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赛点 > 1188 不同理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耶!”

    高文高高地举起双手,振臂欢呼,嘴角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就仿佛凭借刚刚这一分赢得法网冠军一般。

    纯粹而真诚,能够深深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幸福。

    连带着,球场对面的纳达尔也跟着展露笑容,朝着高文竖起大拇指,再次表示赞扬,这一分确实精彩。

    球场边,托尼叔叔和罗伊格交换了一个视线,惊讶掺杂着惊喜,然后,两个人也双双为高文送上掌声。

    连续两分,高文确实打出了自己的风格,在强强对抗之中的变化,巧妙运用红土球场的特性创造机会。

    从整体来看,高文还是处于过渡期,没有能够完全摆脱硬地的习惯、也没有能够完全适应红土的特性,不仅是移动、击球等等基本功而已,还有战术布局和击球选择等等也能够看出“硬地球员”的烙印。

    此时,就能够看出高文的青涩了,缺少比赛经验——

    在红土球场,还是显得陌生,水土不服,特别是以前没有赛季中途转换的经验,一切都显得兵荒马乱。

    他需要更多时间,从硬地模式切换到红土模式,并且重新构建自己的比赛,甚至思考方式都需要调整。

    一直到今天,他们终于能够百分之百确定,高文确实是职业巡回赛的一年级生,这一切是做不得假的。

    但恰恰是如此局面下,不得不承认,高文再次展现出自己的网球智慧,充分在自己现有状况以及武器库里寻找到最合适最恰当的方式,提升竞争力,将对抗延续下去,并且努力寻找扭转局面的办法。

    难得!

    着实难得!

    考瑞尔和阿加西两位北美培训体系出身的球员,为什么能够打破桎梏登顶法网

    难道是因为他们的打法风格适合红土吗?

    当然不是。

    而是因为网球智慧,他们都是擅长思考并且擅长调整的球员,找到在自己不擅长场地发挥强项的方法。

    由古至今,在不同场地都能够奉献精彩表现,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硬地到红土再到草地。

    也正是因为如此,罗德拉沃尔在1969年完成年度全满贯的壮举,却被认为是难以复制的一个壮意味深长了。

    专业人士们不断强调,新生代没有能够崛起,主要就是因为四巨头太过强势,哪怕后来格局发生改变——

    先是穆雷因伤差一点点就要退役以至于“四巨头”变成“三巨头”,后是费德勒和纳达尔双双因为伤病困扰经常打打停停以至于ATP成为群雄围剿德约科维奇的局面,但巨头就是巨头,威慑力依旧客观存在。

    然而,真的是如此吗?

    其实,伴随着时间推进,包括德约科维奇也不例外,参赛数量急速减少,精简赛程、围绕大满贯展开,甚至就连大师赛也偶尔会缺席,这也使得两百五十积分赛、五百积分赛的竞争格局完全开放。

    尽管如此,年轻一代的球员们依旧没有能够快速成长起来建立自己的统治力。

    从“90后”到“95后”,能够在不同场地夺冠的球员,一共就只有四人,迪米特洛夫、蒂姆、普伊和西西帕斯

    这一现象,值得细细深思。

    视线,重新回到高文身上。

    客观来说,草地赛季还没有开始,红土赛季才刚刚到来,高文还没有打过正式比赛,仅仅只是训练赛而已,所以,高文是否能够横跨三种不同场地延续强势表现,甚至登顶夺冠,这依旧是一个未知数。

    但是,和那些“无脑吹”的媒体们不同,他们现在看到了高文的训练赛,并且看到了高文的网球智慧——

    短短不到四天时间而已,从脚步移动就可以看得出来,高文还是非常生涩,依旧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然而战术层面上,高文却已经渐渐摸索出自己的红土风格了,一点一点从硬地战术框架里调整。

    对此,罗伊格深表欣赏。

    目前为止,围绕高文的赞誉着实数不胜数,而且种类繁多,高文的战术布局和比赛智慧也得到无数认可。

    不过,切换场地则是另外一回事,就连穆雷这位“战术大师”,在不同场地的打法风格也没有明显区别,倒是费德勒和纳达尔两位“复古风格”的球员,往往会根据不同场地对自己的打法和战术做出调整。

    高文,更像后者,这也是罗伊格再次对高文刮目相看的根本原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