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沈安荣锦瑟 > 第528章 梁帝对水泥的兴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陛下,迁都一事,事关重大,劳师动众牵扯甚广,不可轻易决断,如今赵郡战局平稳,且各地军马调动,众军拱卫,安全无虞!”晋西刘氏的代表大臣立刻反对。

    虽然西梁皇帝不是汉献帝那般无兵无权的废物,达不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作用。

    但谁不想将皇帝置于自己的眼皮底下呢?

    两人的话题立刻引爆了所有大臣的议论,顿时大殿中人声鼎沸起来。

    西梁皇帝始终一言不发,天下豪族各自为利纷争不断,他作为皇室一员,自然非常清楚。

    对于梁帝秘密练兵,欲图解决世家门阀附在朝廷身上吸血的问题,他也深为赞同。

    只是现在他必须将这些人团结对外,否则根本无力抵抗大梁新军的进攻。

    他必须在其中找到平衡点,才能让西梁这个松散的政局,能在对外的时候,同心戮力。

    这相当考验他的政治手段,不过他的能力明显还不足以做到,但他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因为他有个好儿子。

    他看了一眼皇甫仁轩,微微颔首。

    皇甫仁轩立刻会意,往前迈了一步,朗声喝道:“诸位噤声!且听本宫一言!”

    众人还是很给面子的,而且大家都知道,太子其实就是西梁皇帝的首席智囊,大多数政令都出自于他的谋划。

    说他是影响西梁朝局的最重要人物,一点也不为过!

    大殿立刻安静下来,队伍也整齐划一的分成两班站立。

    皇甫仁轩等大家都安静下来后,清了清嗓子道:“迁都一事,父皇和本宫早先已经商议过,确有迁都至其他地方的想法,也分别派人到西凉、西川等州府查勘。”

    “但目前局势发生了变化,迁都不得不暂时搁置,变化之一,据本宫安插在大梁朝廷的细作回报,梁帝已经密令白无极北上,正向永泰集结

    “此时若是迁都,定然会让我国军民以为朝廷无力抵抗,导致军心涣散,对战局不利!”

    他的语言艺术非常高明,既没有得罪想要迁都的大臣,又反对迁都,安抚了晋西刘氏的人。

    而此话一出,大殿也再次热,或许雁荡关是个保存实力的好去处。

    沈安会不会发难还是两说呢!

    各怀鬼胎之下,众人又商议了一番土豆苗交易的事情。

    沈安提出的交易清单涉及硝石、白糖、绿矾等诸多东西,不是一家能凑齐的。

    等到所有任务分配下去,大殿立刻陷入了喋喋不休的争论之中

    土豆苗如何分配!

    这关乎着接下来的秋收,谁能得到海量的粮食!

    几家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有人大打出手。

    西梁皇帝和太子皇甫仁轩似乎见怪不怪,也懒得插手其中,甚至还有些乐见于此。

    作为万人之上的天子,最担心的不是手下有矛盾,反倒是他们太团结!

    眼下强敌环伺,对外的团结,他们不需要过多的笼络,便能让他们团结起来,所以只要能一致对外,关起门来,在里面怎么吵都没关系!

    和西梁朝廷的内斗异常严重的局面相比,此时内部已经没有世家门阀掣肘的大梁,在政局方面显得异常和谐,几乎所有政令都出自于太极殿御书房。

    此时,梁帝正端坐在龙案后面,静静听着太子皇甫胤安将此次去往云州的事情一一奏报。

    新任大梁丞相姚成本拱手说道:“陛下,太子此行虽未能从云州带回土豆育种技术,但能挑拨逆贼和沈安之间的关系,算是居功至伟。”

    无论是大梁还是西梁,之前本就是一国一体,关系错综复杂,各自朝堂上都有些眼线。

    西梁向雁荡关增兵的消息,自然很快便传到了梁京。

    姚成本原是太子东宫三师太傅,寒门出身,但在儒学之道上,被世人堪比孔孟,这才凭借名声入得东宫为师。

    “夫子谬赞,胤安愧不敢当!父皇让儿臣此去的目的未能达成,儿臣有辱使命!”皇甫胤安不敢居功自傲,朝梁帝拱手谢罪。

    “无妨!”

    梁帝摆手:“你已经尽力了,沈安奸狡多诈,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他不肯交出育种技术,也在预料之中。”

    “你提到的水泥,却让朕着实有些兴趣了,这东西若是用来修建城池的话,恐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