇上让臣三天之内,办完一切交接。家父又要回乡定居,家中事务繁多,臣也就此告辞了。不过臣临别之前,有句话还是要说的。也许是忠言逆耳,可这是臣临别时候的肺腑之言,还请殿下能够听一听

    虽说对太子的一些所作所为,内心中已经有所不满。可毕竟这么多年来,一直为太子马首是瞻。有些东西,对于他这个太子的嫡系来说,已经深入到骨子里面去了。张迁觉得有些东西,自己还是要说的。

    只是他还未来得及说,太子却已经打断了他的话题:“什么,张老侯爷也要返乡?父皇不是已经恩赐庄子,留张老侯爷在京恩养,怎么老侯爷也要返乡?”

    对于武昌候准备返乡这个消息,太子甚至感觉到比张迁被撤职还要震惊。无他,这个一心要学当年桂林郡王,在太祖皇帝准备易储时死保太子,也就是后来太宗皇帝。虽然已经致仕,但对皇帝和朝局依旧有很大影响力的武昌候,是铁杆的太子派。

    更是这位太子,在朝中最大的支持者。去年朝中一些大臣,上书皇帝希望太子能够参与国事,以便为今后做准备的折子,就是这位已经致仕的武昌候发起的。他一旦离开了京城,对自己实力削弱程度,甚至要超过张迁这个钱袋子被撤职。

    “家父因何做出这种决定,臣到现在还不得而知。臣只知道,家父在皇上从英王府回宫之后就被召进宫。回来之后,就像是老了十几岁一样家父,便安排人收拾行李准备返乡。家父做出这个决定之后,臣也是相当的吃惊。”

    “因为家父致仕,皇上并未放归回乡。而是在京赐府居住,隔三差五便召进宫陪着皇上说说话、下下棋,并恩准家父死后可以陪葬皇陵。可以说恩宠并未有任何的手实力在弱小。

    现在的英王,给张迁感觉就像是绵里藏针一样。年纪虽轻,但这城府却远非其余皇子能够相比。外表看起来客客气气的,但内心真正想着什么,别人却是永远都猜不出来。而且这位与永王交好的英王,现在的实力真的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弱小吗

    至少别的不说,有那位号称京城最大混混头子永王的支持,至少在耳目上这位英王的灵敏程度,甚至要超过这位当朝太子爷。虽说平日里面看似不显山、不露水的,但真到关键时刻,恐怕那位永王的作用就远非一般官员能够相比的。

    而且以这位英王那天在刘虎家门外,软硬兼施的手段来看。他若是要出面拉拢官员,未能就真的一事无成。一二品大员虽说明哲保身的居多,可那些中下层官员,却未必就没有烧冷灶的心思。

    尤其是眼下英王,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在上升的时候。至少这个冷灶,未必真有看起来那么冷。皇上的儿子虽多,可张迁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位皇帝日常会去哪个儿子的府上做过客。这次居然能到这位英王府上,一待便是半天不说,而且随即便晋封了爵位。

    虽说看起来是老子看儿子很正常,老子给儿子晋封本该就是的爵位也很正常。但皇帝的这番举动,如果真要细品的话,这其中蕴含的意味,可并非看起来那么简单。在张迁看来,这完全是皇帝在向外传递一些什么。

    英王从出宫时,以十八岁之龄却只封了一个郡王,而且侍卫和府中的奴仆,都是眼前这位太子爷指派的。说明在刚出宫的时候,皇帝对这个儿子也未必也看上眼。但至现在,不过短短数月便获得如此大的改观,足以说明这位英王绝非简单人物。

    这种心机、这种手段的对手,这位太子居然如此的轻视和托大,岂能有不吃大亏之理?也许,在不远的将来,这位大齐朝的储君,当朝太子爷坏事恐怕就要坏在,英王这个他眼中的臭虫手中。

    不过,尽管对太子如此轻视可能会成为自己最大对手英王,内心之中感觉到不满。但张迁这个人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相当的识时务。这位太子爷,明显已经失去了继续听下去的耐心,自己的劝谏也压根就听不进去,他也就闭口不言了。

    有些事情说多了,对于有些人来说,只能是适得其反,成了讨人嫌了。自己该说的说了,不该说的也说了,听不听就在这位储君自己了。自己能说这些,对这位太子爷已经是仁至义尽。想到这里,张迁便告辞离去。

    看着张迁离开时有些萧索的背影,太子的脸色随即便阴沉了下来。沉声对被他召进来的几个心腹道:“告诉那些人,到了该行动的时候了。孤这个九弟,给孤带来的麻烦已经够多了。孤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过了一个月,孤不想再看到活着的英王。”

    “另外,再派几个好手陪着张大人南下,严密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倘若发现他有什么不臣之心,该怎么做就不用孤交待你们了吧。还有太医院那位给赵王看病的大夫,等赵王西行的时候,送他一同上路。以免孤的那位弟弟,一个人在那边孤单。”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