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定南卫:楚王府 > 第597章 横岭路远,天涯万里(2)

第597章 横岭路远,天涯万里(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和闻言,又改口称道:“上将军误会了,陛下今日差我来,是送上将军不假,可陛下之意,非要取上将军性命,陛下龙体抱恙,已经是数月不见好,晋王和辽王篡逆,畏罪自裁,陛下心神憔悴更甚往昔,圣疾难愈,转眼又该入冬了”

    “竟已到了如此地步?”杨泰只知杨景龙体难愈,却未曾想过是到了这般地步,多年前他便知道杨景身患肺疾,狂咳不止,多日见血,多年在暗中寻民间良医诊治而难愈,又不敢请太医诊治,故成了今日之患。

    陈和默默地点了点头:“上将军想必清楚,若是这般情形,长安城里于上将军,只怕是凶多吉少,故而陛下让奴婢来问将军一言,还望将军据实相告”

    “什么话?”

    “陛下问上将军,天涯海角,可愿去何处安身?”

    杨泰眉头微皱:“边塞雄齐,自是游走我大宁万里边塞,给我十年之期,可为天子上定边策,使我大宁人人可于边策之中觅太平之机”

    “为何不去淮南王府?”

    杨泰挥手一笑:“江南虽好,非我所愿,父子之情,不过尔尔,此生若可游走边塞万里,未再有憾”

    陈和此时向身后挥了挥手,年轻的太监端来了盛有杨景圣旨的盒子,陈和转手交到了杨泰手中后说道:“陛下之意,上将军还是当先去淮南,大宁山河一统,司马家余孽尽灭,东台之上,或也有上将军所愿之景,我大宁可不止有万里边塞,也有四海汪洋,至于淮南王长子之名,陛下说他苦思不得,还请将军亲自去淮南王府全父子之情”

    “这是?”

    “这是给上将军准备的通关文牒,若是将军来日出关,也有便宜,为将军和夫人驾马之人是前朝武圣首徒,当世武功无人可出其右,江湖万里,总不免有人不知天高地厚,他已答应陛下,十年之内,他会护将军游走周全,十年此时,将军可重回长安,取出圣诏,交于当今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自有安置之法”

    说罢,陈和指向那早已停靠在横岭关门下多时的马车:“陛下问过夫人,故而今日奴婢将夫人送来,何日动身,全凭将军之意”

    “陛下之意,是要我十年内不可回长安

    陈和闻言,浅浅一笑:“非是陛下不让上将军回长安,陛下说,上将军是可飞越苍穹的鹰,可游万里深海的龙,长安城,不该是上将军的囚牢,十年内我大宁不会再劳兴兵北伐王庭,天下百姓刚刚喘口气便遭了两王谋逆之祸,陛下给将军十年思灭国之法,也给天下百姓十年太平时日,与民休息,已是陛下交于太子国策,将军何日想回长安便回,只是长安城中,陛下说有欲加害将军与夫人者”

    “好,那你回京之时,代我谢过陛下,便说,臣感念陛下知我心意,十年之内,我杨泰不入长安,十年之后,愿率王师,灭北奴王庭,教我大宁子民,也可王庭牧马,天下太平”

    陈和与杨泰各行一礼,各自退去,杨泰站在城楼上感慨良久,少年时为情所困故步自封,不得已将一身热血洒在边关塞外,听惯了胡琴琵琶,见惯了尸山血海,愈发明白太平二字的不易,他不喜欢那张充满着阴谋诡计,四角之下俱是人命尸身的龙椅,更不喜欢站在奉天殿里,看着所有人向自己三跪九叩,却又不得不提防背叛的风景。

    无非是不回长安,不回便不回,高高在上的楚王殿下做够了,能征善战封无可封的天策上将做够了,如今做一个埋名于江湖的乡野村夫,他没能那么多惦念。陈和离开以后,杨泰知道,自己从这一刻真正的自由了,自由在横岭关前因为皇兄走上帝位而失去,自由也在杨景即将离开帝位而在横岭关失而复得。

    马车缓缓入城,杨泰在横岭关军前衙门的厢房里,见到了姜韵,如今的姜韵身姿已然比不得从前为楚王妃时那般可以倾倒长安内外,尽管又一次穿上了金丝钗裙,胭脂在姜韵的脸上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六年多阶下囚般的日子,也让姜韵添了银丝,曾经先帝眼中本该为大宁皇后母,可对于情义二字,却如同少年那般笨拙而不能言。

    “脱了便脱了吧,仗打完了,太平时日,寄情于江湖便是,我可不惦念长安的繁华,只是委屈你了”

    “妾不委屈,只要可以与夫君一道,便是天涯,亦无怨无悔”

    “哈哈哈哈”杨泰笑了,转过身来抱住了姜韵:“这不是那些市井百姓间唱戏的词么?你我都是做祖父母的人了,羞不羞?”

    被杨泰一句话说得无地自容的姜韵想要推开杨泰,可杨泰的胸膛哪里是这般轻易的可以推开的,这位取代先帝而在北奴都有大宁奇男子之美誉的楚王殿下,终于放下了自己所有的防备与遮掩。

    “陛下之意,是要我们先去淮南看看羽儿,再瞧瞧咱们的孙子,在江南多走走,我便想由南往北,将我大宁的边塞走尽,边塞之地苦寒,要不,你就留在淮南王府?”

    姜韵埋头靠在了杨泰胸前,抬头看着杨泰的眼角的问道:“夫君这是又要扔下妾一人不成?妾哪儿也不留,羽儿封王就藩,是陛下的恩赐,淮南王府,自是羽儿一人家业,妾早不愿做菩萨布偶的王妃,清苦如何,苦寒如何,绫罗绸缎,富贵明堂,都不是妾的家,夫君才是”

    “哈哈哈哈”杨泰今日的笑意再也不能抑住,连连称道:“好,好,好”

    这是姜韵除了得以封为楚王妃之后一生最为开心的长夜,枕边人不再是那个在自己眼中高高在上需要仰望的楚王殿下,从今夜起,杨泰做了姜韵眼中真正的夫君。

    命运拨弄,德国公府的确会尊先帝之意有一位大宁的皇后,却并非姜韵,而是那个渴望垂怜连名字都要与自己同音的姜筠儿,大宁来日天子帝后的叔叔婶婶,在永文七年的秋夜,做回了布衣百姓。

    又是一个天明之时,军前衙门前那位曾经为杨泰驾车的马夫早早的等候着即将南下的杨泰夫妻,与他一道的,是所有人在昨夜都在忧心杨泰安危的士卒,他们如同列阵一般在军前衙门前沿着城中唯一一条整齐的驿道肃立。

    自长安围城之日便未脱下的铠甲被杨泰收进了箱子里,这副奉先帝御诏而巧夺天工的天策甲胄被整整齐齐的叠放在不见天日的箱子之中,下一个穿上这副甲胄的人,也再是杨泰。杨泰和姜韵皆是布衣打扮,离京之时姜韵本可以带上诸多首饰,她却只挑了成婚那日的烧蓝点翠凤形钗。

    白渐鸿决意追随杨泰,故而勒马停在了马车前,还有几名与白渐鸿一道愿追随杨泰的骠骑营老卒,一道勒马停住,杨泰本意劝止,可白渐鸿只是说道:“将军,末将一身家业放在了北宁家乡,无牵无挂,七年前末将听命未曾侍奉左右,让将军受了委屈,今后的路,便交由末将陪将军走一遭吧”

    杨泰只好作罢,扶着姜韵坐回马车后,杨泰跃上了杨景命陈和一道带来的越影马,日行千里,取了乘风好去的意。陈和与今日留在横岭关前的各营主将一道候在边上为杨泰送行。大风小说

    “奴婢司礼监掌印太监陈和,恭送天策上将军!”

    “末将剑南道兵马掌印将军宇文恭,恭送天策上将军!”

    “末将河北镇守将军岳千帆,恭送天策上将军!”

    “......”

    有陈和起头,所有人也就没了顾忌,尽管他们不知道杨泰究竟会去往何处,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是天子的御诏,车马出关南下,知楚王从今日起重获自由的楚王旧部飞至沓来送行,许多人多已有了一身家业,自被朝廷拆散,没了坐骑的老卒也会跪在驿道边谈一句恭送之意。

    自横岭往东,先入金州,再下方州,后入商州,直入东都城时,浩浩荡荡,两千余骑汇入护送杨泰。而出东都时,已不再见一兵一卒,大宁的天策上将军,就此,消失在了所有人的眼前。

    而离开横岭关时,横岭关往金州驿路的一座山头上,纳兰瑜面朝杨泰车马叩首,默然泣声道:“臣纳兰瑜,恭送王爷”

    曾经大宁立国不久,长安有言“一见楚王误此生”,杨泰耽误的,又何止是宇文云还有姜韵的一生。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