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赛点 > 949 一点偏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盘分,“2:2”。

    局分,“2:2”。

    小分,“40:AD”。

    时间,04:40。

    比赛,已经进行了四小时四十分钟。

    墨尔本当地时间,深夜十一点四十分,距离午夜还有二十分钟,从种种迹象来看,“今天之内”结束比赛应该是不可能了,他们将陪伴着彼此一起跨过午夜时分,并肩欣赏这场可能载入史册的一场比赛。

    尽管已经濒临午夜,但现场气温依旧在节节攀升,罗德拉沃尔球场如同一座活跃的火山。

    进入决胜盘后,两位球员都稍稍调整了一下,开局平稳,各自在发球局都没有遭遇挑战,轻松保发。

    第五局,德约科维奇率先出现波动,送出一个破发点,尽管用发球抢攻挽回,但紧接着又送出第二个。

    一个小小的细节,德约科维奇的正反手回球明显保守了许多,开始持续不断的兜球,进入底线拉锯模式。

    一方面,这是德约科维奇最擅长也最喜欢的回合节奏,消耗高文体力和精力的同时,也可以消耗年轻人的耐心和意志。

    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德约科维奇的整个战术策略发生本质改变,前三盘更加积极更加冒进的打法不复存在,他开始进入“打太极”的阶段,将所有风险全部抛给高文,自己则稳坐钓鱼台,这也是经历第四盘之后,世界第一重新调整之后的全新战术。

    论经验,无论是大满贯决赛,还是巡回赛,德约科维奇都高出高文数个段位,此时就可以看得出来,在第四盘的时候,高文依旧全力以赴,德约科维奇却已经开始为决胜盘布局。

    决胜盘发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德约科维奇的“发力”,和普通球员稍稍不同,呈现出来的局面也就不同。

    然而,实际情况和德约科维奇的预期,稍稍有些偏差,因为高文炙手可热的状态和手感并没有下滑,不仅没有,而且依旧保持高频率高强度的状态,持续施压小说

    现在的博弈焦点也就悄然转移,主要取决于高文——

    一来,高文的专注力和冲击力,到底能够持续多久,从第三盘后半段一直延续到第五盘,终究有疲软喘息的时候。

    二来,新一轮的体力极点什么时候到来?是否能够坚持到决胜盘结束,还是说德约科维奇率先扭让开空间,没有任何迟疑,正手抬起来就打。

    在脑袋斜上方的位置完成击球,根本就没有办法发力,就连挥拍动作都不规则,但高文的击球非常巧妙。

    手腕轻轻一撇,充分利用击球的高点位置——作为参考,高文193厘米,这也意味着击球点已经高于两米,然后,小臂往前一推一撇。

    全然不需要发力,一拍带切削的轻打,却制造出强烈的下旋效果,直来直往,以一种撞墙的方式,完成击球。

    基本上,网球从哪里来,就原路返回,又回到哪里去。

    邦。

    甚至就连击球声都不太清脆。

    但是,回球效果却非常出色,因为高文的回球落在德约科维奇的站位,基本就是脚底下,非常靠近底线。

    德约科维奇预料到了回球线路,却没有预料到回球方式,而且,他也没有办法发力,借力打力也借不到力量,只能勉强以反弹球的方式,将网球撞击回去,全然没有控制可言,反而是丢掉了回球质量

    德约科维奇,发球巧妙。

    高文,回发球精彩。

    从这里就能够看出阿加西加入教练团队之后,为高文带来的不同比赛内容。

    危险!

    危险危险危险。

    德约科维奇看到自己的回球弧线,马上就拉响警钟,脚步第一时间就朝着自己的正手位快速横向移动。

    因为高文的正手已经毫不犹豫地直接架起来,没有停顿没有喘息,发力进攻,一拍横扫的斜线对角。

    轰!

    德约科维奇有些狼狈,尽管提前移动,但高文的落点要得非常漂亮,砸在底线大三角区域范围之内;同时,速度和力量兼具,这也迫使德约科维奇做出一个劈叉动作,正手再次将网球兜回去。

    斜线!

    高文的脚步跟得非常快,连续小碎步上前,几乎踩着底线移动,正手击球再次横贯全场,展开轰炸。

    斜线!

    又是斜线!

    非常非常难得地,高文和德约科维奇在正手位展开对峙,而且还是高文进攻、德约科维奇防守的状态。

    但是!

    就是这一拍!

    高文准备击打重复落点,逮德约科维奇一个措手不及,却没有想到,反而是被德约科维奇准确预判。

    一个刹车一个顿步,德约科维奇就已经找到了击球点,正手马上一个大风车式地横扫,转守为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