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隆万之变 > 602多疑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改刑部左侍郎王本固为兵部左侍郎,协理京营戎政。”

    看到嘉靖皇帝张嘴,黄锦还有些欢喜,急忙附耳过去倾听。

    只是没想到嘉靖皇帝吩咐的却是这个,让王本固取代迟凤翔掌控京营。

    “遵旨。”

    虽然有些失望,可黄锦依旧在皇帝耳边低声道。

    嘉靖皇帝没有同意回乾清宫,黄锦自然不敢再提,至少短期内是不能再说了。

    见到嘉靖皇帝已经闭眼休息,黄锦识趣的就要退出,只是耳中再次听到嘉靖皇帝说话的声音。大风小说

    “黄锦,你去尚宝监,把所有玉玺都拿到这里来。”

    “遵旨。”

    黄锦此时已经知道嘉靖皇帝的打算,收回全部印玺,其中自然包含那枚“皇帝行玺”,这样也不容易让外界读懂皇帝的真实意图。

    “司礼监也搬到永寿宫来,明日起由直臣直接入宫奏事。”

    嘉靖皇帝随即又说道,不过想必是真累了,说完这话后久久不再言语。

    黄锦呆站了好一会儿才确定嘉靖皇帝是真的没有旨意要下发,这才小心翼翼退出殿去。

    黄锦出去以后,第一时间就是把嘉靖皇帝的旨意传达下去。

    先让人去无逸殿通知阁老,草拟圣旨交司礼监,而他又安排人马上去通知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全部都搬到永寿宫来办差。

    派出去两拨人后,黄锦就带和几个太监、?仁讨苯尤ド斜?唷

    尚宝监,官署名,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掌宝玺、敕符、将军印信。

    凡用宝玺时,外尚宝司以揭贴赴本监请旨,再至女官尚宝司领取,监视外司用讫,存号簿,缴进。

    洪武十七年设置,初设令一人,正七品,丞一人,从七品。

    洪武二十八年改置太监一人,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人,从四品,左、右监丞各一人,正五品,典簿一人,正六品,长随、奉御无定员,正六品。

    后又改置掌印太监一员,佥书、掌司无定员。

    黄锦到了尚宝监,对于他这位提督太监来说,自然得到很高的礼遇。

    尚未进门,尚宝监掌印太监就已经迎了出来。

    这年头能混到掌印太监的,在宫里的时间也都不短,自然和黄锦很是熟悉。

    简单寒暄过后,一起进入尚宝监正堂。

    “我这次来,是奉皇爷口谕,要带走全部宝玺送永寿宫保管。”

    坐下后,黄锦没时间和尚宝监太监寒暄,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对于黄锦要带走所有宝玺,那太监倒也不怀疑此中有假,谁不知道皇宫里,嘉靖皇帝唯一信任的太监,怕也只有眼前这位了。

    如果他敢假传圣旨,拿走那些宝玺又有何用?

    “没有手诏?”

    不过,虽然不打算阻拦此事,可该有的手续还是要有,于是那太监多问了一句道。

    “皇爷身体欠安,前两日你也看到了,如何还能让皇爷操劳。”

    黄锦叹气说道。

    “那请黄公公留下印记,我这边也命人把宝玺送来。”

    “当有之意。”

    所谓留下印记,自然就是要黄锦写个条子,注明何时从尚宝监取走何物,这样便于以后追索。

    实际上,尚宝监里的宝玺并不是不能拿走,只是需要签押手续。

    这边有人送来记录册开始记录,那边已经有人入库房取出宝玺准备移交。

    宝玺,专指皇帝的印章,是皇帝至高权力的象征。

    古代印、玺通称,以金或玉为之,据说始于秦始皇。

    玺始出于周,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而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

    依秦制,天子六玺。

    据唐人杜佑《通典·嘉礼八·天子诸侯玉佩剑绶玺印》记载:秦人将印称作玺;因为玉是不与臣下共同使用的,所以,就用玉制作天子六玺。

    六玺分别如下:1、皇帝行玺;2、皇帝之玺;3、皇帝信玺;4、天子行玺;5、天子之玺;6、天子信玺。

    六玺之外,秦始皇又获得蓝田白玉之后,又制作一玺。

    此玺之钮为螭虎,螭虎,乃异兽,传说为龙子之一,性好文采。

    玺文为: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系印的带子(?fú)坏掉之后,便用彩色对宦官和大臣都不信任的状态。

    人的虚弱的时候就是这样,担心大权旁落。

    而有阁臣和宦官相互牵制,皇帝的权威才能得到保障。

    甚至于把所有宝玺都收到宫里来,也是有这方面的担心。

    “不错,就把这个交到司礼监,让他们用印后尽快送到六科去。”

    无逸殿里,徐阶查看了由次辅李春芳草拟的圣旨,也就是由刑部左侍郎王本固转兵部左侍郎,协理京营戎政的旨意。

    旨意郭朴和高拱先前都已经看过,并无差错。

    开玩笑,只是按照皇帝的话润色一道旨意,对他们这些大学生来说自然很是简单

    实际上,明朝的圣旨,除了加封一类的旨意,很多都极其简单,几乎可以说是以白话把皇帝的意思阐述清楚即可。

    “明日上午,就由我和质夫带奏疏先去永寿宫觐见,下午有子实和肃卿去。各位意下如何?”

    他们已经知道皇帝要他们每日前往永寿宫递送奏疏,以皇帝目前的状态,处理政务肯定比往常缓慢。

    可是每天全国的奏疏都会送到内阁,他们总不能全部去嘉靖皇帝床榻前处置那些政务吧。

    阁臣一分为二,分批前往永寿宫就成了徐阶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不管在嘉靖皇帝跟前耽误多长时间,至少内阁还有大臣在办公,不会一下子把大家的时间都浪费在那里。

    “首辅所见极是。”

    “无意义。”

    高拱和郭朴都是点头,首辅和次辅分开前往永寿宫,自然对内阁处理政务那是极好的。

    “昨日黄公公的提议,明日由你说还是我这里”

    李春芳也不反对徐阶的提议,只是想到乾清宫的事儿还是有点犯难。

    先前,黄锦派人过来传话的时候已经把情况告知,黄公公已经在嘉靖皇帝面前提到移宫之事,但陛下并未答复。

    “明日就由我来说,若是不成,后日再有子实提起。”

    徐阶没有多思考就说道,这些本就是他们这些内阁阁臣应尽义务,他做为大明首辅责无旁贷。

    “这段时间,大家无事就不要离宫,有需要可让宫中提供,若是不方便,可安排人回家取用。”

    这时候看到大家都点头认可,徐阶又提起一事。

    话音刚落,李春芳和郭朴都是脸色微变,随即很快就恢复常态。

    他们当然知道徐阶话里话外的意思,那其实就是在说高拱。

    胡应嘉的弹劾才过去几日,再想想高拱这两日已经数次出宫回家。

    高拱这会儿已经被徐阶的话刺激的满脸羞红,胡应嘉弹劾他经常离宫回家,还把宫中物品带回家私用,但是在京官的圈子里,大家嘲笑的是他高拱离不得家里的女人,所以没事儿就要回家一趟,这让他高拱的脸面往哪里搁。

    虽然大家都喜好某些方面,可被人半公开拿出来说事儿,让一向自诩君子的高拱如何有脸面出来见人。

    现在徐阶当面暗讽,高拱也只能怀恨在心。

    没办法,徐阶的话他没法反驳,难道非要说自由进出宫是对的?

    在这个敏感的时期,要是真说出这话,传到嘉靖皇帝的耳朵里,后果疏为难料。

    “好了,言尽于此,大家继续办事吧。”

    徐阶说话间已经拿起书桌上的一道奏疏开始看起来。

    这里是无逸殿,并不是内阁,自然不会给四位阁老准备单独的房间,只是打扫了单独的卧房,晚上休息只用。

    至于新任的礼部尚书高仪,到目前为止嘉靖皇帝并未下旨召他入直,所以也不能常期在无逸殿呆着,这会儿更多的时间还是呆在部里。

    嘉靖皇帝一场小憩,醒来的时候已经月上柳梢头。

    叫?仁陶频埔院螅?职蚜?脚孕〖干系亩??姆奖︾粢灰豢垂??獠湃没平跤止橹煤谩

    不过黄锦也敏锐的发觉,“皇帝行玺”并未被放回小几,而是被嘉靖皇帝贴身收好。

    他默不做声,仿佛丝毫未发觉一样,只是心中担心,嘉靖皇帝现在的身体是否还可以让他留下传位诏书。

    至于遗诏,好像就没有一道遗诏是皇帝生前所写,大多是大臣们在皇帝死后才拟的。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