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隆万之变 > 563供词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芦布是锦衣卫的探子,魏广德早已有了怀疑,不过却从未有过动他的念头。

    反正自己又不谋反,何必要处理他,给宫里留个眼线,让他们放心也好。

    魏广德只需要注意在芦布面前的言行,只要不说出什么过激言论即可。

    所以,留下这么一个不知是锦衣卫还是东厂布置的人,其实也不算坏事儿,至少嘉靖皇帝会知道他这段时间都在校录《永乐大典》,不大不小也算个功劳吧。

    严世番到桉,刑部自是忙碌起来,会同都察院和大理寺开始对严世番、罗龙文等进行多次提审。

    不过一帮子老学究把审问的重点放在严嵩执政时期挟私报复、打击正直官员上及林润所弹劾的诽谤朝廷、私募精壮意图谋反上,却被早有准备的严世番一一化解。

    所谓挟私报复、打击反对严嵩的官员,严世番很光棍的认下,确实是他做的,包括使用栽赃陷害等手段,直接导致杨继盛和沉炼含冤而死。

    至于诽谤朝廷则是坚决不认,私募精壮自然是自家长工,严世番丝毫不否认自家广置田产之事,有那么多的田产,自然需要召集更多的工人帮忙耕种。

    刑部那边的审问,一开始倒是吸引了朝中不少人的目光,可是当宛平、大兴二县会同本学教官,大集诸生于明伦堂清查冒籍事件引发流血冲突后,众人的视线都转移到了提学御史徐?p身上,因为此事和他有脱不开的关系。

    不过徐?p自己其实也是身不由己。自他从巡盐御史回京担任提学御史以来,接到不少关于宛大二县多有生员冒籍应试的举报,他自是于左都御史张永明进行了多次议处。

    这次因为要安排大量京官出外差,自然是找了大量这些年累积的陈年旧账要翻,而京师生员冒籍一事也被都察院张永明提及,自然部议上也将此事列入处置范围内。

    而此事发生,随有提学御史徐?p处置不当之故,可终究是冒籍士子心虚,刻意推波助澜营造出众生员遭到朝廷官员欺压的假象蒙蔽世听。

    不过因此引发生员和差役之间激烈冲突,终究是处置失当了。而此时的京城,虽然严系党羽大都被派了外差,可留下的京官终究不是铁板一块。

    虽然徐阶、袁炜势大,可念想当年严嵩主政时期何其权侵朝野,可依旧有官员前仆后继进行弹劾,可见朝中清流为主的第三股实力始终还是存在的。

    他们的存在,也是朝廷正本清源的助力。在内阁会同礼部、都察院商议如何处理此事时,礼科给事中何起鸣已经以此上奏弹劾提学御史徐?p,劾其伪学多言,久失士心。

    徐阶此时就在内阁,把何起鸣的奏疏交给袁炜。

    “击伤生员任子玉等人,终究是个麻烦,若他是冒籍士子也就罢了,可偏偏是个被人怂恿的愣头青。”对于他们来说,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人。

    本就不干你事,却偏偏自认为头铁,带头冲撞拿人差役,目的仅仅是要救回被捉拿的同窗,何其迂腐,善恶对错都没有了分辨能力

    “徐?p当时在场,处置失当,还真不好处置,还是请陛下圣裁吧。”袁炜看完奏疏就递给张永明,毕竟是都察院的人,提出内阁处理意见,不过还是要先听听那边的态度。

    “我来的时候去见了李尚书,他也说了,礼部不会对此事上徐御史的失当追究责任,一切终归是为了朝廷。”张永明大略看过何起鸣的弹劾内容后倒是放下心,想来嘉靖皇帝最多也就是对徐?p进行一番申斥,本就没什么大错。

    只要当时徐?p能稍微后退一步,不在明伦堂前让事态恶化,对冒籍士子事后再行抓捕就是了,完全可以避免这次的流血冲突。

    徐阶闻言只是看了张永明一眼,随即默不作声。其实这种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闹将起来,还真有可能让朝廷失了士子之心,这是动摇国朝根基的大事儿。

    说起来虚无缥缈,可在这个社会里还真就吃这一套。其实,看似毫不起眼的所谓士子之心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民心。

    在读书人看来,也就是他们的同道之人才配称为民。民心民心,其“为何?”裕王当然是看了的,对其中罗列严党奸佞的罪证,他都感同身受。

    随便找人问问,谁不说严世番是奸邪佞臣。

    “严党不能被判为‘奸党’,否则这罪状到了陛下那里,此事只会不了了之,说不得黄尚书他们还要吃挂落。”魏广德答道,随即他就详细给裕王分说了杨继盛之死中的一些疑点。

    当然,重点就是无法询证的,嘉靖皇帝对此事的态度。

    “你怎么能这么说?”听完魏广德的话,裕王有些不敢置信。

    “殿下,不管陛下当时是否被蒙蔽,或者其他,此事为他们翻桉,无疑就是在说陛下当初处置失当,这是让陛下难堪的事儿。就算陛下知道当初处置错了,但是在现在,也绝对不会承认。他的错处,只能等殿下你去改正。”最后,魏广德还是轻声对裕王说道,

    “想来,此事在遗诏中必然会有所提及,让你拨乱反正,给殿下收拾人心的机会。”

    “这.....”裕王一时间不知该怎么说了,要说魏广德说的对,可总觉得和他学的东西有冲突,思想上转不过弯来,可要说不对,他也不敢去赌。

    此事非同小可,关系到未来朝局的大事儿,他绝不能容忍严世番从刑部大狱中走出来。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的严世番也察觉到不对。自他进入京城后,他留下的伏笔就一直没有和他联系过。

    就算黄光升等人把大牢看守的再严密,也绝对不可能没有人向他传递消息才是。

    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只要有心,消息是肯定能传递进来的。

    一个两个变心可以理解,他准备的可不是几个,而是许多暗手。所以,严世番很痛快的承认许多罪名,甚至把自己怎么谋害那些正直大臣的过程都详细交代。

    严世番的供词让黄光升等审桉之人是如获至宝,没想到严世番如此就承认了所有罪责,终于可以给那些冤死的同僚一个交代了,而他此时也正带着那份抄录的供词前往徐阁老府上拜访。

    只是黄光升终究是进京城为官时间尚短,根本不知道其中的门道。严世蕃对嘉靖皇帝的性格太了解了,刚愎自用且爱面子,如果皇帝问罪于严世蕃,相当于打自己的脸,所以严世蕃有恃无恐。大风小说

    “那供词该如何写?”裕王此时被魏广德说的有些心神动摇,旋即问道。

    “严世番是‘反贼’而不是‘奸党’,这点务必顾全陛下的名声。”魏广德开始说道:“既然是反贼,那就必须有造反的证据,林润所告诽谤朝廷,私募精壮只是证据,而他的罪行是.......”说道这里,魏广德稍微犹豫片刻,最终还是狠心说道:“严世番勾接倭寇,意图谋反,证据除林润所告外,与他一起被抓获的罗龙文就是最好的证据。罗龙文不仅与大倭寇徐海、汪直熟识,与别的海盗头目来往密切,这都是有迹可循的。当初罗龙文在胡宗宪府上担任幕僚时,剿灭徐海倭寇,胡宗宪还曾为罗龙文请功,后又在严世蕃府上担任幕僚。他罗龙文从广西逃脱充军为什么不回徽州歙县而是去了江西分宜,就是为了保持倭寇和严世番之间的联系.....”魏广德详细把他编撰出来坑严世番的说辞告诉裕王,让裕王也从旁进行判断,看是否存在疏漏。

    不过裕王这会儿也不傻,说当朝首辅之子为了谋反去联系倭寇,他难道不知道联系边关军将更有用?

    魏广德的这些话,逻辑上行得通,但对应严世番的身份、地位就会有硬伤。

    在他摇头之际,魏广德只是笑呵呵说道:“逻辑上讲得通就行,其他的陛下明白。”

    “嗯?”裕王闻言微微一愣,随即又问道:“就这一条罪行吗?”

    “林润奏疏中有提到,‘世蕃用彭孔言,以南昌仓地有王气,取以治第,制拟王者。’”魏广德不紧不慢的说道。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