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 第1196章 士农工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陛下,这么做恐引起百官非议,朝堂不得安宁啊。”

    长孙无忌率先挺身而出直言劝谏,害怕跨度过大,百官一时无法接受,朝堂吵得不可开交。

    他内心清楚皇上联合赵牧推行之事,百官于朝堂难以改变,怎奈事情影响甚大,必须分析利害,权衡利弊,再徐徐图之。

    “玄龄,文本,懋公,你们觉得呢?”

    李世民瞥了眼长孙无忌,没有听信一面之词,视线转向宫殿其他官吏。

    他决定引导发明创造,强化国防,扩疆戍边,绝非临时起意,反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犹记得当年赵牧首度驾驶热气球腾空,长安百姓以为仙人降临。机车,越野车出世,同样在长安城引起前所未有的轰动。然而,出现次数多了,百官,百姓早已见怪不怪

    这几年,各地出现许多新技术,极大改变劳作方式,提高百姓收益,坊间丝毫不反感发明创造。

    何况学院培养的诸多匠人,陆续获得官职,荣誉和财富。

    发明创造,改良物品,俨然成为热潮。

    今朝堂把以前固有的情况制度化,法令化,他不相信百姓反对。

    朝堂百官么。

    他相信凭借自己君威,赵牧的三寸不烂之舌,必能说服百官,使诸多事情顺利推行下去。

    长孙无忌一家之言,未必是金玉良言。

    房玄龄徐徐出列,抱拳作揖,声音低沉的说:“陛下,贞观四年以来,长安时常出现各类稀奇古怪之物,百姓早已习惯,何况陛下所推之法,利于社稷,利于百姓。

    或许百官初闻难以接受,臣相信假日时日,成效越来越多,阻挠的同僚肯定越来越少。”

    岑文本抱拳徐徐的说:“没错,楚王素来眼光毒辣,眼界长远,懂常人所不懂,既然利于社稷,造福百姓,为何推广呢,陛下常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今陛下所行之事,相信百姓肯定能分清利害,明白是非。”

    李绩托腮思索,默不吱声。

    说起来,作为统情无疾而终。

    思量片刻,李世民微微摆手,示意百官退去。

    今日稍稍试探,内阁意见各异,他该想方设法说服百官,顺利推行自己的计划。

    良久,李世民揉着鬓角起身,向殿外叫道:“来人,陪朕出宫

    皇宫,广场。

    房玄龄,岑文本等人出宫时。

    长孙无忌侧首瞥了眼房玄龄,疑惑的询问:“玄龄,陛下何意,为何突然向工部方面发力?即使赵牧造出大将军炮,各类利器,也不至于全国范围内推广,此举耗时耗力,费力不讨好。

    你该劝劝陛下啊,为何支持陛下的提议呢。”

    “陛下何意,你还不明白吗?”房玄龄捋着胡须淡淡的说,若他猜测没错,皇上为贞观盛世锦上添花,推动科技发展,最大化改变过去固有的生活方式。

    据他所知,赵牧征战归来带回海量萨珊,可萨的书籍,皇上早下令弘文馆,崇文馆内学士翻译,学习萨珊,可萨文化,特别是两国出类拔萃的技艺。

    显然,皇上不拘泥于以往的文治武功,希望创造属于自己的盛世。

    “呃...”

    长孙无忌汗颜。

    他明白什么,他的确不明白啊。

    依他所见,皇上策略过于冒进,甚至冒失了。

    这时,禄东赞出声说:“国公,你久居长安,对长安变化见怪不怪,下官则有截然不同的想法。贞观初年,下官代表吐蕃出使长安,沿途所见所闻让下官惊目结舌。

    不过,那时大唐各地以农业为主。

    后来下官沦为俘虏来长安,相隔七八年再度目睹沿途所见所闻,却是另一番风景。

    手工业。

    贞观十年以来,大唐手工业遍地开花,作坊越来越大。不论先进的冶炼技术,制盐技术,或改良的丝绸方法,均给大唐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官素来愚钝,已有所察觉。

    陛下英明神武,泰山封禅途中,以及北地巡游时,肯定察觉到各地变化,想来因此大力推行新技术,提高匠人地位。”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