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赛点 > 417 棋局博弈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40:15”。

    锦织圭率先拿到了局点。

    “40:40”。

    但是高文连追两分形成平分。

    “40:AD”。

    “AD”代表“占先(Advance)”,此时高文就再得一分拿到了破发点。

    阿瑟阿什球场满满都是问号,明明高文看起来没有进入状态,整个击球选择荒腔走板,但为什么现在却是高文率先拿到破发点了?其中两分都是锦织圭的失误,难道说锦织圭迫不及待地兑现破发优势,操之过急了?

    阿加西却隐隐看出些许门道,视线余光瞥了一眼桑普拉斯。

    桑普拉斯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展露一个微笑,“高文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这又是什么意思?

    阿加西视线再次看向球场,看看高文在破发点上会如何选择。

    二区,近身压正手。

    面对破发点,锦织圭首次偷袭了一个近身发球,打破常规套路,出其不意地打破高文的预判。

    果然!

    高文预判错误,闪身接球的动作就没有能够第一时间启动,脚步来不及移动调整,只有上半身后仰,正手别住身体位置快速顶了一拍,利用小臂支撑身体的动作形成一个稳定三角,强硬地将发球顶回去。

    但控制还是稍稍差了一点。

    网球弧线没有能够压制,底线落点也压得不够深,于是锦织圭马上就让开位置,侧身正手攻击了一拍斜线,下一秒马上就移动向自己的右侧防守空挡,毕竟高文的反手直线确实令人忌惮

    但锦织圭侧身正手的攻击扎实归扎实,却缺少穿透力,比起克耶高斯和瓦林卡来说确实差了一个档次,这也给予高文足够时间完成击球,反而是因为挥拍推送的动作习惯性地大一些而显得不太稳定。

    高文也知道自己需要适应锦织圭的击球方式,所以没有冒险变线,同样击打斜线。

    然后?

    然后高文和锦织圭就限制住对手的斜线线路,你一拍我一拍,两个人都在改变击球节奏,但线路始终固守斜线,两个人通过手法的变化,节奏抢一拍慢一拍、发力一拍减一拍,看似简单的重复路上升点的时机,而且高文偏偏又拉出一个超级上旋,网球落地反弹之后轻而易举就已经越过锦织圭的肩膀——

    摆明了就是故意欺负锦织圭178厘米的身高。

    也许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已经在平均身高之上了,但在网球运动里,却需要面临重重困境。

    锦织圭的双手反拍在自己肩线之上击球,别扭得不行,不仅无法发力,而且重心也如同被撬动起来,双脚根本站不稳。

    啊!

    锦织圭马上就陷入困境,但他依旧没有放弃,同样拉出一个月亮球,尽可能为自己的回球增加保险,确保进入界内,并且压在底线深区,遏制高文的下一拍进攻。

    此时,又再次能够看出锦织圭发烫的手感,如此被动如此困难的局面下,他的回球居然还能够落在底线的线上,将球场空间利用到了极致,以至于当边裁做出界内手势的时候,现场观众都发出了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

    但高文知道比赛还在继续,注意力完全没有受到影响。

    反手。

    高文早早就已经准确到位,但小碎步还在不断调整自己的重心,努力判断出网球的准确落点位置,然后就已经做好准备上前——

    算计,反算计,再反算计。

    两位球员的这三拍球,每一拍都在算计都在挖坑,现在锦织圭的回球也同样如此:

    压在底线的挑高球,高文如果冒险尝试底线高压的话,那么风险自然是成倍上涨;但如果尝试底线常规击球的话,因为无法准确发力,回球威胁自然也完全降低。

    那么,高文会如何处理呢?

    视线余光瞥了一眼球场对面正在小碎步移动,用试图假动作欺骗高文的锦织圭,然后,高文就往前上了一步,双手反拍架起来,做出准备全面发力的动作,诱使锦织圭跑动起来,不管是左边还是右边,总之先让锦织圭跑动起来

    下一步,就在双手反拍即将击球的时候,却改变握拍方式,从抽球改变成为切球,就这样切了一个小球。

    对,不是高压也不是抽球,而是小球!

    又是反算计。

    第四次地,高文继续挖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