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镇妖司:以己奕天 > 95.说书先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八月十六,距离北境还有百十里地。

    昨夜没有连夜赶路,小青虽是五十年道行的妖,连续走了两天一夜也累得不行。

    马车上四个大活人,加上陈玄策手中一直举着的七十六斤的惊龙枪,能坚持到昨天晚上已经是奇迹了。

    这还是车轮子干飞之后,被陈玄策吓的。

    要没那事儿,小青昨天中午就撂挑子了,见过欺负人的,没见过这么欺负妖的。

    陈玄策那一枪一枪的练,马车没翻,小青觉得它居功至伟。

    休息一夜,睡了个好觉,早晨出发的时候小青精神满满。

    盖因陈玄策昨晚赏了它一大块兔子肉,这是昨天傍晚陈玄策出去猎到的。京都城往北,过了连绵群山后,人烟不见,野味儿成群。

    陈玄策露了一手叫花野鸡和叫花兔,吕重楼吃的极为满意。

    早饭是昨夜剩下的肉和着糙米熬的粥,吃饱喝足再次出发。

    午时刚过,陈玄策停止了出枪于盲,睁开了眼睛。

    远处两座大山之间,横贯着城墙,此处便是大梁北境雄关,镇北城。

    山上,则是巍峨北境长城隐在山林中,偶见一角,古朴斑驳。

    陈玄策看到的镇北城南城墙,仅有四五米高,略显寒酸。然,另一面的城墙在陈玄策这个位置也能看到,高度可见一斑。

    一面抵御外敌,一面对着大梁,这样建造,他日关隘丢了,也好打回来。

    没有打扰守军,更没有去麻烦晋王。

    还好没去拜访晋王,烧死了人家王妃还拜访人家,百分百吃闭门羹。

    而且,晋王此时也不在北境,已于清晨启程走了另一条路赴京都去给他老嫂子祝寿去了

    入了城之后,四人先是找到一酒楼填饱肚子。

    镇北城距离京都四百七十里,看似不远,风格却是和京都城完全不同,京都城的酒楼热闹无比,人人闲适,菜品精致。

    边疆烽火,烧不到京都,日夜笙歌,繁华安逸。

    镇北城的酒楼则是处处透着边疆的风情,碗筷粗陋,菜码极大,就连小二的嗓子都比京都城的同行粗了不少。

    俩地儿相同的则是,都有那说书的先生。

    这职业是吃喝全靠一张嘴,说得好的,口若悬河,舌灿莲花;至于说的不好的,要么转行要么饿死。

    这家酒楼的说书先生,水平不一般。

    年纪四十出头,留着三缕美髯,身形消瘦,颧骨突出,双目炯炯有神,开口言之有物,闭嘴让人人遐思,极为引人入胜。

    树长老这曾经当过靠嘴皮子吃饭的儒生之人,都听的津津有味。

    “要说这当今这世镇南境的南王,他可不一般。”

    就有食客问了,“怎个不一般啊?”

    说书先生微笑颔首,悠然自得,嘴唇微张,道:“要问如何不一般?这就要说到南王早年的经历了。”

    随后抑扬顿挫,语调悠然,将南王赵南天当世子时的纨绔当街、风流韵事描绘的头头是道,让人嘴上恨得牙根痒痒,心中则是恨不得能替代了南王行那日日荒唐之事。

    接着又讲到继承了王位后赵南天的意气风发、纵横捭阖、铁血镇压石鼓书院等事迹,听得众食客是如痴如醉,恨不能立刻拿起家中藏剑,跟在南王身后砍死那群遭瘟的书生。

    就着说书先生的故事,陈玄策四人这一顿饭吃的是非常满意。

    菜码大,味道一般,架不住说书先生说的太过让人入迷,早就不知口中所嚼何物。

    吃完饭,吕重楼轻压一口粗茶,随后对着树长老说道:“白鹿书院的?”

    树长老老脸微红,轻轻点头。

    吕重楼可没给他留面子,张嘴吐槽道:“天下敢这么先损后捧,还不提赵南天打油诗的儒生,也就你白鹿书院的人了。咋,你们家头这么铁,要做那古往今来第一清流了?就不怕其他家口诛笔伐,骂你们为了一口皇粮不要读书人的气节?”

    树长老摇了摇头,回道:“白鹿书院是白鹿书院,他们想怎么讲就怎么讲,与我何干?而且,你当我那侄子是好相与的?”

    吕重楼笑的跟个老狐狸一样,问道:“白小子入了一品了?”

    树长老无奈的点了点头,回道:“我给庆芝说了,小高也知道,上个月月底,白小子望东海潮起潮落,思天下分合人间疾苦,入了太平境。”

    吕重楼得到了确定的答复,满脸的幸灾乐祸,说道:“宋北城要是知道,怕不是要气的吐血?白小子这一入太平静,青峰书院这么多年的谋划,白忙活喽。对了,树老鬼,白小子今年还不到六十吧?”

    树长老‘嗯’了一声,算是确认,接着又补充道:“五十八。”

    “五十八得太平?白鹿书院这是执天下儒道没头了!青峰书院也是活该,背刺之家的传承,该当如此遭遇。解气,解气啊!”吕重楼说到这,声音略大的招呼道:“那说书的小先生,当赏!”

    说罢,看向了陈玄策。

    陈玄策二话不说,拿出了十两银子,递给了陈芊芊。

    刚刚他听的痛快,这南王镇南天的事儿他还是第一次完完整整的听到,就是里面那个配角玉面书生,总觉得听起来耳熟。

    陈芊芊接过银子,莲步轻摇走到了说书先生面前,双手托举,将银子递给了那美髯书生。

    那说书的先生伸手接过,轻轻点头示意,而后张嘴唱到:“白鹿学子,颜泰安,替百姓敬谢恩客赏。”

    吕重楼听着很是疑惑,面有严肃的问向树长老:“这小先生姓严?”

    树长老知道他想差了,解释道:“颜面的颜,泰安取之国泰民安。这小子我知道,我那侄子白文武的第五个弟子。你别问,我直接给你说吧,泰安和白文武走的路不同,这小子走的是自己悟出来的安民之路。刚替百姓赏的意思是,这银子他分文不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吕重楼听到不是姓严,这才脸色稍霁,又听说这颜泰安走的是从来没听说过的儒家之道,更是开心。

    “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小子,前途无量!”

    陈玄策听到颜这个姓,很是感慨。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