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重生王伦之我的梁山 > 第143章 土包子上青楼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家才知柴米贵,到东京才知道钱少。

    好在梁山虽穷、干事业虽省,王大寨主来樊楼吃一顿大餐的钱是舍得出的。不亲身体会一下花钱的流程,就没办法找到赚钱的门路。

    所谓有舍才有得。

    所以正事谈完,王伦也遵从诺言,带兄弟们好好体会下大宋的繁华,先从胃口开路。

    樊楼的菜品果然既美且精,比前些时日在高阳正店的感受截然不同。兄弟们大快朵颐,甚是快乐。

    酒到酣处,有人助兴吗?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

    当然有。

    这不,服务小哥又来了。

    “各位官人,本楼今日出台的几位大家,有唱歌的安娘、跳舞的杨总惜,俱都是一流的人物。若是官人有意,小人便把这两位喊来助兴,如何?”

    宋朝酒楼为了给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允许歌妓在酒楼卖艺,时人称为“赶趁”。常见的卖艺项目是弹唱,另外还有**、弹阮、锣板、散耍等。客人们在品尝美酒佳肴之时,“随意命妓歌唱,虽饮宴至达旦,亦无厌怠也”。

    古今人心是相通的,孔子讲“食色性也”,今人说“世间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人性中最渴求的两件美好事物,宋朝的酒楼都能够满足你。

    王伦也是第一次见识这种场面,有心喊吧,怕被兄弟们嘲笑;不喊吧,又过不了心里这一道关。

    说不定几位兄弟都想看看、但不好意思说呢?阮小七,看样子肯定是个雏;朱贵是哥哥都没有娶亲,朱富自然也没有家室吧?

    男人么,应该都一个样子,除非像李逵那样无趣的。

    天人交战了片刻,王伦装出很淡然的样子道:“恁地时,哪位娘子得空,便请过来相会。”

    歌舞妓出台是要钱的,估计酒楼里也是有提成的,不然来的不会这么快。也有可能是这边生意兴隆,所以坐台的小娘子本来就多。反正只眨眼功夫,房间里便多了两个貌美如花的娇娘。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以王伦的眼光,她们可能柔媚比不上宋玉莲,英武之气比不上梁红玉,端庄贤淑不及程婉儿。但衣袂生动,眼波流动,腰肢扭动,胸前颤动,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番风流体态。

    只袅袅娜娜的一个万福,便把王伦的心勾起来了。

    阮小七、朱富、朱贵的情况不知道,但耳边分明听到了有咽口水的声音,不知是谁。

    本来他觉得交一位出台费意思一下就行了的,现在觉得物有所值,便全选一次也无妨。

    “奴家为官人唱一首时下最流行的《苏幕遮》,便由杨姐姐伴舞,可好?”

    “好…”几兄弟异口同声地回答。

    载歌载舞,这唱歌的应该是安娘,跳舞的便是杨总惜了。

    并不重要。

    这可能是安娘的娇娘便轻展歌喉,唱了起来,只觉得婉转动听,十分之妙: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说实话,具体唱的是什么,王伦真没听真切,但不妨碍他的判断。之前学习语文,讲到音乐好时有句话形容叫做“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当时只觉得是修饰。

    现在方知是事实。

    而杨总惜之舞,又是别具风情。有句诗怎么形容的?“杨花曼舞翩纤姿,泽润娇颜冠群芳”!从前不知曲中意,如今已是曲中人,甚好。

    虽说外面天寒地冻,樊楼内却不知怎的暖意如春,可能安装了地龙之类的东西,又或者是人气旺盛所致。那杨总惜身上单薄之极,所以腰肢毕现,柔性之美油然而生。

    要不然王伦也不能体会到何为颤巍巍的悸动。

    曲罢舞罢,不过三五分钟的光景,真令人回味无穷。

    就这?未免太短了吧!果然美好的时间都觉得短暂。

    然后服务生适时又出现了:“几位官人,可还满意?”

    众兄弟不约而同地点头。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满意。

    那服务生笑道:“安小娘子和杨小娘子的出台费每首歌舞止一百两纹银,官人们若是有意,不妨再点上几曲,定让官人们兴尽辄返。”

    一句话让众兄弟面露讶然之色,知道东京是销金窟,却未料到直奢侈如此。一首歌舞要一百两银子,你咋不去抢!

    阮小七更是曾听人说过,东平县里一个上等姿色的粉头,便睡一晚也不过五贯钱。那些县里的粉头肯定不能与这两个小娘子相比,但价格差距也太大了吧!

    莫非把我们兄弟当作羊祜来杀?

    王伦也觉得贵了。倒不是稀罕钱,再怎么着他也是梁山大寨主,银钱方面还是能做主的。他只是觉得如此花费不值当连手都没碰一下,谁家的银子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他却不知道,这还真是青楼的行情,特别这里是樊楼。

    青楼这个词由来已久,据说本意为涂青漆的楼房,最早是指帝王住所或富豪之家。

    到了三国时期,曹植曾经写了一篇文章《美女篇》,里面说到:“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青楼”在这里指代美女的住所,从此以后,“青楼”就和女子分不开了。

    后来,“青楼”慢慢成为众多美女居住的地方,或者说是古代的娱乐场所。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在古代被称为“青楼”的娱乐场所,档次都是比较高的,类似于现在的高级私人会所。里面服务的女子,多是待价而沽所谓卖艺不卖身都是扯蛋,只是可能价格谈不拢罢了,或者是提高身价的一种噱头,否则名满天下的李师师也不可能成为“名妓”。

    真正做皮肉生意的,叫做暗娼,绝对的卖身不卖艺。

    东京七十二家正店,其实就是七十二家最上档次的青楼。只是因为各正店都有主打饮食生意,妓子只是提升酒店影响力的一种方式,可以理解为借酒店客串生意,酒店有提成。客人真正和妓子有了好感,都是归妓子的私宅深入交流什么的。

    樊楼有三层楼,一楼是大通桌,类似于后世的酒店大厅,没有什么私密性,就是纯粹的吃饭喝酒。

    二楼则是包厢,在这里,享受的服务就不一样了,可以找卖唱的、找陪酒的。估计店里的服务生看王伦是个财大气粗的吧开始就定了包房,明知道这里是樊楼,肯定是个不差钱的主。

    所以先让人来唱歌跳舞,把气氛挑起来。若是客人有兴致,大可以之后再叫陪酒的妓子,那又是另外的价格、另外一套挣钱的手段。

    见王伦等人似有抗拒之意,服务生也不为意。这种客人见得多了,开始都会嫌贵,但过不了多久,都会争先恐后想把钱财奉上,还要担心没有机会。

    没办法,这里是樊楼!

    要知道一分钱一分货。凭心而论,安娘和杨总惜都是常驻樊楼的俏姐儿,在东京都是极有名的。她们歌舞一曲要个一百两银子真心不算多,这还是伙计觉得王伦是个潜在的绩优股客人才特意安排的。

    “两位小娘子的歌舞,自然是极妙的。只是小可向曾仰慕敝楼的花魁娘子李师师,不知道在否?若能一见,便奉上千贯,亦在所不惜。”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这话倒不是王伦的推辞之语,而是突然想到:既然来了东京,不见一见名满天下的李师师,似乎总缺了点什么。

    既然左右都是砸钱,不如砸正点的!

    阮小七、朱富朱贵兄弟听了王伦之语,都大吃一惊。

    一千贯只见人一面,代价是不是太大了?他们当然听过李师师之名,但在他们心想,她便再是有名,也不至于有这么大的面子!

    一千贯是什么概念?宋初一两银子是一贯,后来货币贬值,宋徽宗时期一两银子约值两贯。但即使这样,这也相当于后世近四十万元的购买力。

    只为见美人一面!

    但是王伦却知道行情的。想当年这个时间不知道该怎样算:如果从穿越的角度,水浒的故事当然是在前面;但从水浒故事的发展看,一切都还没发生,又该算后面。

    不管了,宋江在给李师师见面礼的时候才叫阔气,可是明晃晃的一百两黄金!

    一两金等价十两银,便合两千贯,是自己许诺价格的两倍。

    即使如此,只见一面而已便能得这笔横财,李师师怕不得屁颠屁颠过来?弄不好还得唱两曲!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可是伙计只是笑笑,道:“师师姑娘等闲不见客,却让客人扫兴了!”

    咦,送上门的钱财都不要了?不但王伦惊讶,便是阮小七等人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先前还觉得王伦给的钱太多了,现在竟不是这么回事!

    也不怪王伦兄弟想岔了,实在是他们见识太少。一来大家都不是什么富贵人家的子弟:朱富朱贵算见多识广的,但只限于酒店生意;王伦,后世穷小子一个,家世算三代贫农;阮小七更不必说,石碣村打渔的。

    他们这些土包子哪里知道这里面的弯弯道道?

    现在正是李师师如日中天的时候,看起来一千贯不少,但在惯会做生意的樊楼,还真不至于因为这“点”钱做杀鸡取卵的事。

    青楼的生意不会做得这么直白,那样便掉价了,尤其对李师师而言,绝对会自毁招牌;

    同样的见面,运作一番后,赚的钱绝对远比这样多得多,还会让李师师的名声更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