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赛点 > 1127 抢攻变线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二区。

    二发。

    外角。

    经典套路。

    面对第三个局点,小兹维列夫终究也还是选择了二区的传统经典,依靠外角压制反手,将对手拉出场地,进而为自己创造下一拍进攻的机会,从时间和空间角度来看,发球一方都能够抢到更多优势。

    那么,高文呢?

    高文完完全全不紧张,这一分,丢了也就丢了;“最高消费”,被打破也就被打破,这根本就没有影响——【1】

    【6】

    【6】

    【小】

    【说】

    全局,这才是唯一重点。

    反正,比赛刚刚开始,这才是第一局,小兹维列夫发球状态不俗,即使保发也实属正常,他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进入比赛,他需要进行不同尝试与组合,场外的风风雨雨完全没有影响他的击球选择。

    如何破解小兹维列夫的发球?

    毕竟,如果高文想要在小兹维列夫的发球局里有所作为,就必须接起他的发球,否则根本就无法形成回合。

    高文不止一次对阵过发球大炮,职业生涯成名之作就是在美网击败伊斯内尔,所以他深知,对阵发球强势的球员,好好把握二发的机会,并且从二发入手施加足够压力,迫使对手必须更加依赖一发——

    自然而然,一发的压力就会增加,连带着整个发球环节都会感受到压力。

    所以,机会,必须把握住。

    当小兹维列夫一发下网的时候,高文就已经准备好抢二发了。

    外角。反手。

    准确预测。

    蹬地,推送。

    快速移动。

    双手反拍早早引拍,整个挥拍动作干净简洁,尽可能在小范围空间里完成,减少自身主动发力的动作、依靠节奏和速度带动挥拍,完成借力打力的推送。

    干脆利落!

    时速165公里的二发,可以明显感觉到,小兹维列夫有意识降低球速,追求落点,试图通过线路完成压制。

    落点,确实不俗,落在发球区的小三角之内,准确无误地压线,落地之后强烈外旋和上旋转了出去。

    尽管高文预判准确并且提前移动,但发球一方的优势还是抢占先机,以至于高文的脚步还是欠缺些许。

    却见,高文的上半身前倾,在横向移动之中顺着身体惯性,手臂和球拍一路延伸,依靠小范围转态。

    高文和小兹维列夫就是一种代表,其实,两位球员都不是力量型的,但两个人都具有很强的变线能力,依靠的就是拍头速度。

    区别在于,小兹维列夫的反手变线能力更强,正手变线能力则稍稍不稳定;高文则正反手相对均衡。

    从墨尔本击败德约科维奇到印第安维尔斯击败费德勒,高文敢于大胆出手、冒险变线,凭借的就是自己的拍头速度和击球手感,哪怕没有强悍的力量支持,他也依旧能够打破平衡。

    此时,也是如此。

    作为接发球一方,处于先天不利的局面,在脚步没有跟上的状况下,高文依靠双手反拍的快速挥动,完成变线。

    手腕,一甩、一推。

    电光火石之间,看似简单轻松的击球动作,就已经形成撞墙效果,直接将小兹维列夫的发球撞击回去。

    直线!

    搏杀!

    网球,化作一道流光,朝着小兹维列夫正手底线大三角的深区窜过去,转眼之间,碰撞声响就已经传来。

    击球声、落地声、撞墙声,连续三个声响,清脆而扎实,一呼一吸还没有来得及吐气,就已经形成死球。

    轰!

    小兹维列夫只能望球兴叹,发球动作还没有完全恢复,眼睁睁地目送网球消失在阳光里,一阵沮丧。

    肩膀,控制不住地耷拉下来。

    回发球ACE!

    “40:40”。

    怎么回事?

    本来,小兹维列夫手握连续三个局点,看似就要轻松保发,这一局已经掌握主动,但一个眨眼的时间,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三个局点就已经全部消失,双方来到平分,接下来就要面对关键分的考验

    整个局势的变化着实太快,陷入一团迷雾之中。

    小兹维列夫转头看向球员包厢,朝着自己的团队投去视线,无法抑制地嘟囔着,似乎在表达自己的不满。

    所以,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重新转回头来,小兹维列夫的视线余光就能够看到球场另一侧的高文——

    没有庆祝。

    高文甚至就连握拳都没有,而是细细瞄了一下回球落点,然后就朝着球场另一侧走去,准备下一分。

    就这?

    小兹维列夫觉得胸腔如同风箱一般,怒火几乎就要爆炸。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