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哈利波特之晨光 > 第六章 “小白鼠”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西弗勒斯当校长的那一年,卡罗兄妹歪曲、丑化麻瓜的教育方式和**对德国民众进行洗脑的方式是一样的,有分辨是非能力的人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可是对于没有什么分辨能力的孩子来说却是可以接受的

    波莫娜不知道卡罗兄妹对西弗勒斯有多大影响,她只是希望他和那种激进的思想保持距离。

    在他们回来之前,食死徒战犯们的日子不好过,心理学上有细化和泛化效应,细分要求的是准确集中,而泛化则相反,无限扩大目标人群,斯莱特林普遍存在纯血主义,食死徒让人们对斯莱特林产生偏见,而斯莱特林在破坏魂器的时候是存在功劳的,如果人们忘了,那么以后谁再分到斯莱特林就会被歧视,大家互相歧视还怎么和平共处。

    “倒牛奶”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奶农害怕如果自己将卖不出去的牛奶免费赠予别人了,自己其他的牛奶也卖不出去,所有人都等着他分牛奶。

    人都是存在惰性的,这种惰性个别人确实存在,但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新教徒普遍很勤劳,这种以偏概全的心理行为就是泛化。

    人类行为实验涉及很多伦理问题,泛化实验目标叫小阿尔伯特,他的妈妈为了试验一天一美元的酬劳而让行为学家对他实验,一开始人像婴儿一样,什么都不怕,可是一些本能还存在,比如巨大的声响,小阿尔伯特每次一抚摸小白鼠科学家就发出巨响,阿尔伯特就哭了。

    后来小阿尔伯特每次看到白老鼠就害怕得哭,不只是白老鼠,白毛巾和白兔,连人类的白头发也能让他害怕。

    要逐个判别分析一个人是好是坏太难了,泛化的话就简单多了,很多人会不自觉地选择一条轻松的路,奶农的心理是只要你穷你就想不劳而获,等着吃白食,事实上很多人愿意以工换取食物,大萧条时期人都饿到营养不良了,谁还会挑工作体面不体面。

    只要具有一种特征,比如手臂上有黑魔标记就能引起人们的恐惧,不论有这个标记的是西弗勒斯、德拉科还是贝拉特盘之前,没人会相信大萧条会那么惨烈,股票市场的泡沫是投机者造成的,他们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即便有禁酒令一样纸醉金迷。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在安禄山大军攻破潼关前,长安城的人们也不相信有人会发动判乱。大风小说

    因为有报纸的宣传,巫师们也不相信伏地魔真的回来了,他们相信福吉的宣传,认为“一切都很好”,反而觉得哈利是个疯子。

    法国大革命人民攻破巴士底狱,读历史的只记得当时的人们思潮的变化,很少有人注意到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更不会有人将它和火山爆发联系起来。

    就在拉基火山喷发的同一年,日本浅间山也喷发了,火山喷发不一定是独个,也可能是连锁反应,人所谓的文明是在食物有足够保障的情况下存在的,没有食物保障就算到了20世纪40年代一样存在食人这种野蛮的现象,是保持人性,倒在雪地里饿死,还是为了活下去,变成“老虎”吃掉那些倒在地上的人?

    少年派选择了老虎,他给自己编了个充满了奇幻的故事,有浮岛、有猫鼬还有盛开的莲花,谎言说了一千遍自己就会相信了,他吃了他的恋人,然后又和别的女人结婚了,这就是男人,永远那么现实,知道“忘记”和“前进”,不像女人一样会那么容易沉浸在过去和回忆里。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他们就是这么理性得邪恶着,19世纪英国人走私鸦片到中国,现在中国黑帮在西方世界举着复仇的旗帜打“新鸦片战争”,在大麻贸易上赚了很多钱。

    读书的目的是有辨识能力,不能为了“合群”而和其他人一样吸食毒品,当然没人会把这个劝解当一回事,他用的又不是海洛因,而是软毒品,就跟逃课糖一样吃了之后会在自己身上产生“好玩”的效果,他的同学们都是这样的。

    没有危机感的世界就像老鼠乌托邦,渐渐得走向自毁。

    当然,人不是老鼠,又不是所有人和皮特佩迪鲁一样,阿尼玛格斯是一只老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