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假太监:从攻略贵妃开始 > 第三百四十章 积攒实力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明教来了大批高手,全都留在杨辰手下听用。

    司马飞燕那边,有望月庵的大力支持。

    她暗藏的武力,也相当不俗。

    自然不介意杨辰麾下再强大些。

    反正,更多的新兵都给了。

    这段时间,军工坊生产的甲具,几乎全部提供了日月新军。

    司马飞燕也彻底想通透了。

    既然无法改变,那就尽力扶持。

    好歹,杨辰麾下也算她东宫的人马。

    哪有把如此强大的一股力量,往外推的道理?

    天底下,还有谁背后,有着两个超级大门派的支持?

    就连皇帝老爹,都没这份待遇吧?

    长公主现在,不是想着如何去限制杨辰部的扩张。

    而是开始认真考虑,如何借风直上九重天了。

    卫青青整天跟西门杰形影不离。

    杨辰偷偷告诉他。

    严防死守,不如趁早下手。

    找个机会把那混蛋给做了,不就万事大吉了么?

    谢安琪有些不好意思跟杨辰见面。

    她居然主动要跟黎子木学炼丹,学医术。

    武皇境的寿元太长了。

    将养得好,一辈子没啥意外的话,活过百岁毫无问题。

    漫长岁月,总得培养点其他爱好吧?

    天天修炼,也赶不上一枚合用的丹药啊!

    杨辰以研究造纸术、改良印刷术为由,独霸了陈留县衙。

    还放出话来,没啥大事不要去打扰他。

    偏偏,他陆陆续续调拨了很多军官去帮忙。

    几天就轮换一批。

    搞得司马飞燕都怀疑他借研究为名,在给这些军官开小灶了。

    杨辰确实在开小灶。

    日月新军的操练太严苛了。

    老兵们本身也很刻苦。

    大家原本的修炼速度就不慢。

    连续几场生死大战,跨入武士境的不少。

    这回,他们的机缘来了。

    黎子木带来了二百副下品补元丹材料。

    恐怕是那帮长老法王们觉得便宜占大了,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这批主药、辅药的年份,都比当初黎子木收集的要高。

    杨辰炼制下品补元丹,已经堪称丹道圣手了。

    炉炉成丹九枚,圆满,且无一失败。

    一枚丹药分成二十份。

    不到两刻钟就能催生出一位武师境来。

    得益于大批的精品回春丹温养经脉,巩固根基。

    这帮新人可算是赶上了好时候。

    间隔四五天,隐藏修为就可以出关回去了。

    这场广撒福利的行动,足足持续了一个半月。

    两千余中、低级军官受益。

    当然,他们也是最后一批了。

    下品补元丹也算珍贵。

    杨辰打算留着提升武王级高手。

    以后,军中的武士们,只能凭着日复一日的苦修。

    慢慢来!

    可能是这种完全没有丹毒的催生,还有药力散布于四肢百骸的作用。

    也可能是头一批人员,修炼也分外刻苦的原因。

    短时间之内,这帮人居然纷纷晋级一个小阶。

    秦武更是到了武师巅峰。

    杨辰检查他们的经脉,拓宽了不少,也没什么后患。

    那就再来一次。

    这回,每个人服用的,是一枚完整的下品补元丹。

    有杨辰的护持,还有精品回春丹温养。

    就算经脉损伤大一些,也在所不惜了。

    当然,一百八十多人中。

    就出了秦武一个后期武王。

    江河、冯远山等三十多人,堪堪突破到中期。

    更多的人,侥幸破了初期武王的关口。

    总算达到了杨辰的逾期。

    总共就一千八百枚下品补元丹。

    还得给凤凰军城那边留一部分。

    这次催生的武师级军官,几个月后都未必够分。

    希望秦丽婉的手下,能在太行山里找到些药材。

    要不然,杨辰指望的,麾下达到几千武王级高手的盛况。

    多半只是梦想。

    六月初,聚集在陈留的工匠开始按照杨辰的方法。

    大量动用机械制作纸浆。

    这是一种一次浇筑成型的大铁罐子。

    可以通过两头的轴承带动内部扇叶搅动打浆。

    底下还能用煤炭加热。

    熟纸浆远超当下人工发酵的生纸浆。

    研磨得更细,发酵、温度掌握得更好。

    匠人们铺开一定规制的蔑席,将纸浆均匀的刷上去。

    阴干半天就能揭下来。

    漂白剂的效果明显。

    如此制作的,也算草纸的一种。

    不过,柔软度堪比杨辰后世的卫生纸。

    他终于不再需要。

    用那种硬巴巴,一戳就破的草纸擦屁股、擦嘴了。

    书写的纸张需要压制,纸浆厚度也不同。

    当然,杨辰不是专业的技工。

    他只制造出两种宣纸来。

    一种是古铜色的松纹宣。

    一种用了漂白剂,叫雪纹宣。

    单单这两种宣纸。

    就比市面上卖到一、二两银子一斤的货,好了不知多少。

    司马飞燕开心的不得了。

    杨辰改良后的造纸术,成本每斤还不到十文钱。

    中间的利润,比玻璃、精铁都高。

    因为,玻璃还被她老爹拿去了九成利。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望月庵派高手护送到江南的玻璃制品。倒是让司马飞燕赚了个十成十。

    但纸张不同,它远比奢侈品玻璃,更加大众化。

    更别说杨辰弃用雕版印刷,发明了铜活字排版印刷。

    书籍的印刷效率提高了十倍百倍。

    以往,一本二三两重的书籍售价高达三四百文。

    穷人哪买得起?

    可以期待的未来,书籍必然大大降价。

    哪怕一本书买到几十文钱。

    司马飞燕数钱,都会数到手抽筋。

    价格降低了,买得起的人就更多了。

    这点商业常识,她还是懂的。

    不说别的,单单让天下寒士都买得起书,也读得起书。

    她司马飞燕和杨辰,就足以名垂千古了。

    为了通济渠的安全,尽快打通商路。

    从六月份起,她就屡次出动飞燕骑兵。

    一次派出两三个游击部,轻重骑混搭。

    彼此呼应,相互支援。

    京畿东南之地的辽军骑兵纷纷遭殃。

    他们需要收割的麦田太多了。

    辽军对百姓屠戮过剩。

    如今,却极度缺乏劳力。

    搞得六月份了,好多地方都没收割完毕。

    总不能弃之不理吧?

    那可是金贵的粮食!

    飞燕军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新式操练。

    团队配合作战能力,显著提高。

    伤亡率,也相应降低了不少。

    抢麦子,只是顺带。

    缴获战马,才是主要任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