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隆万之变 > 539捷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追上去,抢下大车。」

    身边亲兵和董一奎等部将听到他的话,知道马芳的意思,随即振臂高呼起来。

    抢大车,那就是抢钱啊。

    虽然,这些大车上的财物是***抢掠汉人百姓的,可放到这里,所有人都知道,这些东西的主人,或许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的残忍,注定了他们不可能会活下来。

    所以,抢下这些东西,明军从将官到士卒,全都没有什么负罪感,这是他们拼杀后的战利品,理应他们分享。

    此起彼伏的呐喊在明军阵中响起,所有人都被前面的钱财刺激到了。

    只要再坚持一刻,他们不仅会获得击败***的殊荣,还会有许多钱财分派,已经疲倦的精神再次亢奋起来,士气陡然提高许多。

    后方的呐喊,再前方虏骑心生惧意,即便是黄台吉,在这个时候也没有琢磨明白是什么让明军士气陡然提升起来。

    跑出许久,丢下不少大车以后,明军的追击逐渐放缓,因为此时地势也陡峭起来。

    大路两边,不再有宽阔的平地,取而代之的是倾斜的坡地,并不利于骑兵奔马。

    地形的变化,不仅影响***撤退速度,也影响到明军追击速度。

    两军不得不向大路靠拢,而***也借此连续释放了数波箭雨,阻止明军的追击。

    比试骑射,明军显然是有劣势的。

    马芳训练出来的宣府骑兵,也只能是在冲锋的时候,保持相当的战力,因为明军虽然骑射不如长期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可是却可以配备精良的火器补充。

    而火器在骑兵交战中只能是一次性的消耗品,颠簸的马背上,明军骑兵根本无法完成重新装填,更遑论是在冲锋过程中。

    持久交战,对于明军其实就比较偏劣势。

    这也是这一时期火器和弓弩的巨大差距,在装填的简化和射速没有得到极大提高的前提下,火器始终还是比不得弓弩。

    已经抢下不少大车,明军也不想继续追击,虽然继续追击可能放大战果,可也可能遭遇***垂死一击。

    不过,这一切并没有发生,马芳掌控着一切。

    见好就收。

    此时,在马芳心里,涌现出来的就是这个词。

    正在追击,自然不可能紧急刹车,那只会造成巨大的人为灾难,那就是明军相互之间的碰撞甚至是踩踏小说

    抬起右手,缓缓降低马速。

    身后的大小将官看到后都是有样学样,纷纷抬手示意停下来。

    明军骑兵们看到主将如此,也纷纷放缓马速,眼看着前方不远处的***越跑越远,期间更是爆起两波箭雨。

    不过此时两军之间的间隔已经拉开,持续的交战***骑兵的臂力多多少少也受到影响,所以箭失大多落在明军队列的前方。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

    嘉靖年,虽然明国工部等衙门贪腐已经变得很常见,甚至规则化,可不管是内廷还是工部的武器局司在送往边镇的武器,也不敢全部都是次品,只是降低了次品比率。

    这样的好处其实也有很多,那就是边镇每年向兵部索要的装备可以更多,相应的户部和工部下达的制造任务就更多。

    只有到了万历年间,因为多种原因相互作用,才让明军武器质量彻底失控,产品绝大部分都是次品。

    贪婪的胃口,也是一点一点养出来的。

    留下两拨人马监视虏骑动向,防备他们打出回马枪,其余人马则开始往回走,开始打扫战场,救治伤员。

    两拨人马监视,自然也是为了在遭到***反扑时候可以交替掩护。

    其实,黄台吉接应打来孙部撤退,就是考虑交替掩护撤退,只不过打来孙部被打得实在太惨,根本无法接替他们,只能由他们一直殿后。

    马芳带着亲卫,很快就到了前面几辆大车前,看着装的满满登登的箱子和袋子,他就是心中一喜。

    箱子里的东西,卒需要啊。

    命随军书吏简单写了份战报,详细战报有的是时间写,还有功劳簿,这些都是兵部记功需要的。

    不过,马芳还是单独亲笔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往京城魏家。

    信中,马芳自然是对裕王等歌功颂德一番,直言是裕王关照,宣府军能够从朝廷领到足额给养,所以士气高涨,才可以摧枯拉朽般击败虏骑。

    这些话,也是魏广德之前的书信里告诉马芳的。

    因为,这些书信,除了极特别的信件外,他都会选择性的交给裕王观看。

    马芳清楚,这也是为了在裕王这位未来大明帝国皇帝心目中树立自己的地位。

    这是魏广德在照顾他,他当然乐意照做。

    至于战利品如何分配,自然不关他马芳的事儿,不过到了晚上,两个大箱子还是被董一奎的亲兵抬进了马芳的大帐中。

    打扫战场的工作还未完成,***的尸体都是要处理的,不过都是随便淹埋而已,可清理可用之物也需要时间。

    估计要干到明日,清理工作才会结束。

    董一奎带人离开后。马芳亲手打开箱子,许多的画卷,箱底还有不少笔墨砚台一类的东西,有几件烧纸精美的前朝瓷器,其中居然还有几件是金银、象牙制品。

    只是看了眼,马芳就合上盖子。

    这次也不知道会不会被召到京中,到时候再说吧。

    这两箱子东西肯定是要送往京城,交给魏广德的。

    他喜欢什么,自然就会先留下来,剩下的则送给兵部和其他衙门的官员。

    反正,他马芳也不懂这些,每年从朝廷拨发到宣府的军饷他就能分到万两白银,他也是满足了。

    宣府军的战报在入夜时分就被快马送到京城,虽然在黄台吉率部北上后,京城的戒严已经解除,可入夜的宵禁依旧。

    不过因为是战时的关系,兵部在各城门派出的官员并没有撤回,所以宣府信使第一时间就被吊篮提上城墙,信使和战报第一时间被送入兵部。

    马芳部战报中记述的巨大战果无疑让气氛凝重的兵部恢复了活力,实际上这

    两日的兵部都是死气沉沉的,因为蓟镇总兵孙膑战败被杀的消息已经传到京城,甚至已经被核实。

    蓟镇骑兵此战损失惨重,已经无力继续和***正面交锋。

    这样的战报,即便是杨博也是看的眼皮子直跳。

    不过,他还是老老实实把战报递送进内阁,等待皇帝御览,即便他此刻心里七上八下,心惊胆战不已。

    因为战事爆发,他已经数日没有回府邸休息了,都是在自己值房随便对付,书吏也为他在值房一侧铺设了床铺。

    这日正在睡梦中,忽然就被外面的嘈杂和「冬冬冬」的敲门声惊醒。

    「何事?」

    杨博倒没有被人惊扰而生气,其实这一刻他担心的是不是又有坏消息传来。

    他已经听到外面嘈杂的人声,显然事儿还不小。

    只听到门外传来葛缙的声音,「大人,杨大人,捷报,宣府军在平谷北面击败***,斩虏首千级。」

    葛缙的声音显得很是亢奋,杨博一激灵从床上坐起,随即快速披上衣服就过来开门。

    很快,葛缙和几个书吏快速进来,葛缙手里还拿着一份战报。

    书吏马上上前为杨博穿戴好衣服,不过杨博却已经从葛缙手中接过那份战报,有书吏掌灯过来照明,接着几盏微弱的油灯,杨博快速看完宣府马芳部的战报

    「总算可以给陛下交代了。」

    看完后,杨博不由得老泪纵横。

    这两日,他这个兵部尚书无疑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都是失败的消息,最后更是蓟镇大军惨败,总兵官被杀,若不是嘉靖皇帝的信任,他早就罢职了。

    有了好消息,自然他就想尽快送入宫里。

    「备轿,入宫。」

    「大人,陛下应该休息了。」

    葛缙那里不知道他话里的意思,赶忙说道。

    「那就先去无逸殿,交给阁老。」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