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1890东南亚之王 > 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轰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H16,十年一来,华夏航空工业的集大成者,1915年九月首飞,整体机身经过长久的风洞测试。

    次年六月定型,九个月以来,共进行了一百多次飞行试验,改动了六十多次。

    H16重型四发轰炸机,长20.4米,翼展40米,机身骨架由铝合金制成,外部主要由巴沙木为主要原料,蒙皮为亚麻布,空重五点六吨,最大起飞重量十一吨。

    由四台325马力航空发动机驱动,提供1300马力的充沛动力,并且增加了机械增压结构,最大升限达到五千五百米。

    这个高度略微低于德国的肯塔基R—Ⅵ型重型轰炸机后期型,不过那是肯塔基R—Ⅵ单独配置了一台两百多马力的发动机驱动增压器。

    除去必要的燃油,正常情况下能搭载一千四百公斤炸弹,航程降低到七百公里时,可以搭载两千五百公斤炸弹。

    搭载两千五百公斤炸弹时,携带炸弹的搭配几乎是固定的,有两套方案:

    首发:塔>读小说

    一枚一吨重的炸弹和五枚一百公斤的炸弹挂在机腹,两枚五百公斤炸弹挂在机体两侧;

    四枚五百公斤的炸弹挂在机腹,两枚二百五十公斤的炸弹挂在机翼。

    两千五百公斤挂载挂起来太极端,飞机的机动能力会变得很差,一般不会这样用,除非有绝对制空权——例如现在。

    嗡嗡嗡嗡~~

    “进入作战区域,我看到陆军的炮弹爆炸了,那边应该是奥斯曼人的炮兵阵地。”

    “遇到上升气流,各机注意保持距离,这时候怎么会有上升气流,哪里来的?”

    “发现了一号目标,准备攻击,各机注意观察地面情况,不要走散了,谁迷路了得给全师洗袜子,洗一个月!”

    “鲲鹏飞行大队请求第一批轰炸,我们带了太多炸弹,上升气流影响下太难操控了,我们要扔掉一些。”

    “团长,这里是7112号机,我们的仪表盘故障,我判断是液压计坏了。”

    “7112,我在你们前面,盯着我,跟着我飞。”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9527你在干什么,干什么突然下降,你差点撞到我!”

    “抱歉,我没看到你,我的左侧发动机刚刚熄火了,正在降低高度尝试重启,太突然了,没来得及提醒。”

    “各机保持距离,鲲鹏飞行大队替代玄鸟飞行大队进行第一批次进攻,首要目标是敌人炮兵阵地。”

    “其余大队轰炸任务按计划后移。”

    “记住,如果走散了,第一时间扔掉炸弹,沿铁路线返回。”

    “万一迫降在敌人境内,拆掉机载机枪构筑防御阵地,等待陆军兄弟救援,不要乱跑!”

    “开始行动!”

    黄正方静静的听着广播电台中空军嘈杂的声音。

    随着材料学技术的进步,大型轰炸机都配置了无线电装置,不过一般只有中队长座机以上才配置了无线广播通讯装置,用于指挥。

    普通轰炸机配套设施就是一个接收器和一台无线电台,发报的那种。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限制通讯的,现在除了通讯装置的重量,还有功耗。

    轰隆隆~~

    如打雷一般的动静从奥斯曼帝国方向传来,这动静让许多人面面相觑。

    要知道这可隔着十几公里呀,还能听到这么大的动静。

    “这得多大的炸弹才有这动静,105炮炸下去我都听不见……”

    “人家飞机带的最小的炸弹是五十公斤,和152榴弹炮差不多,152榴弹炮是师属炮,咱们可没有。”

    “这动静可不是152榴弹炮的动静,指不定是二百五十公斤的炸弹,我看到过海军的轰炸机扔炸弹,就是二百五十公斤的,一下一个碉堡。”

    ……

    参谋们对着这个动静议论纷纷,他们是第一次见到轰炸,原阿曼师倒是见到过飞艇轰炸,但是规模也不能和这相比。

    “空军的弟兄们已经开始活动了,咱们也要抓紧,参谋长!”黄正方看着这些人摇了摇头。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到!”参谋长立刻站了出来。

    “让旅属部队接替19团防御阵地,18团和19团分散突袭敌军营、交通枢纽,趁着奥斯曼人被空军打蒙了,一战拿下战役胜利。”黄正方说完看了一眼手表。

    “师部还有多久能到?我们兵力严重不足,催一催。”

    空军的规模让黄正方基本能预料到等一下的战斗是怎么打的,敌溃散,我追击,人不够,兜不住,然后疲于奔命的追击,最终被溃散的敌人拖住。

    就像他在华夏做的那样。

    正面打的极快,非常轻松的就击溃了青帝国、日本人的部队,日本人还好,大部分都被兜住吃掉,现在在西北修铁路。

    但是青帝国那些军队,特别是地方军队,大部分你一开炮,他们就跑了,追都追不上。

    打败他们只用了一个小时,战后剿匪剿了一年还没剿干净。

    西域还好,游牧的牧民最终也要去到城镇,大多数人是半牧半农,土匪的生存空间有限。

    草原上,黄正方过得最多的事,就是开着装甲车到处去抓土匪。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执行任务的飞行员并不知道,这就是奥斯曼帝国前线一个军的总指挥部,军长穆斯塔法将军是个高级贵族,根本不屑于隐藏。

    当然,他更不屑的是在堑壕中像老鼠一般战斗,因为不喜欢自己的指挥部,一直以来他都住在附近的一座庄园中,哪里有他的十一个情人陪着他。

    情报员拿到这个情报的时候,还考虑过这里是不是隐藏的奥斯曼帝国指挥机构,最后监视了很久,才确认穆斯塔法只是一个草包。

    在斟酌了许久之后,郑磊认为留着穆斯塔法对于帝国陆军的进攻来说更有利,所以在轰炸时,穆斯塔法的别墅没有被纳入轰炸名单。

    除了指挥部,奥斯曼人全部七个炮兵阵地中的六个被轰炸,四个火车站全部被轰炸,不过火车站是用的一百公斤小炸弹。

    大头在兵营,五十多个各种兵营全部遭到轰炸,少的数十人伤亡,多的上百人阵亡!

    奥斯曼人总计有三个师在前线,编制上是一个军编制,各级指挥部齐全。

    但是实际上,奥斯曼人的三个师没有一个是满编的,最多的只有八千人,最少的只有六千人,满编的一半,总计只有两万多人的一个军,轰炸过后伤亡1\/3。

    最初其实不是这样,因为奥斯曼人和华夏打过,所以开战之后,对华夏抱有成见的奥斯曼人在边境放了两个满编集团军,二十多万人。

    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奥斯曼人和俄罗斯帝国的战线越发紧张时,还要同希腊战斗,还要抽调兵力帮助保加利亚抵抗罗马尼亚方向。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兵力吃紧!

    在英国发动达达尼尔海峡之后,奥斯曼人就开始逐步抽调边境的两个集团军。

    最开始是缩编,两个满编集团军变成了一个半,只是名字上还是两个。

    后来是替换,把前线受创严重需要休整的部队丢过来,然后把满编的部队调走,最后再塞一群新兵进来。

    现在奥斯曼人编制上依旧维持着两个集团军的编制,番号变动但是番号总数不变,其中还有些老部队,也就是个位数番号的师,看起来好像挺强的。

    因为奥斯曼帝国内部消息太过混乱,华夏帝国的情报系统没办法拿到足够令人信服的情报,所以关于奥斯曼人的兵力问题只是猜测。

    实地探查时,因为奥斯曼帝国管理混乱,也得不到印证,只能确定新兵比例较大,但是总人数无法估计。

    不怪情报系统,因为奥斯曼人调来调去,管理混乱,他们自己都不清楚这里到底有多少人,观察团前往欧洲时,奥斯曼帝国陆军部的数据是十个师十二万人。

    而实际上这里还维持着两个集团军十七个步兵师两个骑兵师的番号,番号很多,但是加上各种直属部队一起,总计只有十万人出头。

    十万人不少,但是分给这么多个部队,就显得很零散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