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 > 第一百一十三章:你说得对,但这就是诸葛亮

第一百一十三章:你说得对,但这就是诸葛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日醒来,戏志才果不记得昨夜说了什么。

    张辽问及郭谊时,他只是傲然而笑,道:“其自大狂妄,本不会带兵,如此急切之时,非要去陈留自毁名声!唯靠大公子之仁厚了!!”

    引得三人一阵憋笑,而后带戏志才看了军中面貌、战阵以及所有军备储蓄,还有辎重打造等事宜,方才将他一路送走。

    在马车上,戏志才将粗略记下的卷宗摊开,在车马案几上独自观看,当即啧啧称奇。

    “三人乃是建三营,以半月时日各自募兵,各得二千之数,又向远播乡里而求募,又得数百,而且不会令壮丁减少,这是好事。”

    “总数为六千余人,兵甲四千余,筹措军资以壮实储备,若是令他们三人带兵,只怕是战力不凡。”

    戏志才美滋滋的想着,心里十分满意,想必这个巡视的结果,主公听了也会满意。

    “唯一不足的,便是郭孟誉那里,终究是关注过多了,被人所注视,又有大公子在,恐怕稍有不慎就要为人引为谈资。”

    据巡视的人回来禀报,似乎现在未有多少进展,如此倒是有些令人担忧。

    想到这,戏志才忽然愣了愣,“诶?我担心他干什么?关我屁事。”

    无所叼谓。

    ……

    陈留,天工营。

    今日营内极其热闹。

    在巡视之人走后,工匠们终于在郭谊多日苦修之下,一齐商讨出了新的农具和军备。

    军备名叫“苗刀”,修长如苗,锋利无比,郭谊说也叫长刀。

    刀身修长,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并可单、双手交换使用,这样便于发挥腰背整体力量。

    临敌运用时,辗转连击、疾速凌厉、身摧刀往,刀随人转,势如破竹,杀伤威力极大。

    伴随着苗刀问世,还有一套完整的进击之法,由郭谊先行传授,再让典韦学后,传授给军中副将,副将再传军士,以此操练。

    所有工匠有公务可不学,其余八百余将士必须日夜操练,而新得此刀,所有人都觉得好奇,在见识了郭谊舞刀之后,又觉得势大力沉,破坏力极强。

    而且,若是技艺精湛者,虽不能挡骑兵冲锋,但若立刀在前,便减少了骑兵长兵的游斗,这样算是无形之中提高了他们的战斗力。

    郭谊还有一种双人刀阵、三人刀阵,日后可以反复演练,这样的话作战时候,三人或两人为一队,可以背靠背应对四面来敌,真正做到以少击多。

    如此新颖的兵种,令人无比振奋。

    郭谊在反馈到脑中的些许学识里知晓,此刀法、刀阵不光是杀倭寇之刀,甚至曾经用来抵挡北方蒙古铁骑。

    所以现在若能练成鸳鸯刀阵,对日后平地行军,肯定极其有好处,特别是在山地地形作战,那些骑兵无法冲及之地,当为王牌。

    但现在苗刀打造还十分缓慢,锻打之法传于工匠后,他们才发现一点独到之处,为何中郎将的“吞云”能够产生这等云纹,乃是反复锻打多次,折叠熔锻后的效果,但这要求次数极多。

    如果慢慢动工的话,他们花费的时间需要十几日。

    郭谊却只要三日,就能够完全锻打完毕,这是膂力、臂力完全比不上,已经不是技艺纯不纯熟的问题了。

    发现了这一点,暗中这些工匠才更为敬佩。

    “中郎将不光是头脑灵光,聪颖远超常人,他的膂力也非常人能比,难道是精怪吗?为什么有人能打铁至力竭时,反而体力恢复更快。”

    “而且,即便耗尽力气,只需休息片刻就能行动自如,喘息如常,一觉起来精神饱满,丝毫不见其体酸力竭。”

    “咱们这位中郎将,不简单。”

    “你们这都不知道?”每当听见人在议论的时候,典韦大多是直接不满的皱眉呵斥,“中郎将日夜苦练,方才有这种能力。”

    “他和俺天生神力不能比,但是他能训练有方,这等方法,如果教导给你们,你们也能按法日夜律己操练,一样可以到这等地步。”

    “俺虽然不懂什么道理,但是知道?妹敲话旆ㄊ率露即锏胶椭欣山?谎???辽倏稍谔辶ι嫌兴?分穑?挥刑旆莸娜耍?ㄓ锌嗔纷约憾?选!

    每次听见这么说,这些兵士心里都会有所触动,然后加练到很晚。

    但是到晚上就会觉得。

    既然我跟不上,为何要去追赶,人家提升如此之快,恐怕是天赋使然。

    然后第二天醒来,又会早早的看见郭谊已经在校场开始活动筋骨,然后炼铁,如此又会产生愧疚。

    “他有这样的天赋,身居高位,还能每日勤于苦练,不断提升自我,我们为何还能心安理得的睡觉,苦练!!”

    于是又会嗷嗷大叫着自军营内出来,然后一同和郭谊操训,再去冶铁,然后锻造。

    如此反复十日,很多人都累垮了。

    郭谊无奈之下,只能让人休息……

    此时,军营之内,诸葛亮坐在一个树桩墩上,冲着眼前的杂草地发呆,在军营一个月零十二日,他已经晒黑了许多,不过每日流汗倒是让俊朗的小脸看起来更加润滑。

    但现在,他却是在怀疑着人生。

    “我是怎么支撑过来的……”

    “我如何撑过来的……”

    “为什么,我现在能撑住,我是士子出身啊……”诸葛亮正在怀疑人生,以至于耳旁别人说什么,他都听不清楚。

    他双手是抱住一把五尺苗刀,立在地上撑住的。

    现在看苗刀的刀锋,诸葛亮迷茫了。

    我到底是士子,还是军中将军,老师到底是要把我培养成大儒、还是大将?!

    若是大将,那为何要教我制四轮车?!

    难道要我日后坐四轮车让数人推着我,上阵杀敌?!

    诸葛亮想到那画面,嘴角狠狠地抽动了一下。

    “亮儿!”

    郭谊在远处喊了一声,诸葛亮顿时身体颤动。

    仿佛是触电一般,然后双手就松开了,苗刀往地上倒下,他也顺势慢慢的沿着树桩倒在地上,现在本来就大汗淋漓,此时此刻,我个人认为,应该装死。

    片刻后,诸葛亮就算是闭上了双眼,已然能够感觉到此刻眼前有阴影覆盖,于是眼眸动了动,但忍住没有睁开眼睛。

    然后就听见郭谊温柔的声音,“装死……要负重徒步山谷十里哦……”

    “啊啊啊!!”

    诸葛亮当即睁开眼睛,在地上滚了一圈,整个人瞬间就崩溃了,大喊起来,“我还没及冠啊!!老师你做个人吧!!”

    “我是文人,我,我不善于奔跑啊!!”

    “啧,”郭谊就静静的看着他在草地上滚来滚去,这是诸葛亮第二次撒泼,第一次是刚被典韦拉去操训的时候。

    很难得啊。

    在未达弱冠的年纪,身体本身还应该未足够壮实,但现在他已经很坚韧了,至少力气有两个成年人那么大。

    而且身手十分矫捷,刀法、剑法等领悟都很快,还会抡锤子与双戟,其中双戟更是深谙用法。

    并且马术也颇得郭谊真传,各种花式伏背很是熟练,站马射箭更是娴熟,除了射不准之外没有别的毛病。

    反正仪态是极尽雄美,让郭谊非常满意。

    再加上勤学于文治,其才能依旧能够无限开发,无论机巧还是内治之策,都已经远超一般的谋士。

    最让郭谊惊讶的,是他的饭量,已经是两个人的量了,简直就是个小典韦,但若论智谋,又是个小郭谊。

    荀???兰鬯担?此浦液瘢??导噬弦欢亲踊邓??壑羌瓶砂惨环剑??沧阋云?酪环匠ふ撸?肫涫Γ?阆嗨贫????凰破淅鲜Φ睦鲜Γ??幌瘢∫坏悴幌瘢

    他强调了好几次,很显然这句评语也是在被气到之后说出来的。

    郭谊现在已经准备好了,等诸葛亮及冠出山的时候,立下那些旷世奇功,就可以与人自豪的说:你说得对,但这就是诸葛亮,拥有三个人的巨力,超凡的智谋,深谙内治壮大之道,能领兵,能屯田,能造器,能外交,还可以驾驭战车,堪称文武双全,一打仗就啊啊啊啊啊!

    所以现在,郭谊也懒得整他。

    微笑着说道:“起来,水利之器造好了,木匠已经完成了我们的想法,你设想的弩箭,也已经制出来了。”

    诸葛亮当即一骨碌翻身而起,“真的!?”

    郭谊欣慰的看着他,伸手盖住了他的天灵盖,顺带温柔的抠了抠,“真的。”

    ……

    在糜竺送来钱财之后,郭谊和诸葛亮在乡间取铁、取木,用精细之材,用诸葛亮设想出来的设计图,制作手弩。

    而其法,沿用的是战国的弩箭制作原理,诸葛亮很喜欢这些学问,但从小就被家族告知不可沉浸其学,只了解即可。

    而且,小时候做出来的很多机扩,都曾被强行损毁扔掉,后来只能放弃,只在家学之中学习经学。

    此弩是转为诸葛亮特制的短弩,磨弩箭尖端锋利,将其放入一盒之中,盒内有弩机,上弦时以牙勾住弓弦,牙上为望山、下为悬刀,这个构造,便是可活动的机括。

    悬刀,也就是连接扳机的部分。

    而望山向后拉,将弦扣入牙中,勾心稳固,这样在弩机之内,就处于了平衡状态。

    发射时,再扣动悬刀,便可破坏平衡,将弦射出。

    而郭谊在此基础上,加设了木工覆盖,便能以横木为轴,将望山延伸出来为把手状,将悬刀下延为扳机。

    其余则是与横木平齐,头部是飞鸟状大工,因材料普通只能选上好的桦木,也就是弓匠颇为喜欢的一种木料。

    这样,盒中放十根特质短箭弩,削尖磨砺后,可不用换箭,一共十发。

    “此弩,可单手持。”

    郭谊将手弩上望山扶手向后拉,使弩身内发出清脆的声响,而后左手扶着右手,歪头瞄准草人,扣动扳机。

    “嗒!”

    弩箭飞射而出,紧接着郭谊身体极其敏捷,抬手侧身翻滚后,迅速以单膝跪地的姿势再抬手瞄准,同时另一只手拉动上侧的望山扶手。

    “嗒!”

    又一根箭驽,飞快命中二十步外的草人,但威力到达时,已经几乎是极限了。

    这一幕,看得诸葛亮、典韦都是目瞪口呆,而且诸葛亮双眸发亮,心里一阵感动。

    真成了?!

    “他娘的这你也会啊!?”典韦看完这演示直接骂出来了,“你这看书太来效果了吧?”

    “天道酬勤耳,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信过吗?”郭谊起身,再次拉动望山,用“山”字形顶端瞄准后,快速扣动扳机。

    “嗒!”这一箭,不知射哪儿去了,反正歪得离谱。

    但这不妨碍郭谊表情冷酷,嘴角微微上扬。

    “您这哪里是酬勤酬出来的?怕是看点书把天上宝库都灌脑子里了。”

    典韦直接极为不满的嘀咕着。

    诸葛亮此时拿着这手弩,心中又是感动,又是欣喜,一种很是复杂的情绪在心中聚集,但更多的是对郭谊的感激。

    因为他和自己的老师说这些想法的时候,郭谊并没有马上驳斥,也不曾怪罪他不思经学,玩物丧志。

    而是很高兴的一齐帮着研究,并且鼓励诸葛亮再多思多想,勤于查阅类似的典籍与资料,然后鼓励他尽可能提升思量,将制作成军器。

    现在终于有所成就。

    不过诸葛亮想到刚才郭谊一连串很飘逸、潇洒的动作,忽然又有点疑惑。

    抬头道:“老师,这个手弩,必须要翻滚一下才能拉动吗?”

    “不是,你就站着拉也行,”郭谊慈祥欣慰的笑着,“既然是战国弩箭改良而成,原理肯定是相差不大的。”

    这还不是传说中的诸葛连弩,只是短暂有所成,做出来送给诸葛亮的兵刃。

    诸葛连弩的构造,可能会更简单,不需要弩机也可使用,灵巧轻便,用的就是连杆上下拉动,将弓弦嵌入其中。

    分别就在于,这把手弩是郭谊给诸葛亮特制的,用以防身不可量产,沿用的也就是诸葛亮的想法。

    因为弩机中的些许门道别人不知,但郭谊明白用圆弧形和障碍顶结构,来释放扳机。

    这种手弩威力小,但是弩箭涂毒的话,用来防身就足够了。

    而诸葛连弩,威力更大,现在鼓励诸葛亮,他会对此法继续产生兴趣,不会就此停滞,日后会更加勤于查阅资料,继而做出诸葛连弩,乃至更多机巧军器。

    “那您刚才滚是为了——”诸葛亮睁着大大的眼睛,期待的问道。

    “潇洒,灵动!弩箭射出只是一瞬间,但帅却是一辈子的事情。”

    旁边典韦听得满脸褶子,一时间头皮发麻:“先生你沉稳点吧,哪家中郎将像你似的,宛若顽童一般。”

    “啧,你懂什么,此物在十步内杀伤定有,若是箭矢生锈,割伤敌人则可令其七日内染上破伤风,若是命中要害则也能杀敌,给亮儿防身刚好。”郭谊当即破功,嫌弃的和典韦驳斥起来。

    典韦:“十步之内,为何不用长兵?!”

    郭谊咬牙道:“十步之外,弩箭占优!十步之内,弩箭又快又准!”

    典韦顿时摇头,根本不把郭谊这话往心里去,笑道:“十步之内肯定是长枪、长矛、大戟快啊。”

    “不和你这人争执,”郭谊忽然泄了气,无奈道,“你这话,就好似在说人能天生搏斗老虎一样。”

    他这么一说典韦直接就乐了:“嘿,俺还真就打死过老虎。”

    郭谊嘴角猛然一抽,勉强挤出一丝微笑,竖起了大拇指:“那你牛逼,行了吧!去看水利之器!”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