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赛点 > 1146 心态调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6:4”。

    决赛,首盘胜利,属于德约科维奇。

    事实上,比分根本无法体现比赛进程的焦灼,也许从五十七分钟的比赛时间上,可以窥见些许端倪。

    本场比赛,率先破发的,是高文。

    开局阶段,高文抓住德约科维奇习惯性的慢热,率先破发,并且随即保发,转化成为比分上的领先。

    但是,进入盘中,德约科维奇找到状态扭转局面连破带保,一度连赢四局,最后在发球胜盘局里挽救一个破发点,以强势表现压制高文的反扑,兑现自己的第三个盘点,先下一盘,迈出胜利的一步

    你来我往。

    强强对抗。

    长回合的多拍拉锯屡屡上演,拍手叫绝的精彩好球层出不穷,这场决赛,绝对值回票价,不虚此行。

    一盘比赛,耗时五十七分钟,这就是最直观的数据,足以说明诸多问题。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率先取得破发的情况下,高文怎么会连丢四局,让出优势之余,也丢掉首盘胜利,这是怎么回事?

    失误频频?状态下滑?操之过急?心态波动?体力掉线?

    不是,不是,全部都不是。

    原因,只有一个:

    德约科维奇。

    不是高文打得不好,而是德约科维奇打得太好,显然,世界第一对本场胜利,来势汹汹、志在必得。

    比赛开始前,桑普拉斯和阿加西就已经预见,德约科维奇必然从战术层面作出改变,打破对峙平衡。

    看看四巨头之间的对决就知道了,他们彼此之间的碰面次数着实太多,少则二十次,多则四十次以上。

    网球,不是集体项目,而是个人运动,这也意味着,“参赛阵容”方面没有调整空间,每次都是一样的:

    上次是这张脸孔,这次也还是同一张脸孔,千篇一律。

    自然而然,当两位球员之间的交手次数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彼此基本就没有秘密可言,就如同一本摊开的书籍,一切都是公开的,特别是球员的风格和技术成熟之后,武器库里的存货也就一目了然。

    强项和短板,优点和弱点,全部了如指掌,甚至于,对手可能比自己还要更加了解自己的所有技能。

    在如此情况下,球员应该怎么做?

    仅仅只是相信自己的临场发突破的倔强。

    也就是说,“这位年轻后生出色归出色但还没有强大到逼迫我改变策略制定针对性战术的程度仅仅依靠我的基础战术素养做出细节调整就已经足够我相信自己能够正面突破毕竟无数大方大浪都过来了”。

    严格来说,并不是轻视或者鄙视,只是还没有给予真正的重视。

    事实上,德约科维奇的想法,也不完全是错误的——

    墨尔本,先胜两盘,并且在第三盘也已经手握连续三个破发点,只要兑现一个,结局可能就不一样。

    印第安维尔斯,尽管先丢一盘,但第二盘也扭转战局,第三盘也未必没有机会,胜负就在毫厘之间。

    可惜……失利就是失利。

    尽管胜利已经触手可及,但没有兑现赛点,那么就是失败,竞技体育的世界就是如此简单,也如此残酷

    所以,德约科维奇调整了战术,在两位球员六次碰面里,首次做出战术框架的调整,这也意味着:

    高文,终于得到了德约科维奇真正的重视。

    当然,困难依旧客观存在。

    首先,从印第安维尔斯到迈阿密,时间距离太近,调整战术框架,并不容易,整个战术思路可能也欠缺考量,难免存在一些纰漏,是否能够奏效,也需要边走边看,通过比赛进行检验。

    其次,两项赛事持续四周时间,高文依旧年轻气盛,状态恢复和体能储备都更胜一筹,德约科维奇在调整战术的同时还需要保持击球成功率,另外还需要面临体能考验,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

    经过印第安维尔斯那场铭心刻骨的失利之后,德约科维奇已经调整心态、端正态度——

    高文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不仅仅是现在,接下来整个赛季乃至于后面更多赛季,都将是一种常态。

    他不应该以一场比赛的胜负得失作为转移,目光应该看得更加长远。

    迈阿密的这场决赛,如果能够取胜,那自然最好,但也没有必要太过欢喜,因为未来还有很多对决;如果失败,同样也没有必要失望,因为这就是迈出尝试和改变的第一步,蓝图,这才刚刚铺陈开来。

    德约科维奇是这样想的,同样也是这样做的,然后,事情也就稍稍不同起来。

    (本章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