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山地合成营到北宋 > 第343章 风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随着赵桓君臣回到东京,超级水稻丰收的消息传遍了开锋府,不仅是东京城了。

    “海汉人的水稻丰收了,亩产多少石?你知道吗?”

    “有四五石吗?”

    “嘁,一十五石四斗,知道吗?”

    “你就吹牛皮吧,回头开锋府的税隶会找你完税的,哈哈哈!”

    “官家和相公们昨日去了皇庄,当场收割,用什么收割机,当场烘干,称重,十五石四斗,这个某是听吕相公家人说的。”

    “什么?十五石!那是神仙种子吗?”

    海汉酒楼,今天客人特别多,包厢满了,散座也满了,都为了一件事,水稻种子。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经济最发达的朝代,但是,它本质上还是一个农业国,民以食为天,粮食还是重中之重。

    朝堂上衮衮诸公,哪一个不是家里良田百顷?

    亩产十五石的水稻,这消息就像在平静的金明池里放了一个大炮仗,声震东京城

    二楼雅集轩里,高尧辅被拱座于大位上,曹晟左手附在高尧辅的座椅上,右手不时摇着折扇,韩治坐在高尧辅右侧,殷勤地给高尧辅续茶,高?、潘裕也在座,摇着折扇。

    “贤弟,平时你跟张达文不熟吗?”曹晟问道。

    “曹兄,我跟谁熟不熟,你还不知道吗?”高尧辅白了曹晟一眼,反问道。

    “据说张达文平时都在农研所,钻研农业科技,跟外界接触很少。”韩治现在身在海汉人那边办公,两边支薪,日子过得很舒服,对海汉人还是比较了解的。

    “韩兄,这我还不知道吗?现在只能求衙内去找人了,在座的除了你,谁还能去找海汉人求告去?”曹晟被人误解,解释道。

    “折兄今日如何未见?”韩治诧异道。

    “月茹妹子怀孕了,折兄去中州要接回娘家养胎,可不敢耽误!”高尧辅一说起这事,眉梢便有了些喜气。

    “哎哟喂,这么大的事,你怎么才说啊?回头叫家里娘子赶紧去看看月茹妹子,看需要些啥东西,好赶紧置办!”曹晟嗔怪道。

    “是的是的,这可是小唐的第一个孩子,可得仔细了。”话匣子一打开,众人都以舅子自居似的,话语紧张起来。

    “哎,小唐在就好了!”高尧辅也是焦头烂额,今天在家被人堵了三次了,都是为了水稻种子。

    “是啊!”高?感慨道,他平时虽然很少说话,但是心里客人们,人逢喜事精神爽,折彦质要当舅舅了,能不高兴吗?

    寒暄续茶已毕,高尧辅假装不经意地问道:

    “折兄,良水稻的事情,你听说了吗?”

    “哦,今天在中州基地听招待所的客商说了,怎么你们有兴趣?”折彦质不疾不徐地问道。

    “哎哟喂,看来折兄你是一点都不感兴趣啊?”曹晟急忙接过话茬道。

    “感兴趣又能怎么样?听说执委会已经决定了,良种用出租的方式租给农户,一斤出十斤归。”折彦质肯定知道良种政策,小唐早就跟他说了,别与民争利,所以折彦质虽然心里也想,但是却不敢违背。

    “这价格也太便宜了吧?”曹晟惋惜道,海汉酒楼里的种子商人们已经把种子价格炒到了三斤一贯钱的高度了。

    按省陌算,一斤良种合到二百八十六文钱了。

    “海汉人心里装着老百姓,所以根本就不在乎价格,某担心良种到不了农户手里。”折彦质并不知道海汉人如何把良种发放到农户手里,有些担心地道。

    “是啊!天下州府的官绅这一道关就很难过,都红着眼睛盯着良种呢!”韩治叹息道,家族的水田实在太多了,这如何是好?

    “朝廷有三十万石良种,海汉人手里还有二百零一万石,能播种九千零八十六万亩水田,朝廷在籍的耕地不到四亿亩,只能满足五分之一的播种面积。”韩治的数据很清楚,如果撇开岭南,良种应该够了。

    “玉米、土豆马上就能收获了,这些种子更多,明年小麦种子出来,就不愁了。”折彦质分析道。

    “水稻良种,难道海汉人一点也不卖出来?”潘裕着急问道,家族水田不下两万亩,一亩三斤良种需要六万斤,不着急才怪呢?

    “也不是不卖,如果你成立农垦给公司,到河套去种田,就可以卖给你。”折彦质沉思片刻,终于说了出来。

    “折兄,你快说快说,具体如何操作?”高尧辅家里的水田也不少,心里着急没表现出来

    “那里地广人稀,海汉人要开发那里,建立粮食基地,但是没人,所以就放出优惠政策来,只要成立农垦公司,移民过去,水稻种、小麦种、玉米种、土豆种、瓜果种都可以卖。”折彦质缓缓说道。

    “小唐还说那里可是塞上江南,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日照时长,经营好了就是天堂一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