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 > 第427章 靶龙五号装置点火测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因为一块普通10Tb的硬盘售价可能高达近千元。

    如果自己的用户也给100Tb光是硬盘成本就高达近万元,更别说运行成本和网络成本。

    似乎在云空间存储技术上龙翰科技的风头也是一时无两。

    当然玻璃硬盘也不是全无缺点。

    玻璃硬盘的问题是能写不能擦。

    与其说是硬盘不如说是光盘。

    所以苏翰提供的技术其实是永久存储。

    其实对苏翰来说永久存储才是他的目的。

    以现在人类的生产数据的标准。

    一年最多几万块硬盘就能装下。

    在苏翰看来如果自己能够构建一个庞大的存储数据库,将人类的全部知识都存储到里面。

    那么这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用户粘性。

    将达到一个顶点。

    这就好像一个人的一生所有拍摄的照片、视频、聊天记录都存储在你的服务器里。

    那么就等于掌握了你的一生。

    以后除了选择你的服务。

    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

    当然永久存储也是有条件的。

    龙翰科技的云空间也不是什么都存储。

    毕竟全球每年有海量的垃圾讯息。

    这些垃圾讯息都需要大数据来筛选。

    临时存储文件如果超过三个月才转移成永久存储状态。

    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防止临时文件被存储上。

    不过存储上以后就无法删除。

    以后会永久保存。

    不过同时被存储的文件也采用神龙的大数据筛查。

    相同的文件不会反复存储。

    但不管怎么说人类从此以后进入了一场存储革命。

    ……

    四月。

    磁化靶聚变装置:靶龙五号。

    完成建设并组装成功。

    开始测试前的调试准备工作。

    龙翰科技再次官宣了这件事。

    全球领聚变领域的专家。

    这会几乎是说不出什么了。

    谁也没想到龙翰科技居然又造出一台全新聚变装置。

    要知道这已经是龙翰科技第五台核聚变装置了。

    而且每台都不一样。

    几乎面向不同的技术路线。

    谁也没想到最后连磁化靶的装置龙翰科技也制造出来了。

    磁化靶路线虽然提出也很多年了。

    但一直没有成熟的装置。

    主要原因是离子注入设备技术一直不太成熟。

    而且国际上也有磁化靶装置在建设。

    苏翰要求团队做的是必须绕过对方的设计专利。

    走一条全新的路线。

    最后团队选择环状磁化靶结构。

    实际上就是一个类托卡马克磁场结构,加上离子注入设备,再上上液态金属注入器的复杂结构。

    总体设计原理算是托卡马克和惯性聚变的变种。

    虽然设计比较奇葩。

    但团队最后还是完成了这个任务。

    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测试工作。

    ……

    五月初。

    磁化靶的正式测试开始了。

    巨龙公司的测试日子。

    现在几乎成为了华夏国核聚变领域的节日。

    测试当天。

    全国几乎所有聚变领域的大老都赶过来观看测试。

    靶龙五号算是国内首台磁化靶聚变装置。

    众大老说不好奇也是不可能的。

    不过当他们真的看到靶龙五号装置也是吃惊的不行。

    与其说是想一个聚变装置。

    更像一个巨大的烟斗。

    实在是让人有些难以想象这东西到底是怎么个工作的。

    测试随后正式开始。

    系统随后开始加热。

    旋转离心机也旋转了起来。

    随着温度的提升内部金属随后被高温融化成液态。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均匀的分布在腔体的四轴。

    等离子体注射器的腔体内产生的等离子体。

    蒸汽泵启动。

    液态金属从而沿着四面八方箱内压缩。

    等离子体在业态金属和蒸汽高压的挤压下越来越小。

    终于达到了反应截面的临界值。

    聚变发生。

    强大的能量喷涌而出将等离子体重燃将惊人的热量融入了液态金属当中。

    这一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

    大厅内的众人当然没有感觉了。

    他们只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大屏幕上的数据变化上了。

    最后的数据是本次压缩合计获得能量178MJ的能量输出。

    Q值达到了1.5。

    看到这一幕是全场震惊!

    真的假的?

    这靶龙五号装置怎么可能这么牛逼。

    启动的第一下不但完成聚变点火。

    Q值还达到了1.5。

    这岂不是妥妥的完成核聚变的意思吗。

    不过虽然靶龙装置第一下点火就超过了光龙二号。

    但排在环龙一号和磐龙四号的后面。

    暂时排在第三位。

    随后靶龙五号继续第二次测试。

    只不过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

    第二次测试。

    Q值居然达到了1.7。

    当第三次测试的时候居然达到了1.9。

    众人这会也是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虽然从测试的角度就算一次测试比一次好也没什么。

    但也没有提升这么快的吧!

    只是让国内的这些专家们不知道的是。

    神龙在每次测试的时候都会通过大量的探测器得到海量的数据反馈。

    然后它可以通过这些反馈数据。

    重新调整各大装置的压缩时间差。

    也许那些调整不过是纳秒级别的变化。

    但最后却能大大提高最后聚变的效率。

    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每次测试靶龙装置的聚变效率都能提升的原因所在。

    当靶龙装置测试到第十次的时候。

    Q值已经达到了3.5。

    这下全场的专家都是被震惊的都说不出什么了。

    因为这个成绩已经超越了光龙一号。

    这已经是妥妥成功的核聚变实验了。

    更重要的是磁化靶聚变装置的设计原理更容易提取热量。

    自然是核聚变的最佳设计之一。

    上午测试正式结束。

    ……

    下午测试继续。

    让所有人感觉震惊的是。

    下午测试以后靶龙五号的Q值还在继续提升。

    最后Q值一直提升到了5.3才停止了下来。

    这下所有人都被震惊的说不出什么了。

    其实ITER设计的最小Q值就是5.0。

    而靶龙五号居然超过了ITER设计的最小值。

    这让所有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关键是靶龙五号在体型上比ITER小了数个量级。

    用如此小型的装置完成了不下于ITER的聚变值。

    想想还真是不可思议。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