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赛点 > 442 开场慢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人们提起费德勒,肯定会想起犀利的发球和行云流水的进攻;当人们提起纳达尔,肯定又会想起超级上旋的正手和永不放弃的防守。

    而当人们提起德约科维奇和穆雷的时候,全项均衡却又缺少突出武器则是脑海里浮现的最大印象,相对而言,德约科维奇的变线能力和穆雷的布局能力则是他们各项技术里最强大的存在,侧面就能够看出球员的不同风格。

    即使是2017年以后,德约科维奇调整训练侧重点,发球能力提升非常明显,但因为德约科维奇的底线能力太出色,以至于人们始终忽略他的发球能力,就好像小威廉姆斯的发球能力太出色,以至于人们总是忽略她的底线能力也是金字塔顶尖。

    然后,视线重新回到这场半决赛,高文为什么选择接发球呢?

    部分原因确实是因为德约科维奇的发球能力在这个时期并不算顶尖,但主要原因是因为德约科维奇的慢热。

    德约科维奇是一位非常非常慢热的球员,因为他的比赛风格,所以他需要大量时间去寻找底线回合球的击球感觉,同时也需要大量时间去适应对手的发球风格,这也使得他甚至比“红土天王”纳达尔还要更加慢热,在第一盘开端往往会面临诸多挑战。

    高文选择率先接发球,就是避免德约科维奇在自己发球局赢得更多适应回合球的时间,毕竟德约科维奇的接发球能力着实太强悍,如果高文率先发球的话,就会给德约科维奇更多时间寻找状态。

    所以,这是一次战略性的选择。

    而且,这只是高文战术的一部分。

    啪。啪。啪。

    德约科维奇正在拍球小说

    职业球员都有自己从小养成的习惯,德约科维奇的就是拍球,他习惯通过拍球调整自己的呼吸和节奏,同时也在脑海里确定发球战术,越紧张的时候拍球次数就越多。

    平时,拍球十几次都是常态,而进入关键时刻,德约科维奇甚至曾经拍球拍了三十多次,以至于对手都要等到凉了。

    后来,网球修改发球规则,在一球结束之后间,变线几乎是不可能的,正如德约科维奇算计的一样,高文回了一个斜线。

    但就在高文出拍瞬间,德约科维奇马上意识到节奏的小小提速,他的脚步马上猛地一蹬往自己的正手窜出去。

    蹬。

    德约科维奇上半身完全舒展开来,尽管高文的手腕加了一些功夫,网球落地之后往外蹿的态势非常明显,但德约科维奇依旧赶上了,而且还不是切削,正手依靠小臂的一个甩动,就将网球击打回去小说

    中路靠反手。

    仓促之间,德约科维奇依旧巧妙地完成包裹和控制,从线路到落点都能够看出他在底线击球的强大控制力。

    只是,开场阶段手感不热,所以深度没有控制得太好。

    从战术意图来看,德约科维奇选择中路,在高文横向移动的道路上需要用反手接球,如果压制得够深,反手挥拍就无法完全施展开,顺着奔跑的惯性回一个反斜线或者中路应该是最大的可能。

    然后德约科维奇就可以等候在自己正手半场完成下一拍击球扭转局面。

    可惜,深度稍稍不够一些。

    高文在快速横向移动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落点,当机立断就往前跨了小半步,差不多踩在底线内侧边缘,双手反拍早早就已经架了起来——

    一蹬!一抢!

    抢上升点。

    一推!一甩!

    全面发力。

    高文的双手反拍强势出击,直接抢了一个上升点,然后用速度和力量压制住德约科维奇的回球,击打出一条又低又平的斜线。

    嗖!

    德约科维奇意识到自己回球落点偏浅,但没有意识到高文衔接意识如此出众,第一时间就抢了上来,然后这一球就没有了。

    德约科维奇眼睁睁地看着网球化作一条流线从自己的反手位空档蹿出去,落地、反弹、撞击后方广告牌。

    砰。

    发出一声闷响,德约科维奇甚至没有来得及,迈开脚步防守,这一分就已经结束了。

    “0:15”,高文率先抢下第一分!

    显然,面对世界第一,高文没有任何包袱和紧张情绪,开场就已经做好了全面准备。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