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定南卫:楚王府 > 第575章 天子一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未过许久,杨瞻便被杨景吩咐人送回了明妃杭氏和杨婉的宫中,因为杨宁被杨景扔在了城门上杀敌守城,心如死灰明妃只知日日吃斋念佛为杨宁祈求平安,整个祥福宫里也就成了姑侄两人的天下。

    被明妃一个巴掌扇走的,是杨婉再也回不去的灵动活泼,从知道自己素日里很喜欢的高娘娘和皇嫂前后自尽才让自己的侄儿在这议论纷纷的皇宫内外得以保住一命那一刻开始,杨婉方才在恍然间惊觉,自己生在的是杨家,和天子同姓的杨家,杀戮本就是该见怪不怪的事。

    她有些后悔和自己弟弟的那一番豪言壮语,除了三日前杨宁托人找到陈和带入宫中的一个“安”字,身为大宁最受宠的公主,她连自己弟弟的生死都无从知晓。

    长乐宫里,那张本是为年岁已高的关内侯杨?匙急傅墓啄颈淮掖矣美词樟擦说死寄昵崛丛缫驯?涞氖?澹?罹盎故窍肴叭白约旱亩?踊赝罚?庹乓蛭?删?С且皇辈坏美肟??淘萃A粼谛星鸸鄣墓啄居直蛔吧狭寺沓怠

    天子圣谕,无人胆敢不从,景川门就此打开,被陈振领着二十名宫人还有一百羽林卫护着缓缓向辽军突然转而向东,距离长安咫尺之遥的大营靠近。

    鼓声渐止,杨景也有些疲乏,在御榻之上昏昏欲睡时陈和却来了,带来了一个他刚刚听闻便立刻下令处死归城游哨的消息。

    “奴婢见过主子”

    杨景缓慢地睁眼看着陈和又是跑出了一身大汗,随即问道:“什么事让你如此着急?”

    “回主子,九城兵马司来报,今日九门擂鼓示警是因为辽军移至东城外十里,本以为贼以在意在宫城,可却扎营于城东,未再进寸步”陈和先说完了军情,接着也埋头下去,沉声说道:“还有一事干系甚大,请主子勿要动怒”

    “都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朕这一怒,已是寒酸了些,你且说来听听”杨景头朝陈和这一面靠了一靠。

    “前些时日出城的哨骑今日因为辽军移营,趁乱逃回来了,说是昨夜辽庶人领五千狼骑出营”陈和说到此处故意停了一番,再重重说道:“夜会楚王殿下,说是楚王殿下有与辽庶人媾和之意”

    杨景目光之中闪过一分迟疑,没有说其他的,只是直接问道:“有几人知晓了此事?”

    “哨骑入城,直接禀于上将军,上将军说干系甚大,便交于了奴婢,陛下放心,奴婢已经命人去料理干净,上将军和陛下之外,必无人再知晓此事

    “错漏百出的离间之计,朕自是不会信,楚王要与这逆子媾和,何必如此大张旗鼓,朕的儿子,都心思太厚了些”杨景哑然失笑,又自嘲着说:“莫不是以为朕老了,昏聩无能,都瞧不清他们这些把戏了?”

    “陛下明鉴”陈和俯首谢恩了去,杨景却是继续指使道:“去告诉上将军,既然已经知道老七尚在,那便想想如何里应外合,破了这长安之围。若是消息及时,曹蛮和荆州兵马也该快到京城了,你也想想如何能让宇文恭知晓长安之围已尚且危险,安心护卫太子便是”

    “诺”

    辽军的异动很快也传到杨宸的大营之中,本以为杨复远是想放手一搏攻取长安的杨宸正要亲率兵马夹击,却又很快收到了辽军只在十里外扎营而未进一步的消息。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杨宸也在这番你进我退,相互试探的暗战之中备受折磨。

    昨夜的那场风波刚过,刚刚安营扎寨的辽军便又被人走到了营前,天子近侍带着一口棺木入营求见杨复远的消息远比杨宸昨夜约见杨复远传得更快。杨复远亲出寨门拦住了早已被数倍于己的狼骑团团围住的陈振一行。

    “见过将军”陈振看着横刀立马于寨门之前的杨复远,还是先尽了礼数,谁知杨复远却不依不饶地问道:

    “陈公公也是宫中的老人了,莫非不认得我?我杨家的家奴,见了本王,为何不跪!”

    陈振倒也不害怕,这么些年每日睡前都已想过看不见明日的太阳,死对他而言,算不得什么。听见杨复远如此狂悖,陈振也是毫不退让:“我乃天子近侍,天子有诏,辽王陈和也是连连请罪:“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去,传朕口谕,太子杨智率宇文恭及剑南兵马十万入京,十日之内列阵长安九门之外不得有误;湘王杨恒及荆州兵马五日内列阵九门之外不得有误;护国公曹蛮及河东河北兵马三日之内列阵九门外不得有误!违朕圣谕者,斩!”

    “诺!”陈和不知这是一时气话还是如何,只能埋头应承下来,想起了什么的杨景又说道:“再传谕城外楚王,君父被困,他坐视渭水之畔是何道理?是不是要等着那逆子逼死了朕,他才愿入京共襄国难”

    “诺!诺!诺!”

    陈和只是应话却不见动静,又被杨景逼问一番:“还不去传诏?影卫里养的那帮江湖人今日就用了吧,朕的圣谕,必要让这帮孝子忠臣给朕听清楚咯,去,去让忠臣杀乱臣,去让孝子杀逆子,让朕看看谁是忠臣,谁是孝子”【1】

    【6】

    【6】

    【小】

    【说】

    怒不可遏的杨景死死的攥着手中的拳头,这一辈子未曾有一日不是如履薄冰,在先皇面前一心读书绝无妄念却没能护住一生所爱,不争的时候,被先帝逼着他争,要他做旁人的磨刀石,争的时候先帝要他放手,将十余年谋划拱手于人。

    喊了一辈子的母后不认他这个儿子,推波助澜逼死了王妃,又要他保住自己的弟弟把江山相赠,未有一日不曾诅咒自己早早驾崩好让天下大乱,弟弟来重整河山。文臣武将以有拥立之功逼着他杀了自己的手足兄弟,便是废为庶人也不依不饶。

    谋逆作乱的三弟仅仅是因为被召入京在满朝文武前被呵斥一番,就勾结外人趁着自己北伐被围想要溅血禁中,临死之前也不忘诅咒自己子孙世世代代手足相残。自己尚未驾崩,半辈子的枕边人就处心积虑,生怕自己多活一日太子便不能继位,费尽心思想要回头是岸,留住一命的儿子如今也说出了这番诛心之言。

    杨景此生为许多人都想过了,先皇,先太后,皇后,几个心里一直有怨的弟弟,儿子,孙子,还有自己御座之下的文武,还有那北地摇摇欲坠的世族,还有长安城里这些想着权势富贵的勋贵侯门,还有远在江南的清流士人,还有不可计数的寒门书生,还有边塞独面风沙的大宁儿郎,还有这扬扬四海的天下万民。

    可没有一人为杨景想过,一个继位之前未能沾染一兵一卒的皇帝,是如何用了七年光景走到了今日,成了比先帝在时皇权更为稳固的天子。他的心肠自然是比所有人都要冰冷而坚硬,他的谋划,自然要比所有人都想得更深更远。

    可这一刻,杨景愤怒了,他不想再考虑其他的后果,不想再这样耗下去,用最少的兵马钱粮为太子铺好走上御座的所有的路。

    辽军也是从今夜开始对长安城里往四面奔去的哨骑渐渐有心无力起来,影卫大牢里被豢养的疯子和鹰犬悉数被放出了长安城,要把天子的愤怒,传到这些跺跺脚就能让大宁一角为之颤动的权贵们耳边。

    杨复远显然没有想过,这座在自己兵威之下摇摇晃晃的长安城,只是用了短短一夜便成为了自己再难仰望的天堑沟壑。

    他还在费尽心思的筹谋,筹谋佯攻数日后以雷霆之势杀入长安,筹谋如何声东击西,筹谋从北面地下挖入长安的密道是不是已经到了长安脚下,筹谋怎么防着自己的七弟以免两边俱伤后被杨宸钻了空子,筹谋如何在长安城下打败所有人然后和自己的皇祖父一样,走进长安成为长安的主人。

    可杨复远错了,错在他本就应该在兵围长安就数日强攻,尽管这样他也是强弩之末禁不起被宇文恭拥立称帝的太子重重一击。错在他天真的以为,自己可以在长安城下打败所有勤王的兵马,然后告诉自己的父皇,天命有归,当归他杨复远。

    可胜算,在冥冥黑夜当中,已经再也不剩一分,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也许有所出入,但要踩死自负到已经不知天高地厚的辽藩,在如今看来,不过是易如反掌。

    只要杨泰继续坚守长安,杨复远便只能静静地等着长安城外杨景许久前布下的天罗地网朝自己扑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