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 > 第408章 光龙二号测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以龙翰科技现在的体量来说。

    经济增速能达到现在这种程度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

    华夏国去年全年GDP达到了两百六十三万亿华夏币(四十万亿米金)。

    相较于去年依旧增长百分之五左右。

    对于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来说。

    能保证百分之五的增长率。

    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

    全球经济同样稳步增长。

    ……

    一月。

    光龙二号惯性约束激光点火装置完成测试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龙翰科技的官网对外官宣了这件事情。

    不出预料的是该消息顿时上了全球热搜。

    时隔一年。

    龙翰科技居然又开发出了自己的激光点火装置。

    这也速度也太快了一点吧!

    核聚变领域。

    激光点火装置都是制造难度最大的装置之一。

    说是制造难度仅次于彷星器也不过分。

    难就难在其体积足够大。

    因为只有庞大的激光传输设备最后才能引发核聚变。

    所以激光点火装置也是核聚变装置中体积最大的装置。

    米联邦为了建设自己的国家点火装置花了整整十二年。

    华夏国的神光点火装置也建设了整整八年。

    而巨龙能源仅仅成立两年多就完成了自己的激光点火装置。

    速度简直是快到难以想象。

    虽然龙翰科技的光龙二号装置并没有图片爆出。

    但在众人的猜测中光龙二号应该不足以媲美米联邦的国家点火装置或者华夏国的神光装置。

    毕竟建设时间上相差了很大的量级。

    尽管如此。

    国内还是有不少相关领域的专家来到了巨龙公司。

    打算看看他们的光龙二号实验装置。

    不过当这些专家看到后也是纷纷的震惊。

    因为光龙二号装置比想象的要大的多。

    本来这些专家还以为光龙二号应该是一个小号的神光装置。

    但实际上体型却比神光装置要大的多。

    甚至比米联邦的国家点火光装置也不遑多让。

    两年多就建设出这么大的一台激光点火装置出来。

    这龙翰科技的制造能力也太强大了一点吧!

    龙翰科技强大的制造能力当然让所有人震惊。

    震惊归震惊。

    谁都知道只有慢工才能出细活。

    龙翰科技两年就打造出一个惯性约束聚变装置速度难免太快了一点。

    国内相关领域内的专家都怀疑光龙二号的能力。

    虽然也有专家询问了苏翰光龙二号装置的特色。

    但苏翰也是避而不答。

    光龙二号真正的秘密。

    他是不可能轻易告诉别人的。

    光龙二号的秘密在于聚焦靶室有自动校准和自我学习能力。

    同时还拥有复杂的探测功能。

    这些功能可以让神龙控制聚变速度可以更快,精准度可以更高,激发间隔也更短,更重要的是连靶丸的安装都采用自动化安装。

    因为正常情况下惯性约束激发靶丸以后会释放出中子。

    中子容易形成短时间辐射量超标。

    用人来更换靶丸需要一定的间隔。

    而用机器人来自动上丸就没有这个问题。

    而且光龙二号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

    就没有没有黑腔。

    黑腔聚变是惯性约束核聚变当中公认的技术路线。

    由于惯性约束核聚变的靶丸是非常小的东西。

    只有一颗花椒大小。

    想要所有的激光都准确的击中靶丸。

    难度是非常大的。

    比击中靶丸更难的是怎么才能让命中靶丸的能量更加的均匀。

    这点是难上加难。

    因为受热不均就没有办法产生足够大的压力。

    核聚变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黑腔的设计可以让激光产生的能量更加均匀的聚焦于靶丸之上。

    不过这种均匀是通过折射间接驱动和作用于靶丸的。

    虽然受热和压力均匀了。

    但能量利用率就低了。

    所以苏翰并不想采用黑腔路线。

    因为这会让Q值的提升变得无比的困难。

    虽然全世界眼下都在走这条路线。

    但苏翰有神龙。

    神龙的特点就是精准。

    通过大量的测试能让神龙精准度一再提升。

    只要给神龙的足够的时间。

    神龙一定能找到一条黑腔以外的技术路线。

    苏翰对此非常的有信心。

    ……

    测试当天。

    全国各大单位的大老级专家齐聚一堂来看热闹。

    光龙二号测试的环节比较多。

    从光学组件测试到传输测试。

    从滤波器到功率放大器。

    各大反射镜都要一一进行测试调试。

    一直忙活了半天。

    才算是准备就绪。

    当万事俱备。

    获得苏翰的批准。

    团队按下了启动按钮。

    由于系统都是自动的。

    启动以后等着就可以了。

    这个时候系统已经充电完毕。

    随着大屏幕上的倒计时结束。

    几十个前置放大器中的激光脉冲瞬间放大上亿倍。

    上百道激光如脱缰的野马冲向了靶室。

    激光准确的击中了靶室中央的靶丸。

    靶丸瞬间烟消云散。

    机器也随之停止了下来。

    靶丸被摧毁是瞬间发生的。

    只有几亿分之一秒之间。

    彷佛什么都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各项数据也在进行运算整理。

    不多时数据随之出现。

    首次测试生了能量几十亿焦耳的能量。

    Q值只有

    不算成本。

    能量的产出仅仅只有输入的万分之五。

    看到这个成绩。

    全国的专家都是一脸的古怪。

    因为这个成绩简直太渣了。

    现在的神光装置聚变出的能量已经达到了千亿焦耳的水平。

    基本上Q值已经达到了0.05的水平。

    而光龙二号的性能只有神光装置的百分之一。

    只怕十几年前的神光一代成绩也比这好。

    神光装置的几个专家这会也是纷纷摇头。

    按理说龙翰科技挖了这么多核聚变领域的大神。

    连神光系统的工程师都被它们挖走了好几个。

    不应该才这种水平才对。

    看来他们对龙翰科技的光龙二号实验装置期待太高了。

    只能说龙翰科技在惯性约束领域的技术还是小学生的水平。

    抄作业都抄不好。

    简直太菜了。

    虽然不少人私下嘲笑龙翰科技水平不行。

    但谁也没有当面打脸。

    毕竟苏翰在国内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

    谁也不好轻易得罪。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