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假太监:从攻略贵妃开始 > 第三百二十四章 恢复生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下船的老百姓原本很是惶恐。

    这里可是京畿之地啊!

    距离辽人更近。

    他们是被当地官府连哄带骗送上船的。

    意思很明白。

    大伙儿都看到了。

    辽人把商丘府下面的县镇都烧成了白地。

    距离麦熟还有一个来月。

    实在是养不起嘛!

    看看飞燕军,人家收复失地,还有粮食肉食支援咱们。

    你们去了,多少无主的田地可以分?

    长公主会让你们饿肚子么?

    司马飞燕确实没让大伙儿失望。

    维持秩序的都是更有亲和力的女兵。

    天气转暖了,衣衫褴褛也不怕冻着。

    所有人先在码头一带住下。

    油汪汪的鱼汤管够,面食米粥随便挑。

    女兵们还在一遍劝着。

    “都慢慢吃,咱们不缺这一口。”

    “你们饿的久了,肠胃受不住。”

    “先修养三天,编户入册,我们回护送各位去下面的村镇安家。”

    “有一技之长的,住进县城也没问题。”

    “去村镇的,一人五亩地,先发一担精粮,一匹布!”

    “这次夏粮是公家的。”

    “帮忙收割之后,还会补发一担麦子。”

    “秋粮种什么都是自己的!”

    “官府每年,只收夏粮税。”

    百姓们简直难以置信。

    待遇这么好?

    一家三四口人,岂不是?能分十几二十亩?

    长公主仁厚啊!

    换在以前,一家能有五亩薄田就了不起了。

    前后发放两担麦子,老幼都不拉下。

    加上自个儿种的秋粮,以后,还会饿肚子?

    无数人喜极而泣,跪拜在地。

    码头上,顿时响起了山呼海啸的声音。

    “谢长公主!”

    “长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南城楼上,杨辰侧脸瞅瞅司马飞燕。

    这丫头的眼眶都泛红了。

    “丫头,看到没?”

    “百姓的要求就这般低。”

    “身上衣,口中食而已。”

    “不挨饿,不受冻,就是盛世啦!”

    司马飞燕嗯嗯点头。

    她确实也没想到。

    仅仅拿出田产的一半收获分给百姓。

    转眼间,民心尽收。

    这些人,以后每年都还得缴纳税赋呢!

    “看来,咱们要多多收纳难民才是。”

    “百姓才十万出头。”

    “远远耕种不了这么多土地。”

    杨辰轻笑道。

    “当然!”

    “不过,有个三四十万就够了。”

    “分下去的田地,不要超过两百万亩。”

    “剩下的,留作军屯吧!”

    “刘志啊,你还得多跑几趟,鼓励这些商船跟着。”

    “商丘的难民没了,就往徐州方向走嘛!”

    “老弱我们需要,青壮男女更需要。”

    “去运河两岸的山林找。”

    “我派两千轻骑随行保护。”

    刘志拍着胸脯笑道。

    “长公主,杨长史放心。”

    “辽军不是撤到东平湖、梁山伯西岸了么?”

    “这一路的难民,别说三十万,更多的都能收回来。”

    当然,分配田亩的百姓只需要三、四十万。

    五个县城,加上雍丘府城。

    也能容纳十几万人的。

    杨辰既然要把这一片打造成根据地。

    各行各业的百姓都需要。

    不单单只是种田的农民。

    正好,那些伤残官兵也能更好的安置。

    辽军大肆屠杀搜刮一番。

    旧有的秩序被彻底打破了。

    就算有几个富豪地主跑到了京城避难去了。

    谁还管他们的田地?

    真有不开眼的回来找不自在。

    杨辰不介意暗中绑上石头,玩一玩沉河的把戏。

    为了更多百姓的幸福安康。

    那些寄生虫,杀光全家,他也狠得起心肠。

    就算中原的生产力再低下。

    大晋的人口也不至于才五六千万。

    再养一倍的人口,都完全不是问题。

    只不过,以往六七成的耕地都被地主、士绅占据了。

    这其中,很多人都不交税的。

    加上各级官吏上下其手,截留,贪污,火耗……

    花样百出,层出不穷。

    国库收不上来银子,岂不正常?

    每一次大规模战乱,都是一次土地再分配。

    所谓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并不是统治者有多么文成武德,经天纬地。

    稍稍懂得休养生息,吏治清明些。

    所谓盛世,也就那么一回事。

    大晋皇帝司马铭推翻了大周朝。

    宫廷政变,受害的不过是杨家皇族而已。

    他再有本事,对于盘根错节的士绅阶层,也无力改变。

    所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完全就是不得不做出的妥协罢了。

    要不然,他本身得位不正,如何有效统治天下?

    因此,大晋这个皇朝只能算畸形儿。

    司马铭远远比不上那些白手打天下的皇帝。

    不能推倒一切,重新修房起屋。

    大晋,也别想做到真正的强盛。

    被辽国按在地上摩擦,也在情理之中。

    杨辰任用的各级官吏。

    要么是明月手下,历经考验,出类拔萃的人才。

    要么就是心思简单,唯命是从的伤残官兵。

    一个县,除了原有的县令、县丞和县尉三分之外。

    杨辰又特意设立了独立的督察署。

    县丞管理民政,县尉管治安,县令总揽全局。

    但这三位,都在督察署的监管之下。

    直接对雍丘督察部负责。

    而督察部只属于杨辰。

    一旦下面的官吏犯了事,司马飞燕都不能插手求情。

    她有些郁闷地道。

    “你这么搞。”

    “督察部等于集大理寺、刑部、御使三法司职权于一身。”

    “一家独大,可不是好事!”

    杨辰指指府衙门口的大黑箱子道。

    “你以为这举报信箱,是白做的?”

    “无论军民官吏,一旦发现有不法之事。”

    “都可以去县衙,府衙外面的信箱投递举报信。”

    “举报之事,举报之人,不管真假。”

    “你我都要动用军方力量核查到底。”

    “我的原则是——”

    “不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放过一个坏人。”

    司马飞燕嘟嘟小嘴,争辩道。

    “历朝历代都坚持文武分家,以文制武。”

    “你倒好,最后还得靠军队出手?”

    “这样子,有后患的!”

    以文制武?

    开什么玩笑?

    文武分家,互不统属,却又相互监督才是王道。

    一帮大头巾,读了一肚子之乎者也。

    就能带兵打仗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文臣都是软脚虾,外行管内行。

    比如雄州的寇确,滑州的张叔平,兵部尚书魏长青。

    但这般的文人,毕竟少之又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